ZKX's LAB

诗词鉴赏的本质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有哪些技巧?

2020-10-04知识3

怎么提高自己的诗歌鉴赏能力?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诗歌鉴赏作为中高考必考项,向来深受学生和老师们的关注。诗歌鉴赏主要考察学生“鉴赏评价”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考试中诗歌的选取主要来自唐宋的诗词(注意:不是唐诗宋词,范围不同),偶尔也会有元明清时的作品。一【先谈中考】综合全国中考卷来看,中考诗歌鉴赏得出如下结论:1.平均分值在6分左右;2.题目数量2到3题;3.题型以主观题为主,也有部分地区采用“选择题+主观题”的形式。4.考点。具体的考点稍后和高考合在一起讲述,因为基本上是一致的,只是难度有深浅。二【再谈高考】说到高考,穆老师就以江苏高考为底板,综合全国各地高考卷,得出如下数据:1.平均分值在10分左右;2.题目数量2到3题;3.题型以主观题为主,但全国1卷、全国2卷、北京卷等地区则采用“选择题+主观题”的形式。三【诗歌鉴赏考点】(1)鉴赏文学作品形象;a.人物形象;b.景物形象;c.事物形象。(2)鉴赏文学作品语言a.炼字;b.赏句。(3)鉴赏文学作品艺术技巧a.修辞手法;b.表达方式(主要是描写手法);c.表现手法(狭义)d.结构手法(4)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5)评价文学作品中作者的观点态度。如图一所示:四【如何鉴赏?至于如何去鉴赏诗歌,。

诗词鉴赏的本质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有哪些技巧?

诗歌鉴赏中的表现手法是那些? 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注:又因为现代的。

诗词鉴赏的本质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有哪些技巧?

诗歌鉴赏:从什么角度?

诗词鉴赏的本质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有哪些技巧?

诗歌的本质?

诗歌鉴赏中表现手法有哪些,作用分别是什么?(详细,准确) 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注:又因为现代的语文已不太注重表现手法与表达技巧地区分,可认为二者是同意的.但如果要严格区分表现手法从属于表达技巧.表达技巧主要包括:①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等);②表现手法(托物言志 写景抒情 叙事抒情 直抒胸臆 顺叙 倒叙 插叙 对比 衬托 卒章显志 象征 用典 想象 联想 照应 寓情于景 反衬 烘托 托物起兴 渲染 虚实结合 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等);③选材剪材;④行文的结构;⑤意境的创设、人物形象的塑造、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的运用等.一篇文章,不管作者选择什么样的表达技巧,都是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因此,分析语言、理解文章内容,必须认识表达技巧的作用.二、在鉴赏现代文阅读中,表达技巧包括:1、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2、表现手法: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等.3、材料安排:主次、详略、繁简.4、结构:承上启下、悬念、照应、铺垫等.5、修辞手法:比喻、反复、排比、反问、拟人、夸张等。

什么是诗歌鉴赏 诗歌鉴2113赏就是从以下角度鉴定诗歌,分别是:一、5261看类型从诗歌内容的角4102度来看,古典诗歌的考查基本1653类型有以下几类。①送别类。②怀古类。③思乡怀人类。表达对家乡或亲人思念为主。④战争或边塞类。⑤闲适类。⑥借景抒情类。⑦托物言志类。⑧爱情类。⑨民生类。以上九种类弄,只要学生掌握住基本的阅读水平,在认真阅读原诗二至三遍后,基本可以定住类型。二、定感情意象找到之后,全诗感情自然显现。能够表现诗歌感情-色彩的词语有:愉悦、欢快、激愤、沉痛、悲愤、哀伤、悲凉、赞美、仰慕、惜别、依恋、豪迈、闲适、恬淡、迷恋、热爱、忧愁、寂寞、伤感、孤独、烦闷、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三、定主旨即确定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这是诗歌创作的核心,同时也是诗歌鉴赏的核心。诗歌的思想内容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忧国忧民、怀古伤今、反对战争、追求和平、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亲、别恨离愁等。扩展资料特点诗歌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有哪些技巧? 诗词鉴赏提分方法论https://www.zhihu.com/video/1222263798909898752这是我最近新录的一个高考诗词鉴赏…

怎样鉴赏诗歌 一 抒情手段。抒情手段包括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的主要手段有借景或物抒情,借人或物言志,另外还有融情于景、怀古伤今和即事感怀等。二 表现手法。。

怎样鉴赏诗歌

#读书#诗歌鉴赏#文学#诗歌#抒情方式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