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杨氏干涉仪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图像是什么样的?

2020-10-04知识11

杨氏干涉的概念? 杨氏干涉实验的条纹间距 e=λ(D/d)由于d是远远小于D,可得rl、r2的夹角(会聚角)w=d/D,因此 e=λ/w 就是说条纹间距与会聚角成反比,在实验中为了得到间距较宽的条纹,要使S1和S2的距离尽可能校;条纹间距与会聚角成反比,在实验中为了得到间距较宽的条纹,要使S1和S2的距离尽可能小.

杨氏干涉仪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图像是什么样的?

杨氏干涉的概念 杨氏干涉又叫双缝干涉,是著名光 学实验,在1807 年,托马斯·杨总 结出版了他的《自 然哲学讲义》,里 面综合整理了他在 光学方面的工作,并在里面第一次描 述了双缝实验:把一支蜡烛放在一张 开了一个小孔的纸前面,这样就形成 了一个点光源(从一个点发出的光源)。现在在纸后面再放一张纸,不同 的是第二张纸上开了两道平行的狭缝。从小孔中射出的光穿过两道狭缝投 到屏幕上,就会形成一系列明、暗交替的条纹,这就是现在众人皆知的双 缝干涉条纹。杨氏干涉原理用以解释衍射现象,并首次肯定了 光的波动性。随后在他的论文中以干涉原理为基础,建立了新的波动理论,并成功 解释了牛顿环,精确测定了波长。

杨氏干涉仪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图像是什么样的?

杨氏干涉的光源是什么?不是说灯泡发出的光也不是相干光吗?只有同一激光仪发出的两束光才是相干光吗?可是在激光仪发明之前杨氏干涉实验就已经有了呀。

杨氏干涉仪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图像是什么样的?

杨氏双缝干涉具有分光作用吗,跟法布里菠萝干涉仪相比呢? 理论上双缝干涉也具有分光作用,但效果比法布里波罗干涉仪相差很远。

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把装置浸入水中,干涉条纹的间距怎么变 不知放入2113水前的状态如何,5261设波长为L,真空中波长为L0,有L=L0/n;设4102条纹间距为e,有e=DL/d。(1)放入水前的1653n小的话,放入后n大了,则L变小,间距e也变小。(2)放入水前n大的话,放入后L变大,e变大。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若装置的两个缝分别被折射率为n1,n2的两块厚度均为e的透明介质所遮盖,此时由双缝分别到屏上原中央极大处的两束光的光程差为: 到中央极大处两束光的光程差为|n1-n2|*ex=(N-1)*2d 所以得出 薄膜厚度为 d=1/2*x/(N-1)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图像是什么样的?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图像是明暗相间的条纹。双缝的作用是形成振动情况相同的相干光源,当单缝旋转时,双缝被照亮的面积减小,双缝虽然仁能形成相干光源,但由于通过双缝的光能量减少,所以屏上仁能产生干涉条纹,但条纹变暗。当双峰旋转是,同样会导致干涉条纹变暗。同时,干涉条纹保持与双缝平行,也随双缝的旋转而旋转。在1807年,托马斯·杨总结出版了他的《自然哲学讲义》,里面综合整理了他在光学方面的工作,并在里面第一次描述了双缝实验:把一支蜡烛放在一张开了一个小孔的纸前面,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点光源(从一个点发出的光源)。现在在纸后面再放一张纸,不同的是第二张纸上开了两道平行的狭缝。从小孔中射出的光穿过两道狭缝投到屏幕上,就会形成一系列明、暗交替的条纹,这就是现在众人皆知的双缝干涉条纹。

#双缝干涉#薄膜干涉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