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出自哪首诗? 发而中节谓之和

2020-10-04知识12

如何理解朱子对《中庸》中“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的注? 郑注孔疏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者,言喜怒哀乐缘事而生,未发之时,澹然虚静,心无所虑而当于理,…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出自哪首诗? 发而中节谓之和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出自哪里 《中庸》说:\"喜怒哀2113乐之未发谓5261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人4102在没有产生喜怒哀乐等1653这些情感的时候,心中没有受到外物的侵扰,是平和自然的,这样的状态就是\"中。在处理各类事务的时候,不可避免地要在心理上产生反映,发生各种各样的情绪变化,并且在表情、行动、语言等方面表现出来。如果表现出来的情绪恰到好处,既不过分,也无不足,而且还符合当事人的身份、不违背情理、适时适度、切合场合,这样就达到了\"和\"的境界。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出自哪首诗? 发而中节谓之和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是指遵守规矩,喜怒哀乐之未发也就是对自我的情绪、主观认识的控制和约束;和,是指平衡,稳定,和谐,是不过度,发而皆中节就是指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而行止有道有节。关键是这个“节”字。中庸的庸,是指“常”或者“用”。中庸的道理,一是不逾越规矩,二是不过度。致中和,并不是趋向平庸,平庸是指自我的放弃、不思考、不努力,而是指经过充分思考后的正确分析和判断。中庸,指的是中道,不偏不依,是一种自我觉察的方法,既不过分贪婪,也不过分拘谨,该做的就做,能做的就做,知道进退,知道取舍,而不是任意妄为。这就是中庸之道的意义。矛盾的特殊性和统一性可以说指对事物应该通过对规律的约束和把握而后达到个性的最大发挥的和谐平衡状态。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出自哪首诗? 发而中节谓之和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