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碳正离子共轭效应稳定性判断 如何判断碳负离子的稳定性

2020-07-20知识5

有机化学中,如何判断碳正离子的稳定性 碳正离子周围的基团越多则碳正离子越稳定。电荷越分散,正碳离子上正电荷越小,离子越稳定。碳正离子的碳是SP2杂化的,其p轨道是空的,本身比较缺电子,不稳定,因此与给电子越强的基团相连越稳定。碳正离子的结构与稳定性直接受到与之相连接的基团的影响。它们稳定性的一般规律如下:(1)苄基型或烯丙型一般较稳定;(2)其它碳正离子是:3°>;2°>;1°;(可以用超共轭解释不同碳正离子的稳定性)碳正离子越稳定,能量越低,形成越容易。碳正离子根据结构特点不同可分为:经典碳正离子和非经典碳正离子。扩展资料1、碳正离子的三个SP2杂化轨道应该互成120°,当位于桥头的碳形成碳正离子时,由于桥的刚性,使得与碳相连的三个键无法满足互相成120°,因此具有张力,使碳正离子不稳定。且刚性越大越不稳定。桥碳原子数越少,环的刚性越大。2、与小环烷基相连的碳正离子,由于小环烷烃的香蕉键,会对碳正离子有很强的超共轭效应,因此可以很好地稳定碳正离子,其稳定碳正离子的能力甚至与苯环相当。参考资料来源:-碳正离子请问如何根据共轭效应来判断哪个碳是碳正离子,诱导效应又如何判断?取代基如果是像-NO2(SO3H、COOH、CHO)这样的,就是与碳相连的元素的原子比氧的电负性弱(就是该元素原子得电子的能力没有氧强的时候,该元素原子的这些碳正离子稳定性怎么判断 从小到大:42153,根据(1)吸电子效应:氯吸电子、烷基给电子被吸电子的不稳定,被给电子的更稳定且烷基越长越稳定(2)烯烃的共轭效应,碳正离子实质是有一个空轨道,由于可以旋转所以能够与烯烃的π建共轭,这时会很稳定补充:同意楼下的看法,氯原子共轭效应的影响强于诱导效应,Cl、C+、碳碳双键可以形成大π键,导致碳正离子的稳定。马氏加成的例子也很有说服力。如何判断碳负离子的稳定性 1、看分子结构携带的基团。具有能稳定负电荷的基团的碳负离子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或末端炔烃(也可看作电负性的缘故),例如,三苯甲烷、三氰基甲烷、硝基甲烷和1,3-二羰基。碳正离子稳定性怎么判断?哪个更稳定 由三级碳正离子稳定性>二级碳正离子>一级碳正离子>自由基离子,所以右边的大于左边的如何比较碳正离子的稳定性 理论上是从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两方面判断:结论就是如下的规律;Ph-+CH2>;CH2=CH-CH2+>;+C(CH3)3>;+CH(CH3)2>;+CH2(CH3)>;+CH3从物理学角度来说,电荷越分散,带电体系越稳定Ph-+CH2和CH2=CH-CH2+之所以稳定,是因为正碳离子采取sp2杂化,有一对空的p轨道,可以和苯环或是烯烃的p轨道平行形成p-π共轭,从而使得正电荷分散C(CH3)3>;+CH(CH3)2>;+CH2(CH3)>;+CH3是因为超共轭效应和诱导效应,带正电荷的C院子周围的烷基增多有利于其电荷分散这些碳正离子稳定性怎么判断 从小到大:42153,根据(1)吸电子效应:氯吸电子、烷基给电子被吸电子的不稳定,被给电子的更稳定且烷基越长越稳定(2)烯烃的共轭效应,碳正离子实质是有一个空轨道,由于可以旋转所以能够与烯烃的π建共轭,这时会很稳定补充:同意楼下的看法,氯原子共轭效应的影响强于诱导效应,Cl、C+、碳碳双键可以形成大π键,导致碳正离子的稳定.马氏加成的例子也很有说服力.有机题中自由基的稳定性是如何判断的? 理论上是从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两方面判断:结论就是如下的规律;Ph-+CH2>;CH2=CH-CH2+>;+C(CH3)3>;+CH(CH3)2>;+CH2(CH3)>;+CH3从物理学角度来说,电荷越分散,带电体系越稳定Ph-+CH2和CH2=CH-CH2+之所以稳定,是因.碳正离子的稳定性怎么判断啊 1.如果连接烷基、H等,由于碳正离子是Sp2杂化,有空的p轨道,会和烷基的C-Hsigma形成超共轭,进而分散碳正离子的电荷,使之稳定.所以,连接的烷基越多越稳定,即叔碳正离子>;仲碳正离子>;伯碳正离子>;甲基.2.如果连接的卤素,以.判断碳正离子的稳定性 先看氯离2113子,羟基,甲基,这三类取5261代基的都可以看成4102供电子基团,因此他们可以让苯环上的电子云1653密度增加。电子云密度增加后就会使苯环与碳正离子产生p-π共轭,从而稳定性明显高于ccl3(氯的电负性高于碳,因此电子云密度明显偏向于氯,使苯环上的电子云密度降低)。在来就是氯离子,羟基。由于这两类基团,不管是氯还是氧,都含有孤对电子,可以增加苯环上的电子云密度。由于氧的电负性比碳的电负性高,但是供电子的共轭效应高于吸电子效应。对于氯而言,虽然吸电子效应明显但是由此而来的共振式更稳定。因此稳定性而言,羟基比氯离子稳定。甲基仅仅是与π键的共轭效应,弱于前两项但是也是供电子基团

#电负性#碳正离子#电子#负离子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