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数据库物理模型 集总参数模型物理概念

2020-10-04知识8

简述集总参数模型的物理概念

数据库物理模型 集总参数模型物理概念

集总参数模型与分布参数模型的区别 集总参数模型是非稳态导热中最简单的模型.集中参数模型中模型的各变量与空间位置无关,而把变量看作在整个系统中是均一的,对于稳态模型,其为代数方程,对于动态模型,则为常微分方程。设α为系统的当量换热系数,ρ为活塞密度,Cp为活塞材料比热,V 为活塞当量体积,F 为活塞当量换热面积,t0 为活塞温度,tf 为环境(燃气)温度,τ为时间,则得到集总参数模型的表达式为d t/dτ+w t=w tfw=(αF)/(CpVρ)一般有τ=0,t=t0,t0 为活塞初始温度。分布参数模型中至少有一个变量与空间位置有关,所建立的模型对于稳态模型为空间自变量的常微分方程,对于动态模型为空间、时间自变量的偏微分模型。

数据库物理模型 集总参数模型物理概念

数据库物理模型设计的目标是根据选定的Oracle数据库系统特点和航空物探数据管理与服务的业务处理需求,确定航空物探数据库最优的物理环境、存取方法和存储结构。即通过数据库物理设计,以便达到物理数据库结构的优化,使得在数据库上运行的各种事务响应时间少、存储空间利用率高、事务吞吐率大。一、数据库布局航空物探信息系统的维护数据(部门、岗位、人员、人员权限、数据入库检查规则及数据字典等)相对比较稳定。入库前数据需经过各种检查校对,确认数据正确后才能归档,存入航空物探资料数据库,所以存入资料库前的数据可能经常需要修改和删除,相对变化较大;而存入资料数据库中的数据一般不允许修改和删除,以免误操作破坏资料库数据造成损失。图2-12 航空物探数据库逻辑模型图2-13 航空物探数据库布局与数据采集流程图据此,我们采用图2-13所示的数据库数据采集流程,并将航空物探数据库分为资料采集数据库、资料数据库、系统维护数据库分别进行存储和管理,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和统一使用,便于数据入库和易于维护等。航空物探资料数据库是航空物探所有数据最终存储的场所。资料采集数据库是数据归档存入资料数据库前的临时“集散地”,在此接收各项检查。

数据库物理模型 集总参数模型物理概念

电力系统分析中,分布参数和集中参数有什么区别啊? 一、两者的实质不同:21131、分布参数的实5261质:分布参数模型中至少有一个4102变量1653与空间位置有关,所建立的模型对于稳态模型为空间自变量的常微分方程,对于动态模型为空间、时间自变量的偏微分模型组成电路模型的元件,都是能反映实际电路中元件主要物理特征的理想元件。2、集中参数的实质:集中参数模型中模型的各变量与空间位置无关,而把变量看作在整个系统中是均一的,对于稳态模型,其为代数方程,对于动态模型,则为常微分方程。二、两者的电路不同:1、分布参数的电路:是长线电路。2、集中参数的电路:是短线电路。三、三者的系统特点不同:1、分布参数的系统特点:在分布参数控制系统中引进反馈作用的问题也比在集中参数系统中复杂得多。由于大多数情况下控制器和检测装置都采用集中参数类型,对于分布参数系统不易实现完整的状态反馈或输出反馈,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都比较弱。分布参数控制系统的综合设计问题的不确定性很大,也复杂得多。2、集中参数的系统特点:实际电路的尺寸远小于其工作频率所对应的波长。参考资料来源:-分布参数电路参考资料来源:-集总参数和分布参数参考资料来源:-集中参数电路

在数据库系统中,常用的数学模型主要有那四种呢? 1、静态和动2113态模型静态模型是指要描述的5261系统各量之间的关系是4102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1653化的,一般都用代数方程来表达。动态模型是指描述系统各量之间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规律的数学表达式,一般用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来表示。经典控制理论中常用系统传递函数是动态模型是从描述系统的微分方程变换而来。2、分布参数和集中参数模型分布参数模型是用各类偏微分方程描述系统的动态特性,而集中参数模型是用线性或非线性常微分方程来描述系统的动态特性。在许多情况下,分布参数模型借助于空间离散化的方法,可简化为复杂程度较低的集中参数模型。3、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模型模型中的时间变量是在一定区间内变化的模型称为连续时间模型,上述各类用微分方程描述的模型都是连续时间模型。在处理集中参数模型时,也可以将时间变量离散化,所获得的模型称为离散时间模型。离散时间模型是用差分方程描述的。4、参数与非参数模型用代数方程、微分方程、微分方程组以及传递函数等描述的模型都是参数模型。建立参数模型就在于确定已知模型结构中的各个参数。通过理论分析总是得出参数模型。非参数模型是直接或间接地从实际系统的实验分析中得到响应,通过实验记录到。

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概念模型区别 一、特征上的区别:1、物理模型以实物或画图形式直观的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在数据仓库项目中,物理模型设计和业务模型设计象两个轮子一样有力地支撑着数据仓库的实施,两者并行不悖,缺一不可。实际上,这有意地扩大了物理模型和业务模型的内涵和外延,因为,在这里物理模型不仅仅是数据的存储,而且也包含了数据仓库项目实施的方法论、资源以及软硬件选型,而业务模型不仅仅是主题模型的确立,也包含了企业的发展战略,行业模本等等更多的内容。物理模型就像大厦的基础架构,就是通用的业界标准,无论是一座摩天大厦也好,还是茅草房也好,在架构师的眼里,他只是一所建筑,地基—层层建筑—封顶,这样的工序一样也不能少,关系到住户的安全,房屋的建筑质量也必须得以保证,唯一的区别是建筑的材料,地基是采用钢筋水泥还是石头,墙壁采用木质还是钢筋水泥或是砖头;当然材料和建筑细节还是会有区别的,视用户给出的成本而定;还有不可忽视的一点是,数据仓库的数据从几百GB到几十TB不等,面对如此大的数据管理,无论支撑这些数据的RDBMS(关系数据库)多么强大,仍不可避免地要考虑数据库的物理设计。2、概念模型概念数据模型是面向用户、面向现实世界的数据。

#空间数据#常微分方程#数学模型#数据库系统#数据库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