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胡承珙经传释词跋 四大类书是什么?

2020-10-04知识2

简述清代乾嘉朴学的学术内涵 朴学,清代江藩称为“汉学”,孙星衍称其“考据学”,梁启超、胡适则称其为“乾嘉之学”。称其“朴学”,是因为它比空疏的宋学显得质朴;。

四大类书是什么? 是经、史、子、集四类书。经:经书,是指儒家经典著作。史:史书,即正史。子:先秦百家著作,宗教。集:文集,即诗词汇编。经部经部收录了儒家的“十三经”及相关著作,包括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等10个大类,其中礼类又分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总义、通礼、杂礼书6属,小学类又分训诂、字书、韵书3属。史部史部收录史书,包括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杂史类、别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等15个大类,其中诏令奏议类又分诏令、奏议2属,传记类又分圣贤、名人、总录、杂录、别录5属。地理类又分宫殿疏、总志、都会郡县、河渠、边防、山川、古迹、杂记、游记、外记10属,职官类又分官制、官箴2属,政书类又分通制、典礼、邦计、军政、法令、考工6属,目录类又分经籍、金石2属。子部子部收录诸子百家著作和类书,包括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等14大类。天文算法类又分推步、算书2属,术数类又分数学、占侯、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

国学常识中关于考证学之名著有哪些? (—)关于经学之名著:《顾炎武》之《曰知录》《阎若璩》之《古文尚书疏正》胡渭之《易图明辨》、《禹贡锥指》朱竹诧之《经义考》毛奇龄之《河图洛书原舛编》、《太极图说遗。

简述清代乾嘉朴学的学术内涵 朴学,清代江2113藩称为“汉学”,孙星衍5261称其“考据学4102”,梁启超、胡适则称其为“乾嘉之1653学”。称其“朴学”,是因为它比空疏的宋学显得质朴;称其“汉学”,是因为它否定宋学,旨在恢复贾(逵)、马(融)、服(虔)、许(慎)、郑(玄)一系的东汉经学;称其为“乾嘉之学”,是因为它鼎盛于清代乾嘉时期。朴学又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朴学,指的是整个清代的考据之学;狭义的朴学,则指乾嘉时期的学术风尚。“明清实学”向“乾嘉朴学”的转折,与清朝第一、二代知识分子微妙而复杂的社会心态有关,更与实学思潮发展的内在学术理路有关。朴学家以纯学术的态度和方法考订整理出儒学经典的本来意义和真实面目,抖落了自汉唐至宋明附加在儒学经典上的种种纲常伦理说教。正是这种“金粉尘垢”的抖落,使得乾嘉朴学与反封建的近代维新思潮有了某种明显的相通。朴学思潮作为清代学术史上的主要思潮,它的形成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这个过程离不开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努力,皇帝的\"稽古右文\"、官吏的\"上行下效\"、徽商的\"贾而好儒\"及知识分子的\"立言为上\"是促成乾嘉朴学风气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朴学的渊源是汉代的经学,秦并六国后,焚书坑儒,曾给予儒学以沉重的打击。汉高祖。

徽派朴学的主要著作

怎样理解明清“乾嘉朴学”? 朴学,清代江藩称为“汉学”,孙星衍称其“考据学”,梁启超、胡适则称其为“乾嘉之学”。称其“朴学”,是因为它比空疏的宋学显得质朴;称其“汉学”,是因为它否定宋学,旨在恢复贾(逵)、马(融)、服(虔)、许(慎)、郑(玄)一系的东汉经学;称其为“乾嘉之学”,是因为它鼎盛于清代乾嘉时期。朴学又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朴学,指的是整个清代的考据之学;狭义的朴学,则指乾嘉时期的学术风尚。“明清实学”向“乾嘉朴学”的转折,与清朝第一、二代知识分子微妙而复杂的社会心态有关,更与实学思潮发展的内在学术理路有关。朴学家以纯学术的态度和方法考订整理出儒学经典的本来意义和真实面目,抖落了自汉唐至宋明附加在儒学经典上的种种纲常伦理说教。正是这种“金粉尘垢”的抖落,使得乾嘉朴学与反封建的近代维新思潮有了某种明显的相通。朴学思潮作为清代学术史上的主要思潮,它的形成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这个过程离不开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努力,皇帝的\"稽古右文\"、官吏的\"上行下效\"、徽商的\"贾而好儒\"及知识分子的\"立言为上\"是促成乾嘉朴学风气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朴学的渊源是汉代的经学,秦并六国后,焚书坑儒,曾给予儒学以沉重的打击。汉高祖平定天下后,始意识到思想。

#国学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