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人教版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 笔记形式 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的测定讲解视频

2020-10-04知识14

人教版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 笔记形式 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化学键的形成,化学反应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一、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化学反应的反应热(1)反应热的概念:当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用符号Q表示.(2)反应热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Q>0时,反应为吸热反应;Q时,反应为放热反应.(3)反应热的测定测定反应热的仪器为量热计,可测出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根据体系的热容可计算出反应热,计算公式如下:Q=-C(T2-T1)式中C表示体系的热容,T1、T2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体系的温度.实验室经常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2、化学反应的焓变(1)反应焓变物质所具有的能量是物质固有的性质,可以用称为“焓”的物理量来描述,符号为H,单位为kJ·mol-1.反应产物的总焓与反应物的总焓之差称为反应焓变,用ΔH表示.(2)反应焓变ΔH与反应热Q的关系.对于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若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热能,则该反应的反应热等于反应焓变,其数学表达式为:Qp=ΔH=H(反应产物)-H(反应物).(3)反应焓变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ΔH。

人教版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 笔记形式 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的测定讲解视频

红磷在氧气和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各是什么? 1.红磷2113在氧气中的燃烧5261现象:1.剧烈燃烧2.发出白光3.放出热量4.生成大量的白烟41022.红磷在1653空气中的燃烧:现象:1.剧烈燃烧2.在空气中产生黄色火焰3.生成大量的白烟可以用红磷燃烧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拓展资料红磷位于元素周期表第15位,元素符号P,红磷是磷的同素异形体之一。红磷是紫红或略带棕色的无定形粉末,有光泽。密度2.34g/cm3,加热升华,但在4300KPa压强下加热至590℃可熔融。汽化后再凝华则得白磷。难溶于水和CS2,乙醚、氨等,略溶于无水乙醇,无毒无气味,燃烧时产生白烟(注:白烟为五氧化二磷),烟有毒。化学活动性比白磷差,不发光磷在常温下稳定,难与氧反应。以还原性为主,80℃以上着火。与卤素、硫反应时皆为还原剂。用于生产安全火柴、有机磷农药、制磷青铜等。参考资料:-红磷

人教版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 笔记形式 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的测定讲解视频

高考中,该如何做好化学大题? 今天为止,距离高考只有33天了,不知道同学们最近都复习的怎么样?近期小助手在整理化学相关的资料,今天…

人教版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 笔记形式 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的测定讲解视频

碳酸钠和二氧化硫能反应吗 在溶液中反应,2113因为二氧化硫5261溶于水形成的亚硫酸酸性比碳酸强,强酸4102可以与弱酸盐反应而得到强1653酸。1、碳酸钠吸收少量二氧化硫:2Na?CO?+SO?+H?O=2NaHCO?+Na?SO?2、碳酸钠吸收等物质的量二氧化硫:Na?CO?+SO?+H?O=H2O+CO?↑+Na?SO?3、碳酸钠吸收过量二氧化硫:Na?CO?+2SO?+H?O=CO?↑+2NaHSO?碳酸钠[497-19-8](Na2CO3),分子量105.99。化学品的纯度多在99.5%以上(质量分数),又叫纯碱,但分类属于盐,不属于碱。国际贸易中又名苏打或碱灰。它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平板玻璃、玻璃制品和陶瓷釉的生产。还广泛用于生活洗涤、酸类中和以及食品加工等。扩展资料液态二氧化硫比较稳定,不活泼。气态二氧化硫加热到2000℃不分解。不燃烧,与空气也不组成爆炸性混合物。无机化合物如溴、三氯化硼、二硫化碳、三氯化磷、磷酰氯、氯化碘以及各种亚硫酰氯化物都可以任何比例与液态二氧化硫混合。碱金属卤化物在液态二氧化硫中的溶解度按I->;Br->;Cl-的次序减小。金属氧化物、硫化物、硫酸盐等多数不溶于液态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一个弯曲的分子,其对称点群为C2v。硫原子的氧化态为+4,形式电荷为0,被5个电子对包围着,。

初中化学公式大全、要全部的全面的! 化学专业 魅力NO.1·12 精选回答 82 人打榜 进入专题 共6 一、氧气的性质 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1、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 点燃 CO2 现象:燃烧旺盛、发白光、放热、。

高考中,该如何做好化学大题? 题主物理和数学都还不错,化学基础也比较良好,小题一般都可以全对。但是到大题里,题目给出一堆未知或者…

高二化学选修四第三章 主要知识如下,你看看吧一、弱电解质的电离1、定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本质区别:电解质—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非电解质—共价化合物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②SO2、NH3、CO2等属于非电解质③强电解质不等于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4不溶于水,但溶于水的BaSO4全部电离,故BaSO4为强电解质)—电解质的强弱与导电性、溶解性无关。3、电离平衡:在一定的条件下,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电离平衡。4、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A、温度:电离一般吸热,升温有利于电离。B、浓度: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溶液稀释时,电离平衡向着电离的方向移动。C、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里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电解质,会减弱 电离。D、其他外加试剂:加入能与弱电解质的电离产生的某种离子反应的物质时,有利于电离。5、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用可逆符号 弱酸的电离要。

高中化学怎么正确书写反应热方程式 1)△H只能写在标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状态的化学方程式的右(后)边,并用;隔开.若为放热反应,△H为“-”;若为吸热反应,△H为“+”.H的单位一般为 KJ/mol.(2)反应热△H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等)有关.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明△H的测定条件(温度、压强),未指明温度和压强的反应热△H,指25℃(298K)、101KPa时的反应热△H(绝大多数反应热△H是在25℃、101KPa时测定的).(3)物质本身具有的能量与物质的聚集状态有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H的数值以及符号都可能不同.因此,必须注明物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气体-g 液体-l 固体-s 稀溶液-aq),才能完整地体现出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热化学方程式中,不用“↑”和“↓”.(4)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可以是整数、分数、或小数.对相同化学反应,化学计量数不同,反应热△H也不同.如:H2(g)+1/2O2(g)=H2O(g);H=-241.8 KJ/mol 2H2(g)+O2(g)=2H2O(g);H=-483.6 KJ/mol.普通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既可以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又可以表示该物质的微粒数,还可以表示同温同压时的体积.(5)相同条件(温度、压强)。

#反应热#电解质溶液#化学反应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