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什么是分科课程?什么是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背景下的综合性学习

2020-10-04知识13

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综合实践课程被定为必修课,从几年级开始设置 综合实践活2113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5261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4102为活动主1653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由地方统筹管理和指导,具体内容以学校开发为主,自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全面实施。扩展资料:中小学校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的主体,应在地方指导下,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将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培养目标、教育内容等融入其中。要依据学生发展状况、学校特色、可利用的社区资源(如各级各类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综合实践基地和研学旅行基地等)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统筹考虑,形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体实施方案;还要基于学生的年段特征、阶段性发展要求,制定具体的“学校学年(或学期)活动计划与实施方案”,对学年、学期活动做出规划。要使总体实施方案和学年(或学期)活动计划相互配套、衔接,形成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的课程实施方案。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课程,不同于一般的学生课外活动。《指导纲要》对课程目标做出明确规定,。

什么是分科课程?什么是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背景下的综合性学习

什么是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指是2113综合几个有关联的5261学科,使之成为跨越4102更广泛的共同领域的课程。比如,把物1653理、地理、地理等几个学科合并为理科。综合课程可以根据综合课程的综合程度及其发展轨迹,可分为四种课程:相关课程(Correlated Curriculum)、融合课程(Fused Curriculum)、广域课程(Broad Curriculum)以及核心课程。扩展资料:一、综合课程的优点1、综合课程打破了学科间的界限,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能力。2、综合课程减少了课程的门类,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3、综合课程从生活、社会的实际出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二、研究对象1、学科本位又称综合性学科课程,这种课程的特点在于,它试图把那些具有相关性的学科知识整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综合学科。比如,将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解剖学融合为生物学,将地质学、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历史地理融合为地理学。2、社会本位以值得关注的、重要的社会问题为核心,来组织和编排不同学科的知识内容。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上盛行的社会本位的综合课程,主要有“科学—技术—社会课程”(简称STS课程)、“环境教育课程”、“国际理解教育课程”。3、儿童本位。

什么是分科课程?什么是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背景下的综合性学习

如何体现其它学科的综合性学习的综合性 共2 allen0f30 LV.4 2010-10-25 关注 The marriage was annulled aural 55 hours(with a advantageous adjustment to Alexander),but that didn't stop Spears' 。

什么是分科课程?什么是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背景下的综合性学习

小学课程设置标准及各课程周课时安排是什么? 小学课程设置标准:各课程周课时安排: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原则:均衡设置课程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并可按照地方、学校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度调整,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增加。加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设置综合课程。一至二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三至六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旨在适应儿童生活范围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社会,经验不断丰富以及社会性逐步发展;三至九年级设科学课,旨在从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形成科学精神;一至九年级设艺术课,旨在丰富学生的艺术经验,发展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德能力,提高审美情趣。增设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发展收集与。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分科课程有什么区别 其目标是:第一学段(一、二年级)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第二学段(三、四年级)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第三学段(五、六年级)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其区别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

综合性学习:中小学书法教育。 (1)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时,在理解材料内容、主题的基础上,抓住材料中的关键字句具体分析.“其中,小学3-6 年级每周安排1 课时用于毛笔字学习.普通高中可开设书法选修课.”可以看出,教育部并没有要求高中一定要开设书法选修课,所以A项中“普通高中要开设书法选修课”表述错误.其余各项都正确.本题要求选出与文意不相符的一项.故选:A项.(2)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总结概括能力.解答时,要先把握材料的大意,留心材料的关键句,进行归纳概括即可.中小学生学习书法的意义在精选案例、各方声音、新闻现场部分,精选案例:发展自己的特长,培养自信;各方声音:使人平心静气、缓解压力、提高学习效率;新闻现场:传承中华文化.(3)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总结概括能力.解答时,要先把握材料的大意,留心材料的关键句,进行归纳概括即可.中小学书法教育目前存在的不利因素主要集中在精选案例、各方面声音部分:精选案例部分中“而大帅认为,互联网时代,真正用笔写字的时候越来越少,就剩下在商场刷卡签名时会写写字了.”,反应出书法实用性不强,许多人对学书法缺乏积极性的问题;网友1中“我是教语文兼书法课,期中和期末考试前就偷偷地。

#课程结构#课程#社会改革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