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连锁遗传定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遗传特殊分离比的分析

2020-10-04知识6

根据分离定律分析自由组合定律 6:2,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减数分裂时.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1)方法。(2)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黄。知识拓展:3:利用“合并同类项”巧解特殊分离比(1)看后代可能的。

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连锁遗传定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遗传特殊分离比的分析

孟德尔验证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用的统计学方法到底是什么? 基因的自由组合2113定律与应用:1.自由组合定5261律:控制不同4102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1653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2.实质(1)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3.适用条件(1)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2)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3)两对或两对以上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4.细胞学基础: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5.应用(l)指导杂交育种,把优良性状重组在一起。(2)为遗传病的预测和诊断提供理沦依据。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提出问题—纯合亲本的杂交实验和F1的自交实验(1)发现者:孟德尔。(2)图解:2.作出假设—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1)两对相对性状(黄与绿,圆与皱)由两对遗传因子(Y与y,R与r)控制。(2)两对相对性状都符合分离定律的比,即3:1,黄:绿=3:1,圆:皱=3:1。(3)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4)F1产生雌雄配子各4种,YR:Yr:yR:yr=1:1:1:1。(5)。

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连锁遗传定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遗传特殊分离比的分析

两对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特殊分离比及测交子代表现型分析

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连锁遗传定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遗传特殊分离比的分析

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连锁遗传定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1。基因的2113分离定律。杂合体中决定某一5261性状的成对遗传因子,在4102减数分裂过程中,彼此分离,互1653不干扰,使得配子中只具有成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从而产生数目相等的、两种类型的配子,且独立地遗传给后代,这就是孟德尔的分离规律。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这就是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也就是说,一对等位基因与另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与组合互不干扰,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

两对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中异常分离比现象表格怎么看如图 请逐个解释 两对相对性状遗传2113中出现异常分离比的分析5261方法(对应学生用书P93)1.两对相4102对性状遗传中1653的异常分离比双杂合的F1自交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分别为9∶3∶3∶1和1∶1∶1∶1,但如果发生下面6种特殊情况时,可采用“合并同类项”的方式推断比值如下表:F1(AaBb)自交后代比例 原因分析 测交后代比例 9∶3∶3∶1 正常的完全显性 1∶1∶1∶1 9∶7 当双显性基因同时出现时为一种表现型,其余的基因型为另一种表现型 3∶1 续表9∶3∶4 1∶1∶2 9∶6∶1 双显、单显、双隐各对应一种不同的表现型1∶2∶1 15∶1 只要具有显基因其表现型就一致,双隐性基因型为另一种表现型3∶1 2.致死性及数量遗传的异常分离比序号 特值原因 自交后代比例 测交后代比例 1 显性基因在基因型中的个数影响性状表现(数量遗传)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1∶4∶6∶4∶1 AaBb∶(Aabb、aaBb)∶aabb=1∶2∶1 2 显性纯合致死(如AA、BB致死)AaBb∶Aabb∶aaBb∶aabb=4∶2∶2∶1,其余基因型个体致死 AaBb∶Aabb∶aaBb∶aabb=1∶1∶1∶1 3 隐性纯合致死(自交情况)自交出现9∶3∶3(双隐性致死)自交出现9∶1(单隐性致死)另外还有一类试题是具有。

伴性遗传与遗传两大定律的关系 (1)伴性遗传与基因分离定律的关系伴性遗传是基因分离定律的特例。伴性遗传也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此它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但是,性染色体有同型和异型两种组合形式,因而伴性遗传也有它的特殊性:在XY型性别决定的雄性个体中,有些基因只存在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因此该性状遗传斗鱼性别联系在一起,在写表现型和统计比例时,也一定要和性别联系起来。(2)伴性遗传和基因自由组合的关系在分析既有性染色体又有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两队及两队以上的的遗传现象时,由性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按伴性遗传处理,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按分离定律处理整体上额按照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处理。

有关基因互作的遗传题 就是一个孟德尔比例被修饰的问题.F2的分离比为9:7,是基因互补.AaBb*AaBb本来应该是9331的形状分离比.只有当一对基因是显性,或两对基因都是隐性时,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测交,AaBb*aabb,得到的基因型是AaBb aaBb aabb.

生物遗传中的几种特殊类型 生物有些遗传现象在现行高中生物教材中并没有涉及,比如蜂类中雄蜂的遗传、伴性遗传中的Y连锁和X、Y连锁遗传、合子致死及基因互作引起的后代性状分离比的变化等.实际上,这类遗传现象其遗传本质并不违背遗传的基本规律,也没有超出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能力范围,本文对这类特殊的遗传类型进行了归类分析.

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一个性状的“特殊遗传分离比” 假设代谢的一个过程有两个步骤,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第一个步骤,另一个等位基因控制第二个步骤,它俩都是隐性无功能、只要有一个显性就有功能.那么,产物参与的代谢步骤在前的那个基因如果是隐性纯合,下边一个步骤无论基因.

#隐性基因#隐性遗传#性状分离#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合成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