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楷和行书有什么区别?
四体书势的书籍简介 《四体书势》是一部书法体制论著,又名《四体书传并书势》,全书共有一卷。《四体书势》录自《晋书,卫恒传》。四体为:一、古文,二、篆书,三、隶书,四、草书。每体一论,各叙其起源,及名家遗事,分析名作,并各系之以赞语。其关于“古文”沿革之论述日:“自黄帝至三代,其文不改。及秦用篆书,焚烧先典,而古文绝矣。汉武帝时鲁恭王坏孔子宅,得《尚书》、《春秋》、《论语》、《孝经》,时人已不复知有古文,谓之科斗书。汉世秘藏,希有见之。魏初传古文者,出于邯郸淳,恒祖敬侯写淳《尚书》,后以示淳,而淳不别。至正始中,立三字石经,转失淳法,因科斗之名,遂效其形…”作者以为,文字之始于“沮涌、仓颉者,始作书契以代结绳,盖睹鸟迹以兴思也”。其后遂滋,称为六义。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等,从而概述了汉字的起源。其阐述“篆书”之源流曰:“昔周宣王时史籀始着大篆十五篇,或与古同,或与古异,世谓之籀书者也。及平王东迁,诸侯力政,家殊国异,而文字乖形。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损益之,奏罢不合秦文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母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又。
“临池学书,池水尽墨”说的是书法家颜真卿的故事,判断对错 学习书2113法谓“临池”。晋卫恒《四5261体书势》云:“4102弘农张伯英者,因而转精其巧,凡家之衣1653帛,必先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临池”义出此。宋曾巩《墨池记》载,王羲之亦有墨池故迹在临川(今属江西)城东。唐刘梦得《酬家鸡之赠》诗:“日日临池弄小雏,还思写论会官奴。“临池”这个典故源于晋卫恒的《四体书势》。这个典故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有关。王羲之自幼研读书法,他对东汉的大书法家张芝非常崇拜,一有时间就揣摩字体的间架结构和气势,心里想着,手指在衣襟上画着,时间一长,连衣襟都划破了,正因为如此,后人称之为“书圣”。张芝尤擅长草书,他的治学精神非常严谨,他练习书法与常人不同,在家中的衣帛上朝廷反复书写,书写完了以后,再染色裁衣,他坚持每天在池塘边蘸着池水磨墨写字,天长日久,池塘里的水都变成黑色了,所以人们称他为“草圣”。王羲之决心要赶上张芝,他一边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一边用心学习前人的书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他每天写完字后,都要到家门前的池塘里洗刷笔砚,天长日久,池塘的水全部成了深黑。人们把这个池塘叫做墨池。后来,人们用这个典故表示刻苦学习,宋代曾巩的《墨池记》里就有。
四体书势的译文 古代在黄帝之世,创立法制,建造事业。有沮诵、仓颉两个人,开始创作文字,用来代替结绳记事,大概是看见了鸟迹而启发了思想的缘故。因而孕育成形,就叫它字,有六义呢。一叫指事,上下二字就是这样;二叫象形,日月二字就是这样;三叫形声,江河二字就是这样;四叫会意,武信二字就是这样;五叫转注,老考二字就是这样;六叫假借,令长二字就是这样。这指事的字,如画一横画,在上面加一画是上字,在下面加一画是下字。象形的字,如日字圆满,月字亏缺,就象它们的形状。形声的字,以部类为形,配以声旁。会意的字,止戈为武,人言为信,就是如此。转注的字,如用老字转注寿考的考字。假借的字,是指数言同字,字声虽各异,文意是相同的。自黄帝到夏、商、周三代文字形体不改。到秦时用小篆,焚烧过去的典籍,古文就弃绝不用了。汉武帝时鲁恭王毁坏孔子旧宅,得到《尚书》、《春秋》、《论语》、《孝经》,当时的人已不再知道有古文了,就叫它蝌蚪书。汉代秘藏的典籍,很少有人见到的。魏初传播古文的都出于邯郸淳,恒祖父敬侯写淳书体《尚书》,后来给淳看淳不能辨别。到正始年间,立三字石经,反而丧失了淳的笔法,因蝌蚪书有名声,于是人们就效法它的形势。太康。
