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多径衰落信道参数时延 功率因数 多径衰落与瑞利衰落的区别

2020-10-04知识8

信道带宽和信道容量的区别是什么? 区别:1、信5261道带宽 模拟信道:模拟信道的带宽 W=f2-f1 其中4102f1是信道能够通过1653的最低频率,f2是信道能够通过的最高频率,两者都是由信道的物理特性决定的。数字信道:数字信道是一种离散信道,它只能传送离散值的数字信号,信道的带宽决定了信道中能不失真的传输脉序列的最高速率。2、信道带宽 模拟信道当组成信道的电路制成了,信道的带宽就决定了。为了是信号的传输的失真小些,信道要有足够的带宽。数字信道一个数字脉冲称为一个码元,我们用码元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信号波形的变换次数,即单位时间内通过信道传输的码元个数。3、信道带宽 模拟信道,带宽按照公式W=f2-f1 计算。信道容量,在特定约束下,给定信道从规定的源发送消息的能力的度量。通常是在采用适当的代码,且差错率在可接受范围的条件下,以所能达到的最大比特率来表示。扩展资料码元速率的单位叫波特(Baud),所以码元速率也叫波特率。早在1924年,贝尔实验室的研究员亨利·尼奎斯特就推导出了有限带宽无噪声信道的极限波特率,称为尼奎斯特定理。若信道带宽为W,则尼奎斯特定理指出最大码元速率为B=2W(Baud)尼奎斯特定理指定的信道容量也叫尼奎斯特极限,这是由信道的物理特性决定的。。

多径衰落的防范措施 多径对数字信号通信的影响可分为包络衰落(平坦衰落或非选择性衰落)、时延散布(频率选择性衰落)和随机调频或调相(时间选择性衰落)。[9]信号经过移动通信信道传输所产生的误码,可以用增加发射机的功率来减小;但即使把功率增到无限大,也只能把差错减小到一定的程度。此时的比特差错率称为剩余比特差错率,或不可检比特差错率,其大小与移动台速度有关。速度越高,剩余比特差错率越大并可能超过实际要求的比特差错率,因而通常采用分集接收、自适应均衡及纠错码等技术来克服。[9]采用分集技术主要是充分利用传输中多径信号的能量来改善传输中的可靠性。实际上它是利用信号的基本参量在空间域、频率域和时间域中分散和收集的技术,因为“分”与“集”本身就是一对矛盾。为了在接收端得到几乎相互独立的不同路径,可以通过空间域、频率域和时间域的不同角度、不同的方法和措施来实现。[9]空间分集主要是利用不同的接收空间(地点)所接收到信号衰落的独立性,来实现抗衰落的功能。空间分集的基本构成:发射端一副天线发送,接收端可用多副(如n副)天线来接收,各接收天线之间的距离为d。空间分集示意图如右图所示。若空间分集中n副天线的尺寸、增益都相同,则空间分集除了。

为什么高的带宽能解决多径衰落多普勒频移

matlab R2010b中simulink自带的多径瑞利衰落信道模块中参数是怎么设置才符合规定? 第一个最大多普勒频移取决于移动速度。最大多普勒频移越大表示信道逐渐变成快时变信道,误码性能就会越差。看得出来你的仿真模块中没有对快时变信道衰减进行处理,所以还是取小一点吧。我认为0Hz~50Hz比较合适。第二个是多径各径时延。取值取决于你的符号间隔。一般取符号间隔的倍数。比如你的采样间隔假设是0.001s,那你图中的取值就是合适的。第三个是多径各径功率,大致满足复指数分布。提供两个取值,车辆模式[0,-1,-9],步行模式[0,-0.9,-4.9]。初始种子就随便选了从你的仿真结果图来看,误码率范围差不多是0.45~0.5之间,说明性能极差,你的码几乎没有解调出来。因为从你的仿真模块看你的接收端没有对多径进行处理。建议:先设置最大多普勒频移为0Hz,设置多径个数为1径。看看性能曲线是不是正常的。然后增加最大多普勒频移,观察信道变化快慢对性能的影响;或者增加多径个数,看看多径对性能的影响。希望采纳

已知一个信道的时域的时延,多普勒效应,可以求时延功率谱吗 移通信移信道径传播随参信道接收信号载频发普勒频移设发射信号 频率fc弦波于达移台某径入射波运向夹角afm=v/r=v*fc/Cv速度r载波波c电磁波速度接收信号功率谱展宽称普勒扩展普勒频移倒数定义信道相干间Tc=1/fm,反映冲击响应变即信道冲击响应传输信号产快衰落或慢衰落普勒扩展或相干间衰落影响TsTc或Rs信道冲击响应快速变化产失真快衰落间选择性衰落RSBd.信道冲击响应基本变信号传输经历慢衰落频域发扩散域引起衰落同间包络起伏~普勒频移引起叫间选择性衰落信号符号周期于径延发码间干扰反信号带宽于信道相干带宽Bc=1/2*3.14*t发频率选择性衰落域发扩散频域引起衰落频域看同频率量收同程度衰落频域种衰落叫频率选择性衰落反平坦型衰落径引起叫频率选择性衰落

什么是窗口效应? 移动通信中的效应主要有波导效应、乒乓效应、记忆效应、孤岛效应、多径效应、远近效应。一、波导效应 波导效应(即隧道效应)主要由建筑、峡谷等引起,如两旁建筑整齐的。

产生幅度衰落和频率弥散的原因是什么 在通信系统中,由于通信地面站天线波束较宽,受地物、地貌和海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接收机收到经知折射、反射和直射等几条路径到达的电磁波,这种现象就是多径效应。这些不同路径到达的电磁波射线相位不一致且具有时变性,导致接收信号呈衰落状态;这些电磁道波射线到达的时延不同,又导致码间干扰。若多射线强度较大,且时延差不能忽略,则会产生误码,这种误码靠增加发射功率是不能消除的,而由此多径效应产生的衰落叫多径衰落,它也是产生码间干扰的根源。对于数字通信、雷达最佳检测等都会产生十版分严重的影响。所有的无线设备有一点是共同的,即没有有线连接。通过空气传送的信号会由于气候、环境、距离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失真,会因自然的和人为的障碍而中断,也会因发射机和接收机的相对移动而进一步变化。这个变化的过程称为衰落。衰落在现实环境中是不可避免的。而衰落根据其产生原因和特征,也包括很多种权类。

慢衰落和快衰落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平坦瑞利衰落和频率性选择性衰落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MIMO矩阵的每个元素如果都是瑞利的平坦衰落,那么就可以大于1,小于1 等等,但是通常去平均功率为1。这样小尺度信道就不会影响信号的功率。瑞利衰落是一种特殊的多径衰落 。

#多径效应#多径衰落#信道带宽#频率选择性衰落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