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工作原理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联用仪特点

2020-10-04知识8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是常见的干扰和消除手段有哪些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工作原理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联用仪特点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与光谱仪有什么差别 ICPMS是根据离子质荷比来区分不同离子的。而光谱仪是通过离子激发出的特征射线来分析的。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工作原理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联用仪特点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和等离子光谱仪的区别 【ICP可用作质谱仪的离子化器】ICP-MS,中文名称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可用作质谱仪的离子化器(离子源)。ICP-MS所用电离源是感应耦合等离子体(ICP),它与原子发射光谱仪所用的ICP是一样的,其主体是一个由三层石英套管组成的炬管,炬管上端绕有负载线圈,三层管从里到外分别通载气,辅助气和冷却气,负载线圈由高频电源耦合供电,产生垂直于线圈平面的磁场。如果通过高频装置使氩气电离,则氩离子和电子在电磁场作用下又会与其它氩原子碰撞产生更多的离子和电子,形成涡流。强大的电流产生高温,瞬间使氩气形成温度可达10000k的等离子焰炬。样品由载气带入等离子体焰炬会发生蒸发、分解、激发和电离,辅助气用来维持等离子体,需要量大约为1 L/min。冷却气以切线方向引入外管,产生螺旋形气流,使负载线圈处外管的内壁得到冷却,冷却气流量为10-15 L/min。【质谱】又叫质谱法,是一种与光谱并列的谱学方法,通常意义上是指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领域中通过制备、分离、检测气相离子来鉴定化合物的一种专门技术。质谱法在一次分析中可提供丰富的结构信息,将分离技术与质谱法相结合是分离科学方法中的一项突破性进展。在众多的分析测试方法中,质谱学方法被认为。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工作原理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联用仪特点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的区别 光谱法是原子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的能量,而产生能级跃迁。此时如果此定吸收前后光的强度变化叫吸收光谱仪,如,原子吸收,紫外可见吸收,红外吸收等,如果测定当吸收后跃迁能级还原的能级的发射的光叫发射光谱。原子不被破坏,仍可留作下次检测,具有较高重现性。质谱通过把分子打成 碎片离子,然后通过检测荷质比来确定质量关系和官能团。原子离散,样品不能再次被检测,几乎不具备重现性。我也是刚明白~希望对你有帮助!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的用途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测定超痕量元素和同位素比值的仪器。由等离子体发生器,雾化室,炬管,四极质谱仪和一个快速通道电子倍增管(称为离子探测器或收集器)组成。主要用途:1.痕量及超痕量多元素分析 2.同位素比值分析仪器类别:/仪器仪表/成份分析仪器/质谱仪指标信息:灵敏度:115mbarIn>;2×107Cps ppm-1 检出限:Cuμg/LCdμg/L Pbμg/L 分辨率:≈0.8AMU 同位素比精度:(107Ag/109Ag)短期精度:(10μg/L,n=10)长期精度:(4h)质量范围:0~260AMU等离子体发生器:频率:27.12MHz 输出功率:2kW优普莱等离子体专业从事等离子体研发

一、内容概述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缩写为ICP-MS)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的分析测试技术。它以独特的接口技术将ICP的高温(7000K)电离特性与四极杆质谱计的灵敏快速扫描的优点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元素/同位素分析技术。与目前各种无机多元素仪器分析技术相比,ICP-MS技术提供了最低的检出限,最宽的动态线性范围,分析精密度、准确度高,速度快,浓度线性动态范围可达9个数量级,实现10-12到10-6级的直接测定。因此,ICP-MS是目前公认的最强有力的痕量、超痕量无机元素分析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地质、环境、冶金、半导体、化工、农业、食品、生物医药、核工业、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各个领域。特别是对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痕量、超痕量元素,比如地质样品中的稀土元素、铂族元素以及环境样品中的Ti、Th、U等的测定,ICP-MS方法有其他传统分析难以满足的优势。ICP-MS的主要特点首先是灵敏度高、背景低,大部分元素的检出限在0.000x~0.00xng/mL范围内,比ICP-AES普遍低2~3个数量级,因此可以实现痕量和超痕量元素测定。其次,元素的质谱相对简单,干扰较少,周期表上的所有元素几乎都可以进行测定。另外,。

#光谱仪#元素分析#电感#等离子#质谱仪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