四体书势的内容思想 卫恒的《四体书势》,在文字的起源和汉字的构字方面,并没有超出东汉许慎的认识,一本仓颉造字的说法,并完全沿袭许慎的“六义”之说,也认为汉字是通过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等六种方式构成的。值得指出的是,他在叙述字体由古文、篆书、隶书直到楷书、行书、草书的发展过程中,注意到汉字字形由繁到简,由难到易的不断简化的规律,以及这种变化发展的社会原因。他在《四体书势》中说,秦以前的籀文,字体繁难,再加六国分裂,文字各异,难以识认,所以到秦国统一,由李斯作《仓颉篇》,胡毋敬作《博学篇》、赵高作《爱历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成为小篆。“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日隶宇”。“隶书者,篆之捷也”。这就是说,隶书是篆字的简捷写法,所以有篆字向隶书的转化,是当时用字繁多,篆书很难适应各种诏令奏议的书写。正因为隶书的简捷易书,因而,“汉因行之,独符、印玺、幡信、题署用篆。说明了隶书逐渐代替篆字而大行于世的原因。草书、楷书代替隶书而兴起,也经历了一个自身发展演变的过程。在《四体书势》中,卫恒引东汉崔瑗的《草书势》加以说明,崔瑷在这里说,隶书是对前此字形的简化,而“草书。
是先有楷书还是先有行书? 这个问题,据现有资料判断:应该是行书略早于楷书。一般认为:行书大约起源于东汉后期,唐张怀瓘《书断》记载:“案行书者,后汉颖川刘德升所造也,即正书之小伪,务以简易,相间流行,故谓之行书”。称其书法“虽以草创,亦甚妍美,风流婉约,独步当时”。并强调:“非真非草,发挥柔翰”断言“刘德升即行书之祖也”。在西晋书法家卫恒的《四体书势》中也称:“魏初有钟、胡两家,为行书法,具学于刘德升,而钟氏小异,然各有其巧,今大行于世”。他们都认为行书草创于东汉桓、灵帝时期,创始人为刘德升,在三国时经钟繇、胡昭推广而逐渐流行的。以此判断,张怀镶可能见过刘德升的书迹,而卫恒生活的年代离刘德升相距仅百来年,应当说他们的话是很有史料价值的。而楷书的出现,则主流认为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分属为北碑与南楷(以小楷为主)。至隋时统一为“隋楷”,至唐时才真正确立。但从考古发掘的资料看,行、楷的形成过程应有两种不同的渠道。其一,行书是由隶书到楷书的演变过程中产生的,是一种在民间流行的非隶、非楷亦非草的简捷手写体,我们可以把它称为前期行书。其二,隶书演变成楷书后,由楷书简捷流便写出来的书体,这种行书既有楷书演变的痕迹,又有从前期行书继承。
四体书势的作者简介 卫恒?291),西晋书法家,字巨山,河东安邑(今山西省夏县)人。卫恒书法少辟司空齐王府,转太子舍人、尚书郎、秘书丞,太子庶子、黄门郎。惠帝时为贾后等所杀。他出生在一个书法世家,祖卫觊、父卫瓘、侄女卫铄都是著名书法家。家庭的教育和陶冶,使卫恒从小就喜欢书法。他任官之后,又主要从事于秘书性质的事务,长期抄写文书,所以,练就了一手漂亮的草书和隶书。明代陶宗仪《书史会要》说他:善草、章草、隶、散隶等书体,但见于世的,多是他的草书。唐李嗣真《书后品》称他的书法纵任轻巧,流转风媚,刚健有余,便媚详雅。北宋《淳化阁帖》卷二收有他草书二行。卫恒生活在西晋统治者内部矛盾不断激化的时期,在统治阶级互相残杀的“八王之乱”中,他和一家都死于这场斗争,他的书法墨迹也早已荡然无从。“八王之乱”后,他得到平反,赐其谥号为“兰陵贞世子”,肯定了他在书法艺术上的贡献。
读临池学书这个故事你受到什么启发 读临池学书这个故事受到的启发:凡事要持之以恒才有成功的可能,要坚持不懈的做一件事。“临池”这个典故源于晋卫恒的《四体书势》。这个典故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有关。。
四体书势的作者是谁? 《四体书势》是存世最早和比较可靠的重要书法理论之一,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有关当时的各种书体、书史的演变,以及一些书法家代表的情况资料,大都赖此书得以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