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桥梁上部结构采用后张法预制梁板的施工中易出现预应力损失过大的原因主要有()。A.锚具滑丝或钢绞 预制梁预应力损失过大

2020-10-04知识9

在使用后张法对T梁预应力张拉后,已经达到了预计的预应力,但起拱没有达到要求,可能是什么原因? 后张法时砼基本已经成型,梁下部钢筋是主要承受拉力的,现在预应力已经达到要求,说明钢筋已经可以承受力的作用。稍微起拱即可,起拱太大反而破坏梁的构造。

桥梁上部结构采用后张法预制梁板的施工中易出现预应力损失过大的原因主要有()。A.锚具滑丝或钢绞 预制梁预应力损失过大

为什么预制T梁完成预应力张拉后? 同一种类的T梁预应力张拉后,少数梁上拱度存在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 是:(1)每片梁混凝土弹性模量存在一 定差异。(2)预应力束张拉过程中,管道内 产生的摩擦损失存在差异,。

桥梁上部结构采用后张法预制梁板的施工中易出现预应力损失过大的原因主要有()。A.锚具滑丝或钢绞 预制梁预应力损失过大

预应力梁张拉起拱原因是什么 1、张拉前没有测定温度,高温、低温情况下进行张拉。2、强度、龄期不满足要求后进行张拉。3、混凝土强度及龄期,不符合要求就开始进行张拉施工。预应力张拉就是在构件中提前加拉力,使得被施加预应力张拉构件承受压应力,进而使得其产生一定的形变,来应对结构本身所受到的荷载,包括构件自身重量的荷载、风荷载、雪荷载、地震荷载作用等。一般张拉用到钢绞线、千斤顶、锚板、夹片。在工程结构构件承受外荷载之前,对受拉模块中的钢绞线,施加预拉应力,提高构件的抗弯能力和刚度,推迟裂缝出现的时间,增加构件的耐久性。对于机械结构来看,其含义为预先使其产生应力,其好处是可以提高构造本身刚性,减少振动和弹性变形这样做可以明显改善受拉模块的弹性强度,使原本的抗性更强。扩展资料:保证措施:1、伸长值超过规范要求预防措施:(1)预应力张拉理论伸长值计算必须按实测弹性模量和截面积进行计算。(2)对于连续多波曲线筋和小半径曲线筋,应实测孔道摩阻力。加强对操作工人的岗位培训。2、滑丝、断丝预防措施:(1)穿束前,预应力钢束必须按规范要求进行检验,编束,正确绑扎。(2)张拉前锚、夹具需按规范要求进行检验,且进行硬度试验。3、预应力筋回缩值偏大。

桥梁上部结构采用后张法预制梁板的施工中易出现预应力损失过大的原因主要有()。A.锚具滑丝或钢绞 预制梁预应力损失过大

预应力桥梁存梁时间对应的起拱度,在哪个规范中有要求? 后张法预应力砼梁张拉后起拱度一般是在施工前进行计算。目前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预应力筋的轨迹按悬链线的联立方程计算拱度,另一是根据预应力损失,用永存应力为依据计算拱度,《桥规》中已有明确规定,详见JTJ-041—2000第12.8条,第12.10条,附录-G。在预应力,自重,徐变和收缩的共同作用下,预应力砼梁在桥面铺装前有一定的上拱度,当这种上拱度较大时,就会给桥面铺装造成相当大的困难,尤其是对施工周期长,桥面铺装薄,多跨大桥更是如此。因此必须在预制前预计梁的拱度,尽量设法减少这种上拱度。如果我们能较正确的预计梁拱度和变化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则可以减少盲目性。但由于施工条件,材料,工艺和工期的多变性,问题比较复杂,只能采用半经验方法,先对各种因素进行分析计算,得出预计值再修正,使其符合实际和设计要求。预计和修正都是建立在实测和理论基础上的,分析研究,总结提高。

预制梁预应力筋如何区分连续段和非连续段 不是预应力筋分连续端、非连续端,而是梁分连续端、非连续端。简单地说,架梁后需要负弯矩连接的就是连续端,不需要负弯矩连接的就是非连续端,非连续端有伸缩缝与桥台或另一跨的非连续端连接。

预制T梁在预应力张拉时为什么先张拉剧中的两束钢绞线至50%再张拉两边的 钢绞线在张拉时工作锚夹片2113跟随5261钢绞线的拉伸,向后移动至限位板凹4102槽的底部,对钢绞线失去约束,当千斤顶将钢1653绞线张拉至设计控制张拉力,在回油放松钢绞线的瞬时,钢绞线弹性收缩,工作锚夹片跟随收缩向锚环孔内位移,随即将钢绞线锚固,这就是工作锚锚固回缩的全过程。限位板槽深一定,工作锚回缩量大小与钢绞线直径大小成反比,所以要对应钢绞线直径选取不同槽深的限位板,减小钢绞线回缩造成的预应力损失或夹片对钢绞线的伤害。

#钢绞线#预应力#张法#张拉设备#张拉控制应力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