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喀斯特石漠化的基本概况 喀斯特石漠化的文档

2020-10-04知识5

 贵州喀斯特石漠化的总体特征 贵州是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山区,山势陡峭、起伏大、切割深,加之森林植被少、覆盖率低(仅为30.8%),土壤瘠薄,土地利用过度和开发不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根据1999年TM卫星影像解译,贵州土壤具有明显侵蚀的面积为73180k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1%,平均侵蚀模数为1538t/a?km2,每年大约流失表土1.95亿t。仅乌江的年输沙量就达58×106t;北盘江支流的巴朗河土壤侵蚀模数竟高达14900t/a?km2,已超过黄河流域。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最终结果必然导致无土可流的石漠化环境。一、石漠化程度从遥感解译结果分析,贵州喀斯特石漠化程度相当严重,已达到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步(照片3-7、8、图3-12)。在全省176167km2的国土面积上,中度以上石漠化面积13187 km2,占到7.49%,标志着石漠化的程度已经相当高;轻度以上石漠化面积35920km2,占到全省的20.39%,昭示石漠化的面积已经相当大,如再加上具有潜在石漠化的土地,面积可以达到45.20%,意味着石漠化的危险性非常高。若把喀斯特石漠化土地定义为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面积达到20.39%,占碳酸盐岩出露区的33%,接近碳酸盐岩分布的1/3,若把潜在石漠化土地面积加在一起,即占土地总面积的45%,占碳酸盐出露区。

喀斯特石漠化的基本概况 喀斯特石漠化的文档

喀斯特石漠化的分布概况 贵州省地处中国西南喀斯特中心地区,是中国石漠化分布面积最大、危害最严重的省份。随着人口剧增,人类活动日益频繁,对土地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都在不断扩展,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水土流失的加剧,导致石漠化的形成与面积的不断扩大。据调查,贵州省轻度以上石漠化土地面积已达35 920 km。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0.39。全省分布在岩溶地区的县市有73个,其中有32个县市的土地石漠化面积大于全省平均水平,有14个县市的土地石漠化面积大于30%,有8个县市的石漠化状况非常严重,土地石漠化面积大于40%。石漠化已成为贵州乃至整个西南喀斯特山区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并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其综合治理也成了构建长江和珠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保证,更是贵州和西南喀斯特山区生存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具有紧迫性和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喀斯特石漠化的基本概况 喀斯特石漠化的文档

 喀斯特石漠化 根据《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和(或)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荒漠化的公约》(CCD)及其亚洲区域执行附件,以及亚太经社会防治荒漠化网络会上多次重复的观点,并结合中国国情,确定的土地退化是指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和脆弱生态环境相互作用而造成土地生产力下降直至土地资源丧失,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资源衰退演变过程,亦即土地荒漠化。土地荒漠化不应当只包括纯粹由自然因素形成的原生沙质荒漠(沙漠)、石质或砾质荒漠(戈壁)、盐漠、风蚀雅丹地和高寒荒漠。对于基岩裸露的裸岩山地(石山),要把由于自然形成的裸岩景观如冰川刨蚀裸岩地和由于人为活动如陡坡开垦造成表土冲刷致基岩裸露的石质坡地区别开来,后者才能称之为石漠化。荒漠化土地可划分为水蚀作用下的荒漠化土地、风力作用下的荒漠化土地、物理及化学作用下的荒漠化土地、工矿开发型荒漠化土地、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和潜在危险的荒漠化土地等等级。国家环保局南京环科所(1996)初步查明中国已经存在的荒漠化土地面积为83.7万km2,占国土面积(陆地部分)的8.7%。其中水蚀作用下的荒漠化土地为37.7万km2,占荒漠化土地面积的45.0%,风力作用下的荒漠化土地为37.1万km2,占。

喀斯特石漠化的基本概况 喀斯特石漠化的文档

喀斯特地貌石漠化的原因 石漠化是“石质荒漠化”的简称,石漠化是在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下,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而造成人地矛盾突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生产能力衰退或丧失,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岩石逐渐裸露的演变过程.从成因来说,导致石漠化的主要因素是人为活动.由于长期以来自然植被不断遭到破坏,大面积的陡坡开荒,造成地表裸露,加上喀斯特石山区土层薄,基岩出露浅,暴雨冲刷力强,大量的水土流失后岩石逐渐凸现裸露,呈现出“石漠化”现象,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石漠化”的程度和面积也在不断加深和发展.“石漠化”发展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土地资源的丧失.又由于石漠化地区缺少植被,不能涵养水源,往往伴随着严重人畜饮水困难.

 喀斯特石漠化的等级划分 喀斯特石漠化等级划分需要一定的理论与方法作为基础,确定划分的依据和原则是进行这一工作所必要的前提条件。缺乏依据的研究是主观任意的,缺少应有的科学价值,也不能指导实验活动;没有原则约束的等级划分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不能清楚明了地开展工作,更不可能得出科学的结论。根据喀斯特石漠化的定义,石漠化结果应具有综合性,不能是某一个或某几个要素的反映,而是地域系统整体性的体现。这就要求等级划分时不仅要考虑自然,也要考虑社会经济,不仅要考虑资源,也要考虑环境。同时,对开发和治理必须予以同样的重视,将开发与治理很好地统一起来,使开发为治理提供条件,治理为开发服务,且开发又不致引起更大的环境问题。一、石漠化等级划分的依据喀斯特石漠化等级划分的依据,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必要性,即为什么要对喀斯特石漠化进行等级划分;二是指理论依据,即在进行等级划分时所采用的基本理论,从而使等级划分既有依据又有科学保证。1.客观依据这种客观性不仅是由组成喀斯特石漠化与环境要素的特性所决定的,也是由喀斯特石漠化与环境的整体特性所决定的。根据喀斯特石漠化与环境的这一特性以及可以归并为一定等级的可能性,进行石漠化等级。

喀斯特石漠化的基本概况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读图可知,云南、贵州和广西三省区的石漠化面积最大.(2)云贵高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且集中在夏季.因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地表植被遭破坏.当地地形崎岖,坡度较大,流水侵蚀和搬运能力强,所以水土流失严重.(3)石漠化对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等都会造成很大的威害;要保护植被,就要发展沼气,解决农村生活能源问题,减少对植被的砍伐.调整农业结构,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林牧渔多种经营,改善生活条件.故答案为:(1)A.(2)大;崎岖(或复杂);流水;少;植被(或生态环境).(3)危害:灾害频繁发生;生态环境恶化;农业减产.措施:保护植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生活能源消费结构.

#喀斯特#土地荒漠化#贵州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