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状元能做为考试第一名的代称吗?封建科考分几个层级?状元的确切概念是什么? 历史上状元不考直接抢的状元

2020-07-20知识11

请问唐伯虎到底有没有考状元,最好有历史根据的 参考了。没中。被诬为科场舞弊。一提唐伯虎,大多会浮现出民间传说和影视作品中演绎的形象:才华横溢、风流倜傥、浪漫非凡。而历史上的唐伯虎有机会“连中三中”—却因舞弊案而从此与状元无缘,潦倒一生。本人前不久去了江南贡院,才了解到这真实的一幕。明朝时科举考试,首先在本人所在的县一级考试,考中了就成为秀才。然后到省一级考试,叫乡试,考中了就成为举人。然后就是举人们要到京城去考试,叫会试。考中了的人再到金殿上被皇上面试,叫殿试。皇上亲定出前三名,也就是大家说的状元、榜眼和探花。三次考试都是第一名的,叫“连中三元”,漫漫历史长河只有少数几人(印象中不到十人)有此功名。唐伯虎本来已经中了两个第一,以他的才华有机会“连中三元”,可惜在京城的会试当中,因卷入舞弊案而被取消考试资格,从此与状元无缘,潦倒一生。唐伯虎(1470—1523),名寅,字伯虎,后字子畏,别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我国绘画史上杰出的画家、文学家。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唐伯虎生于苏州,其父唐广德是普通的苏州市民,在苏州皋桥开设酒肆做小生意,其母丘氏也是当地的小家碧玉。因他出生那年是庚寅年,故取名唐寅,因在家中排行老大,故又称唐伯虎。。古代状元、榜眼、探花现在是什么文凭?大学生比得上状元吗? 就知识广度而言,现代大学生肯定比古代进士甚至状元都丰富的多;但就社会地位而言,别说大学生,就说清华、北大的博士后都比不上古代的一个进士,更遑论状元。状元、榜眼、探花是古代科举考试制度下,最高一级考试—殿试前三名,也就是一甲三名的美称,状元第一,榜眼第二,探花第三。古代科举考试制度相当于现在的公务员考试,都是选拔国家干部的制度,与现在的学历教育没有多少相似之处,但现代人总喜欢把二者相提并论。如果硬要比较的话,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大体也能和现代学历教育比较一番。1,童生—相当于高中学历。明清时期规定,必须在官学考了童生,童生考试合格,才能具备考秀才的资格,相当于如今必须高中毕业,才具备参加高考的资格。2,秀才—相当于大专学历。明清时期,秀才不能像举人、进士一样直接做官,但享有减免赋税、徭役等资格,相当于大专学历,就业起来不如本科、研究生。3,举人—相当于本科学历。明清时期,读书人必须具备了秀才资格,才能参加省里组织的乡试,进一步考取举人,秀才考举人,相当于“专升本”,取得本科学历,就业更有把握,就像举人在明清时期可以做官,但只能从最低级最普通的官做起。4,进士—相当于研究生学历。明清时期,全国。古代金榜题名中有“另类”状元,考了第一就是状元吗? 不是呀,文采固然是一方面,但还有一方面是运气,就拿文天祥来说,虽说他的文采也很好,但他成为状元居然是因为他的字是宋瑞,皇帝觉得这个字很吉祥,就将他点为状元了。为什么说古代的状元一般都当不上大官? 状元一般没有太大背景状元是皇帝钦点,所以叫天子门生,要有真本事,还得恰巧赶上皇帝喜欢。虽然科举走后门可以把一些官员的子弟选中,但是也最多是普通进士,除非是很有才华,那也不用走后门了。有背景的进士一般才华不一定高,也而不在乎是不是状元,有官做就行,这样的人一般是有背景,有人扶持的,升官自然快。而状元得靠自己本事,很多状元都没有太大背景,当然也是有例外的。所以题目才说一般嘛。虽然当了状元,但是并不代表以后升官就快了。状元分配到的任务升官慢前三甲一般不会到地方任职,多数都是在翰林院,当做是未来的宰相,高级顾问,高级秘书来培养。而一般的进士就会外放到地方任职,当知县。或者是进入六部里面具体当差。而状元一开始也是新人,重要的事也插不上手,编纂图书就是日常事务了。要想立功,要想升迁,是需要有人赏识的。比如当年徐阶就把张居正当成接班人培养,那是张居正有大才啊。状元不代表就有治国大才,也只是文采好,正好皇帝喜欢他。因为文章这东西,个人喜好很严重,真说不出来谁的就好,谁的就差。若是没有救国安邦的大才,即使是状元也只能熬资历,虽然翰林院出宰相,出高级秘书,但是一朝皇帝的时间内,也就能出一两个吧。可是状元却。状元能做为考试第一名的代称吗?封建科考分几个层级?状元的确切概念是什么? 谢谢邀请!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状元起初称为“状头”,原来在唐朝参加考试的士子,经由各州贡送到京城,在应试前需递送“投状”,即类似今日考试报时填写资料的情形一样。考试结束之后,将最高的成绩放在最前面,就叫做“状头”。居首者因曰状头,亦曰状元。明清两代,殿试一二三名,确定其名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状元的地位日益特殊,新进状元照例受六品的翰林院修撰。翰林素有“储相”之名,因为这个职位较接近皇帝,升迁的机会比同榜者快。中国科举史上第一个状元是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的孙伏伽,最后一个状元是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的刘春霖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次科考,共1282年间,共录取有姓名记载的文状元654名、武状元185名。历史上的第一个状元是唐武德五年的孙伏伽,最后一个状元是清光绪三十年的刘春霖。最年轻的状元是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的苏瑰和咸亨四年(673年)的郭元振,当时年龄都不满18岁;年龄最大的状元是唐代的尹枢,他一生参加科举考试几十次,直到70多岁才自荐考中了状元,了却金榜题名的夙愿。中国历史。

#明朝#清朝#中国古代史#唐朝#唐伯虎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