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V22鱼鹰运输机 xc-2运输机 航程未达到设计目标

2020-10-04知识4

中国的“运20”飞机有多大,能载多少顿?可以分析一下吗?

如何看待空军节给出的运20数据?(最大起飞重量179吨,最大载重55吨)? 所谓的\"200吨.\"大飞机并非起飞重量必须在200吨以上:起飞重量在150—250吨级的大运均属于200吨标准范围。伊尔—76/96、波音767、运—20达到这个标准;DC—10、安—22、C—17包含在300吨标准内;重型运输机超过350吨:C—5、安—124、A—380、波音—747—这个范畴内的战略重运由俄、美、欧垄断!2016年7月6日,运—20\"鲲鹏\"正式入役!运—20作为200吨级的运输机种,它主要为了补充最终代替伊尔—76,满足中国军队40-50吨范围内的远程空运需求;运—20虽然模仿伊尔—76运输机的机翼,可是,机翼翼型、结构、材料做了大幅改进;机身设计更加参考安—70、C—17的设计理念,与伊尔—76完全脱离!它的机体长度比伊尔—76低:需要发挥大直径机体空间的搭载作用,它就要保证货舱宽度的同时尽量降低机舱地板的高度—(减少货舱的倾斜角度尤其重要!运—20采用安—70的双侧纵向起落架舱布局:主起落架在机身下方两侧的独立舱体内,可以保证机身筒形机体的完整性;而单侧3组6个机轮则加大直径和宽度,保证机身在静止状态距离地面仅有1米—适合快速装载武器和人员!另外,运—20的前起落架位置靠近机头段,而机头驾驶舱没有伊尔—76机头下端的独立导航舱:机身段的可用舱体比例超过伊尔—。

运20和C17的差距体现在哪些方面? 从试飞阶段运20的照片面世到交付空军有关部队,从珠海航展运20与C-17并排出现的擦肩而过到现在参加空军演…

为什么绝大多数运输机都没有加装翼尖小翼? 作者:宋磊飞机装不装翼梢小翼最终还要看其成本与收益。一般科普中都写的,翼梢小翼用以降低飞机的诱导阻力。但其实翼梢小翼也是有缺点的,即增加了飞机的重量和额外的零升阻力。如果看看比较新的民航客机,可以发现翼梢小翼多用于中短途客机,如737、A320等。值得一提的是,最新的737MAX翼梢小翼设计的尤为夸张。737 MAX如果你关心过787的研制过程的话,可能会发现到当年早期有过一个面向中短途运输的机型787-3。787-3就是有翼梢小翼的。由于市场太小,最终这个机型被取消了787-3而目前主要使用的787-8只使用了斜切式翼尖787-8那么除了增加翼梢小翼之外,实际上减少诱导阻力的方法不止一种:提升飞机展弦比、通过修改展向截面而调整升力展向分布等等。从气动的角度来看的话,在亚声速情况下,飞机的诱导阻力与升力系数的平方成正比。而飞机升力系数最大的阶段正好是飞机的起降阶段。为什么中短程客机要加翼梢小翼呢?个人认为是由于中短程客机的整个起落过程中,起降阶段所占的时间比较较高,加装翼梢小翼对这个阶段减阻的效果最为明显。而对于远程客机而言,起降阶段所占时间较少,而巡航阶段的升力系数又比起降阶段小很多,那么加装翼梢小翼所带来的降低诱导阻力收益可能。

运输机丢兵问题

为什么绝大多数运输机都没有加装翼尖小翼? 翼尖小翼大家听起来会十分陌生,其实翼尖小翼只是在就是在飞机机翼边缘上像垂直尾翼的那一片立起的气动翼面,翼尖小翼的主要作用是用来缓解气流通过翼尖时所带来的高强度涡流,以降低翼尖气流产生的高诱导阻力,以改善飞机自身的升力系数以及燃油消耗,那既然翼尖垂直翼面可以起到减少飞机燃油的消耗,那对航程要求较高的运输机为什么普遍没有安装翼尖垂直翼面呢?首先,翼尖垂直翼面虽然可以减少一定的燃油消耗,然而这种燃油消耗的减少并不能有效的提升运输机的航程。以安装了翼尖垂直翼面的波音737民航客机来说,波音737民航客机即使在长航程时也才能通过翼尖的小翼的安装来减少百分之4的耗油率,而这百分之4的耗油率能给战略运输机提供的额外飞行距离甚至还不到300公里,而为了这300公里的额外航程,战略运输机需要通过复杂的风洞测试来安装这一翼尖垂直尾翼,所以现代的战略运输机就没有安装翼尖垂直尾翼。那翼尖小翼是不是在军用飞机领域就没有发挥的空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美国的掠食鸟轰炸机以及伊朗的F-313战斗机都使用了翼尖小翼用来提升自己的飞行性能,只不过掠食鸟轰炸机和F-313战斗机的翼尖小翼都是向下45度折叠的,主要起到改善机翼下空气流速的问题,以获得。

V22鱼鹰运输机 鱼鹰V-22本世2113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加拿大和欧洲一5261些公司竞4102相掀起了一股研制集直升1653机和固定翼飞机优点于一身的倾斜旋翼机的热潮。最初,许多航空专家对于研制这种飞机寄予厚望。但是,由于这种飞机的设计结构复杂,尤其是在对机翼旋转结构和旋转式短舱结构的研制方面长期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再加上试飞时机毁人亡的事故接连发生,因此,许多国家放弃了研制。也许,真是印证了中国的那句古语—有志者,事竟成。美国贝尔直升机公司研制的X-22A、XC-124A、CL-84验证机尽管均遭不测,但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1977年5月将XV-15验证机(下图)送上了蓝天,为V-22“鱼鹰”的研制迈出了坚实的一步。1982年,贝尔直升机公司和波音直升机公司根据美国国防部提出的JVX计划(多用途垂直起降飞机研制计划),开始在XV-15的基础上联合研制倾斜旋翼机,当时由美国陆军负责。但是,没过一年陆军便决定放弃研制计划,而与此同时,美国海军陆战队却对该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最终成为该机的主要客户。根据任务分工,贝尔公司主要负责研制机翼、发动机短舱、螺桨-旋翼装置和传动系统及发动机一体化。波音公司负责机体、尾翼、起落架、综合电子设备。V-22“鱼鹰”于1989年完成。

为什么民航客机都使用下单翼,而运输机都是上单翼?

#战斗机#c17#武器#伊尔-76#空军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