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是谁提出的? 埃尔温·薛定谔1924年,L.V.德布罗意提出了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即不仅具有粒子性,同时也具有波动性
“光是高速运动的微观粒子,每个光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这句话对吗?帮忙分析下,
光是高速运动的微观粒子,每个光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这句话对吗 参见下帖4楼—http://bbs.zxxk.com/dispbbs.asp?boardid=18&id=159956 0 0 加载更多 匿名用户 1级 2010-06-22 回答 我认为,不对。。? 2020SOGOU.COM 京ICP证050897号
从光的波粒二象性出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光是高速运动的粒子,每个光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先解释为什么答案是B,DB:根据公式 E=hf 知道频率越大,每个光子的能量就越大.D:亮条纹之所以亮,就是因为光子达到的概率大.A是不正确的,因为光是高速运动的光子群.光的波动性是对大量光子的集体行为的一种定性,一个光子是不能讨论波动性的,比如你做双缝干涉实验的时候,明暗条纹就是证明光的波动性的,但是条纹的形成一个光子是办不到的.所以题目中说:光是高速运动的微观粒子,每个光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不能说每个光子
为什么有人说微观实物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理解是错误的? 不但错,错的很离谱!这个所谓的波粒二象性近来俺是专门认真查阅了又查阅,思考了又思考,得出的认识结果:荒谬!波粒二象性本来就是数学形式的波与粒子,是一种概率波,波函数描述微物质的数学形式语言而已。这是德布罗意的本意,起初就是叫作德布罗意波,后来经哥本哈根派们一研究发展,就有了物质波的意思。这主要是,在玻尔及海森堡等哥派看来,数学形式的世界就是“真实世界”而导致。玻尔还是比较委婉些,他承认不存在量子世界只存在一个抽象的量子物理描述。而海森堡就更偏颇,他就直接说,物质的最小粒子必须归结为某种数学形式,只是那种能用数学形式表达出来的那些实验场合才在自然界中出现。哥派是把数学形式的波、粒子等同于现实微观物质的。这是他们理论的基础范式,也是哥派量子论特别“神奇”的所在,当然也是其荒谬的所在。其实,无需挖老根似的非要追究到哥本哈根派全部演变,只从微物质具有波粒二象性这个说法,有人难道不觉别扭嘛,四不象还四象性呢,可那是神话传说,要不一个人既是男儿身又是女儿身,美其名曰男女二象性,能成吗?是以,波粒二象性说是微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荒诞至极滴!只要一个人不是囫囵吞枣满盘灌输的不假消化的接受吸收,稍微有些。
光是高速运动的微观粒子,每个光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这句话对吗
量子力学为什么要选用“波粒二象性”来描述微观粒子运动? “量子力学”不知道物质是金属态氢离子聚合形成的,不知道金属态氢离子的“磁力矩”相互切割产生电磁波—能量。“等离子体”—金属态氢离子的“磁力矩”相互切割产生电磁波(光子),电磁波的传播离不开金属态氢离子“磁力矩”的震荡(共振)。电磁波没有体积与质量,以波的形式传播;电磁波里参与“震荡”的金属态氢离子是“粒子”。这样“量子力学”就以“波粒二象性”来描述“激发状态的微观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