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行为人或者其监护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哪些人员担任监护人

2020-10-04知识3

家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监护人能否处理其房产? 在房产交易过程中存在这样的一种状况:家中父母或亲人无民事行为能力,而其他亲属需要出售其名下的房产,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呢?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行为。因此,他们不能独立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应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签订合同,否则属无效合同。一、无民事行为能力是什么意思?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构成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条件为“未满十周岁”和“完全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即年龄和认识判断能力,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构成不需要二者都具备,年龄和认识判断能力是“或”的关系,只要二者具备其一即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二、监护人有哪些权利和义务?精神病人、失能失智老人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于无法作出真实的意思表达,因此法律为之设定了监护人。由此,监护人便负有了对上述人员在生产、生活中的照管以及代为行使相关权利的职责。但是,在监护人履行监护义务的过程中,或出于对被监护人权益的漠视,或图谋于其经济上的利益,或为弥补长期照顾的拖累而寻求精神平衡,因此侵犯被监护人房产等财产性利益的行为时有发生。三、出售房产的步骤如无民事行为人名下的房产需要出售,该如何进行呢?第一步。

行为人或者其监护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哪些人员担任监护人

如何确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按亲权来确定的。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由以下人员担任监护人: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的,(排列顺序依据亲疏关系)。经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法律依据《民法通则》第十六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即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没有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监护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第十七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员担任监护人: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

行为人或者其监护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哪些人员担任监护人

简述限制民事行为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 根据《民法通则》第十七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员担任监护人:(一)配偶;(二)父母;(三)成年子女;(四)其他近亲属;(五)。

行为人或者其监护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哪些人员担任监护人

什么是无行为能力人,应怎样确定无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 一、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无行为能力人“无行为能力人”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或已满十周岁但患有精神病、完全不能辨别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后果的未成年人是无行为能力人。。

哪些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监护人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监护人有哪些?(一)配偶;(二)父母;(三)成年子女;(四)其他近亲属;(五)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哪些人员担任监护人 病人家2113属、医护人员、社区专业社工。5261《民法通则》精神病人的法定监4102护人(一1653)配偶;(二)父母;(三)成年子女;(四)其他近亲属;(五)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没有第一款规定的监护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的监护人如何确定 根据《民法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9b9ee7ad9431333337613131通则》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包括10 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的监护人确定规定如下:《民法通则》第十六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没有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监护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第十七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员担任监护人:(一)配偶;(二)父母;(三)成年子女;(四)其他近亲属;(五)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否有权指定其监护人? 一、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不能为自己制定监护人的。二、根据《民法通则》第十七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员担任监护人:(一)配偶;。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行为人或者其监护人应当承担行政责任。() 正确答案:×《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条规定,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行为人或者其监护人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什么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监护人如何确定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未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或者完全丧失辩认或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10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已满16周岁且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和尚未完全丧失辩护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法定监护人,如果父母双亡,则未成年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成年兄姐为其监护人。精神病人的监护人按以下顺序确立:(1)配偶;(2)父母;(3)成年子女;(4)其它近亲属。

#限制行为能力人#监护人#住所地#居民委员会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