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明朝末年版图有多大?比清朝末年大多少? 元朝地图 末年

2020-07-20知识5

地图表现有讲究?为何元朝地图中四大汗国只剩下察合台汗国? 其实按道理说就应该把四大汗国全部归为元朝藩属国,而且列到历史地图上,因为这四大汗国和元朝本来是一体的,在忽必烈当大汗之前,统称为大蒙古帝国,而且把这四大汗国包括在内,在成吉思汗到蒙哥汗一直都向外拓展,疆域也是渐渐膨胀,由本来的蒙古高原一跃拥有部分欧亚大陆。在1206年到1260年这个时间段,蒙古几乎没多少变化,统治中心仍处在蒙古核心地带,但后来由于忽必烈的汗位之争这个庞大帝国分裂了,原成吉思汗四子后代封地抓分了天下。首先是术赤系的钦察汗国,早在成吉思汗就蠢蠢欲动,原因是因为血缘关系和成吉思汗作为父亲的偏见,术赤以假借病为由拒绝参加汗庭一系列活动,居住在俄罗斯不回来,这可把成吉思汗惹怒了,准备发兵征讨这个不肖的儿子,可是到半路却一听术赤英年早逝,立马取消了这个念头。术赤无作为,可他的二子拔都却越来越胆大起来,西征之后,建立了汗国,与在大汗位的贵由起冲突,这也直接引来蒙古汗庭的注意,钦察汗国等于已经在1246年独立出去,一直到1251年蒙哥汗登基,完全自主,原因是他帮助蒙哥当上皇帝,因此甚至一度将河中占为己有,钦察汗国地盘西起中欧东到额尔齐斯河成为了面积最大的汗国,1260年忽必烈登基立马自治。其次是察合台。中国明朝版图到底有多大? 明朝极盛时的国土面积为2113997万平方公里,后面有所变化。5261明代疆域囊括汉地,明初4102东北抵日本海、外兴安岭1653,后缩为辽河流域;北达阴山,后撤至明长城;西至新疆哈密,后退守嘉峪关;西南临孟加拉湾,后折回约今云南境;并在青藏地区设有羁縻卫所,还曾收复安南。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扩展资料:明朝疆土变迁北方明初在外蒙古边境一带设置四十余个卫所为边防前线,包括东胜卫、斡难河卫、开平卫、大宁卫等皆为明朝边防重地,其走向大致为阴山、大青山、西拉木伦河一线。永乐以后,由于天气转寒,农耕不济,致使边境逐渐南移。明中期,随着蒙古复振,边境再次内迁,并修建长城以防御蒙古,在长城沿线设九边重镇 加强防御,长城也成为当时农耕区与游牧区的界线。东北朱元璋置辽东都司经营辽东,后朱棣招抚女真部落,于永乐九年(1411年)设奴儿干都司,共辖130多个卫所。宣德十年(1435年)明宣宗撤回在奴儿干的流官驻军,不过之后女真仍奉明朝为主,至万历年间卫所增加至384个。晚明,后金崛起后逐渐取代了明朝对东北的统治,并进占辽东。东北邻国高丽于元明之际大肆扩张领土,通过招谕、剿杀、驱赶女真部落,使本国疆域。谁有元朝末年详细的政区图和详细的世界地图! 元朝(公元1271年~21131368年),又称大元,是中国历史上5261第一个由少数民4102族(蒙古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1653王朝。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1279年统一全国。元朝的疆域空前广阔,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统治范围内。1368年被朱元璋建立的明朝灭亡。北迁的元政权退居漠北,仍沿用大元国号,与明朝对峙,史称“北元”。直至1402年才去元国号并改国号为“鞑靼”。元朝自忽必烈定国号起,历十一帝98年。为什么中国元朝时期版图变的那么大? 忽必烈第二次征战日本时,元朝的版图:除了今新疆地区的较大变动外,元朝的疆域是稳定的:在北方,西起今额尔齐斯河,东至鄂霍次克海。在东部,拥有朝鲜半岛东北部。在西南,包括今克什米尔地区以及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不丹、锡金等地,今缅甸东北部和泰国北部。从忽必烈开始,整个青藏高原成了中原王朝的一部分,与中国的其他部分结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根据吐蕃地区普遍信奉喇嘛教的实际,元朝将它划归掌管全国佛教事务的机构—宣政院(至元初设置时称总制院,至元二十五年改名)管辖,并根据当地需要设分院驻理。在境内设立吐蕃等处(脱思麻),吐蕃等路(朵甘思),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三个宣慰司,脱思麻司辖有今青海黄南州至四川阿坝州一带,朵甘思司辖有今青海果洛州、玉树州至四川甘孜州、西藏昌都地区,乌思藏司辖有今西藏大部分和克什米尔之地。宣慰司下分辖元帅府、总管府、万户府、千户府、宣抚司、安抚司、招讨司、万户、千户等机构。这些机构有的管理军事,有的办理民事,有的兼管军民。因此尽管元朝为了更有效地统治吐蕃,充分利用了宗教因素,对吐蕃地区实行不同于汉族地区的政策,但同样建立了一整套行政和军事机构,行使。谁能提供一下元朝的地图 自从明朝成立以后蒙古和四大汗国还存在吗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明朝1368年建立后,前元朝朝廷逃回漠北。