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表为什么有「周期」? 本题已加入知乎圆桌?非常想问|元素之旅。在圆桌页面提出你的问题,或写下你的回答,就有机会获得专…
如何记忆元素周期表? 本人高一狗,感觉元素周期表超级难记,有没有什么简单好用的记忆方法?
元素周期表中的s,d,p,f分别代表什么? 这些是角量子数,它决定电子空间运动的角动量,以及原子轨道或电子云的形状,在多电子原子中与主量子数n共同决定电子能量高低.对于一定的n值,l可取0,1,2,3,4…n-1等共n个值,用光谱学上的符号相应表示为s,p,d,f,g等.角量子数l表示电子的亚层或能级.一个n值可以有多个l值,如n=3表示第三电子层,l值可有0,1,2,分别表示3s,3p,3d亚层,相应的电子分别称为3s,3p,3d电子.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对应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顺序 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原理处于稳定状态的原子,核外电子将尽可能地按能量最低原理排布,另外,由于电子不可能都挤在一起,它们还要遵守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一般而言,在这三条规则的指导下,可以推导出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情况,在中学阶段要求的前36号元素里,没有例外的情况发生。1.最低能量原理电子在原子核外排布时,要尽可能使电子的能量最低。怎样才能使电子的能量最低呢?比方说,我们站在地面上,不会觉得有什么危险;如果我们站在20层楼的顶上,再往下看时我们心理感到害怕。这是因为物体在越高处具有的势能越高,物体总有从高处往低处的一种趋势,就像自由落体一样,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物体会自动从地面上升到空中,物体要从地面到空中,必须要有外加力的作用。电子本身就是一种物质,也具有同样的性质,即它在一般情况下总想处于一种较为安全(或稳定)的一种状态(基态),也就是能量最低时的状态。当有外加作用时,电子也是可以吸收能量到能量较高的状态(激发态),但是它总有时时刻刻想回到基态的趋势。一般来说,离核较近的电子具有较低的能量,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电子的能量越来越大;同一层中,各亚层的能量是按s、p、d、f、g…的。
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划分规律 我是个高中生 现在给你高中的知识一 排布原理:1主量子数n 取正整数1,2,3.对应的符号为K,L,M,N.可以认为是大轨道【但实际上量子力学复杂的多】n越大 电子里核的距离越远,能量越高 如:H原子的能量只和n有关2角量子数l 对于确定的n值 l共有n个值:0,1,2.[n-1]分别用符号s,p,d,f等表示 用能级来表示n,l值的电子运动状态 1可以理解成大轨道2则可以理解成大轨道里的小轨道 量子力学与宏观概念的轨道完全不同3磁量子数m 电子在外加磁场中轨道会发生变化 会出现简并轨道【运动方向不同但在同一能级内的轨道】m可取[2l+1]个值 对同一能级电子的运动状态共有[2l+1]种状态 即有[2l+1]个轨道类型4自旋磁量子数Ms 同一轨道的电子在排布时会发生自旋 所以总而言之一个轨道内至多有2个电子电子的排布原理实际上还在探究中如自旋磁量子数至今还是个迷 电子的运动状态不可测【这涉及到大学的测不准量研究】因此以上均是人们对于电子跃迁光谱研究后的假说 但较符合现实二排布方法 高中部分只介绍主族元素的排布:第n层最多能排2n×n 个电子第一层的稳定电子数为2个 极难增加 但可为1个或没有 如NaH中的H原子但最外层一般不超过8个电子 次外层最多容纳18个电子 倒数第3层最多容纳。
有关元素周期表的问题:电子的主要运动区域是按照鲍林近似能级组图来排列的,还是按照电子层? 我个人觉 鲍林近似能级组图本身就是粗略的解释,对于副族可能不准,一般是通过理论计算和电子光谱来准确判断,所以一般都以科顿能级图为准。
元素周期表中B族(副族)的最外层电子规律? 铜银金最外层一个电子,另外铬那一族基本上也是最外层一个电子,其他的大多数是最外层两个电子,剩下的电子自己就可以排了。不过有的副族元素会例外 最外电子层不超过8个,次外层不超过18,从外往里数倒数第三层不能超过32个.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1)最低能量原理 自然界一个普遍的规律是能量越低越稳定,原子核外的电子,总是尽先占有能量最低的原子轨道,只有当能量较低的原子轨道被占满后,电子才依次进入 能量较高的轨道,以使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的稳定状态。这样的状态是原子的基态。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也称能级)主要由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l决定,从原子轨道的近似能级图中可以看出核外电子填充的次序。(2)泡利不相容原理 在同一原子中没有两个电子具有完全相同的四个量子数,或者说在同一原子中没有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按照这个原则,可以归纳出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电子数:主量子数n(电子层符号)由角量子数l决定的原子轨道 由磁量子数m决定的原子轨道空间取向数 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电子数 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的关系(3)洪特规则 在能量相等的轨道中,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这就叫洪特规则。洪特规则实际上是最低能量。
化学元素周期表最外层电子排列规律 在原子里,原子核位于整个原子的中心,电子在核外绕核作高速运动,因为电子在离核不同的区域中运动,我们可以看作电子是在核外分层排布的。按核外电子排布的3条原则将所有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在该原子核的周围,发现核外电子排布遵守下列规律:原子核外的电子尽可能分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上(离核较近);若电子层数是n,这层的电子数目最多是2n2个;无论是第几层,如果作为最外电子层时,那么这层的电子数不能超过8个,如果作为倒数第二层(次外层),那么这层的电子数便不能超过18个。这一结果决定了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按最外层电子排布相同进行归类,将周期表中同一列的元素划分为一族;按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来进行划分周期如第一周期中含有的元素种类数为2,是由1s1~2决定的第二周期中含有的元素种类数为8,是由2s1~22p0~6决定的第三周期中含有的元素种类数为8,是由3s1~23p0~6决定的第四周期中元素的种类数为18,是由4s1~23d0~104p0~6决定的。由此可见,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是元素周期表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根本所在。对于同族元素而言,从上至下,随着电子层数增加,原子半径越来越大,原子核对最。
元素周期表中过渡元素核外电子是怎样排布的 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原理处于稳定状态的原子,核外电子将尽可能地按能量最低原理排布,另外,由于电子不可能都挤在一起,它们还要遵守保里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一般而言,在这三条规则的指导下,可以推导出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情况,在中学阶段要求的前36号元素里,没有例外的情况发生.1.最低能量原理电子在原子核外排布时,要尽可能使电子的能量最低.怎样才能使电子的能量最低呢?比方说,我们站在地面上,不会觉得有什么危险;如果我们站在20层楼的顶上,再往下看时我们心理感到害怕.这是因为物体在越高处具有的势能越高,物体总有从高处往低处的一种趋势,就像自由落体一样,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物体会自动从地面上升到空中,物体要从地面到空中,必须要有外加力的作用.电子本身就是一种物质,也具有同样的性质,即它在一般情况下总想处于一种较为安全(或稳定)的一种状态(基态),也就是能量最低时的状态.当有外加作用时,电子也是可以吸收能量到能量较高的状态(激发态),但是它总有时时刻刻想回到基态的趋势.一般来说,离核较近的电子具有较低的能量,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电子的能量越来越大;同一层中,各亚层的能量是按s、p、d、f的次序增高的.这两种作用的总结果可以得出电子在原子。
元素周期表上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例如“4d1s2”是什么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