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代理人和代理行为的法律,及二者的法律后果 代理行为有效的法律后果

2020-10-04知识4

自己代理行为是否有法律效力 1这种行为是代理行为,且是明显的滥用代理权,有违代理的本质特征和诚实信用原则,应该被禁止。其法理在于:合同仍双方法律行为,当事人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在自己代理或双方代理订立的合同,是代理人的单方行为,很难避免发生代理人为自己利益而牺牲被代理人利益,或损害一方或双方利益的情况。所以,其原则上被各国法所禁止。2.这种行为是代理行为,基本是是无效,但是有例外即:自己代理与双方代理订立的合同若事后得到被代理人的追认,其法律后果归属于被代理人,应为有效。1995年1月,由梁慧星先生整理完成的合同法学者建议稿《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试拟稿)》第三十七条规定:“代理当事人双方订立合同,无效。但符合法律规定或者商业习惯的,或者经过双方当事人许可或追认的,不在此限。第三十八条规定:“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自己订立的合同,无效。但合同纯使被代理人一方获得利益的,不在此限。⑴该条文被规定在第三章合同效力的无效合同一节中。来源法律咨询:网页链接由此可看出,学者们对自己代理与双方代理订立的合同效力原则上也是持否定态度的,但同时又作了例外规定。这无异是在原经济合同法基础上的重大进步,使该项制度趋于完善,与。

代理人和代理行为的法律,及二者的法律后果 代理行为有效的法律后果

无效代理及其法律后果是什么 无效代2113理具体分为:1、超越代理权限5261的代理。2、没有代理权的行为。41023、代理权终止后的代理。无权代1653理产生的法律后果:代理权的存在是代理关系成立并有效的必要条件,无权代理不经追认,对被代理人或相对人不发生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在无权代理情况下签订的合同属于效力待定的合同。民法通则》第六十六条 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的行为,只有经过被代理人的追认,被代理人才承担民事责任。未经追认的行为,由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同意。第三人知道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已终止还与行为人实施民事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害的,由第三人和行为人负连带责任。

代理人和代理行为的法律,及二者的法律后果 代理行为有效的法律后果

代理行为是否有效的认定 2011年9月原告周某向如皋市人民法院起诉称,被告缪某自2008年起向原告购买楼板,2009年12月26日双方结算,被告欠原告66700元,并出具收条一份,要求被告缪某给付欠款6万元。

代理人和代理行为的法律,及二者的法律后果 代理行为有效的法律后果

#表见代理#法律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