后来明朝与北元多次战争,北元内部分裂。分为鞑靼、瓦剌和兀良哈三卫。这三者时而依附于明朝对付其他两者,时而与明朝为敌。嘉靖年间俺答封贡之后基本上蒙古与明朝战事停歇。察合台汗国,明朝建立后依然存在了一段时间。1402年西察合台汗国被帖木儿所灭。而东察合台汗国一直延续到1570年,其后支通知直至1680年被准噶尔蒙古所灭。金帐汗国,其地域辽阔,统治范围在今俄罗斯与乌克兰等地。1396年被帖木儿入侵后逐渐衰落。1466年金帐汗国分裂为几个小汗国。随后俄罗斯势力崛起。1502年,其残余势力被受土耳其支持的克里米亚汗国所灭。伊利汗国,明朝后依然苟延残喘一段时间。1393年被帖木儿帝国所灭。中国元朝时期的地图 1279年,元2113世祖攻灭南宋一统中国,根5261据《中国历史地图集》的记载,汉地、漠南4102、漠北、东北1653(包括外东北和库页岛)、新疆东部(元初据有塔里木盆地西抵葱岭)、青藏高原、澎湖群岛、济州岛及南海诸岛皆在元朝统治范围内。自灭南宋后虽然多次对日本、缅甸、安南、爪哇等国有所冲突,然而疆域大体趋于稳定。1310年元武宗时期,元朝与察合台汗国瓜分窝阔台汗国,元朝取得窝阔台汗国的漠西领土,国土面积达1372万平方公里,若北疆延伸至北冰洋则有2267万平方公里。元朝疆域东起日本海、南抵南海、西至天山、北包贝加尔湖,元史称“东尽辽左西极流沙,北逾阴山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时不及也”。全国划分为由中书省所直辖的京畿地区(即河北、山东、山西及漠南部分地区),由宣政院(初名总制院)所管辖的吐蕃地区,以及十个行中书省,分别为岭北行省、辽阳行省、甘肃行省、陕西行省、河南江北行省、湖广行省、四川行省、云南行省、江浙行省、江西行省。扩展资料:然而元朝的藩属国有高丽、缅甸、安南、占城及四大汗国。其中有两个直属的藩属国,即高丽王朝与缅甸蒲甘王朝,分置特别行政区征东行省与缅中行省。西北方面,1268年窝阔台汗国的海都意图夺回汗。元朝版图有多大? 元朝版图面积:1372万平方公里(1330年)。元朝疆域东起日本海、南抵南海、西至天山、北包贝加尔湖。全国划分为由中书省所直辖的京畿地区,由宣政院所管辖的吐蕃地区,以及十个行中书省,分别为岭北行省、辽阳行省、甘肃行省、陕西行省、河南江北行省、湖广行省、四川行省、云南行省、江浙行省、江西行省。扩展资料元朝的藩属国元朝的藩属国有高丽、缅甸、安南、占城及四大汗国。其中有两个直属的藩属国,即高丽王朝与缅甸蒲甘王朝,分置特别行政区征东行省与缅中行省。西北方面,1268年窝阔台汗国的海都意图夺回汗位而联合钦察汗国与察合台汗国反元,史称海都之乱。直到1304年元成宗时期,元廷与这三大汗国达成和议,并与伊利汗国一同承认元朝的宗主地位,成为元朝的藩属国,而且元成宗并赐伊利汗国君主刻有“真命皇帝和顺万夷之宝”等汉文印玺,实质上也承认其独立性。到1310年元武宗时期,元朝和察合台汗国联合攻灭窝阔台汗国。元文宗年间编纂《经世大典》时,将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利汗国列为元朝的藩属国。参考资料来源:—元朝(中国历史朝代)元朝地图全图 元朝疆域东起日本海2113、南抵南海5261、西至天山、北包贝加尔湖4102。1279年,元世祖攻灭南1653宋一统中国。汉地、漠南、漠北、东北(包括外东北和库页岛)、新疆东部(元初据有塔里木盆地西抵葱岭)、青藏高原、澎湖群岛、济州岛及南海诸岛皆在元朝统治范围内。自灭南宋后虽然多次对日本、缅甸、安南、爪哇等国有所冲突,然而疆域大体趋于稳定。1310年元武宗时期,元朝与察合台汗国瓜分窝阔台汗国,元朝取得窝阔台汗国的漠西领土,国土面积达1372万平方公里(北疆以北纬55°为界),若北疆延伸至北冰洋则有2267万平方公里。元朝的前身为大蒙古国,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建国时领有大漠南北与林木中地区(即尼布楚地区),经由历代蒙古诸汗的经营及三次西征后,疆域东起日本海、东海,西抵黑海、地中海地区,北跨西伯利亚,南临波斯湾。成吉思汗时期分封东道诸王与西道诸王,东道诸王是铁木真之弟,大多分封于塞北东部与东北地区,从属性较强;西道诸王则是铁木真之子,其中分封长子术赤于咸海、里海、巴尔喀什湖以北的钦察草原,后由拔都建立钦察汗国。封次子察合台于锡尔河以北的西辽旧地,史称察合台汗国;三子窝阔台分封于乃蛮旧地,后由海都建立窝阔台汗国;。中国元朝地图全图 1279年元世祖在2113建立元朝后南灭5261南宋,一统南宋地区,当时的疆域是:4102北到西伯利亚南1653部,越过贝加尔湖,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西藏、云南,西北至今新疆东部,东北至外兴安岭、鄂霍次克海、日本海,包括库页岛,总面积超过1200万平方千米。

#中国的疆域#历史#元朝#中国古代史#元朝历史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