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中药中的丸、汤、散有什么区别?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养胃汤

2020-10-04知识15

求一张清热降火的中药配方 竹叶石膏汤【出处】《伤寒论》【方名】竹叶石膏汤【出处】《伤寒论》【异名】竹叶汤(《外台秘要》卷三引《张文仲方》)、人参竹叶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五)。【分类】清热剂-清气分热【组成】竹叶(6克)石膏(50克)半夏(9克)麦门冬(20克)人参(6克)粳米(10克)甘草(6克)【方论】方中竹叶、石膏清热除烦为君;人参、麦冬益气养阴为臣;半夏降逆止呕为佐;甘草、粳米调养胃气为使。诸药合用,使热祛烦除,气复津生,胃气调和,诸证自愈。【功用】清热生津,益气和胃。【主治】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饮,或虚烦不寐,舌红苔少,脉虚数。(本方常用于流脑后期、夏季热、中暑等属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者。糖尿病的干渴多饮属胃热阴伤者,亦可应用。【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禁忌】本方清凉质润,如内有痰湿,或阳虚发热,均应忌用。【方解】本方证乃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胃气不和所致。热病后期,高热虽除,但余热留恋气分,故见身热有汗不解、脉数;余热内扰,故心胸烦闷;口干,舌红少苔是阴伤之兆;气短神疲,脉虚是气虚之征;胃。

中药中的丸、汤、散有什么区别?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养胃汤

为什么中医会有十医十方? 中医内部流派特别多,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全国有一千多个流派,每一个流派都有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思路和用药特点,而且很多都是通过口耳相传几代人,积累了很深厚的经验。所以找中医看病,不同的医生会开出不同的方,也许都会有效,也许都会无效。这个就要看各个医生的水准了。

中药中的丸、汤、散有什么区别?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养胃汤

每日三餐都吃潮汕粿条汤好吗?会不会日子久了对胃不好? 潮汕粿条就是米粉,用大米做的,也没有增加别的辅料,易消化,口感好,是一种细粮,对胃是没什么影响的。但因易消化,升糖指数比较高,对糖尿病患者来说不宜餐餐吃。

中药中的丸、汤、散有什么区别?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养胃汤

日语中常用汉字有哪些? 小学1年生(80字)0 X#1b 一 右 雨 円 王 音 下 火 花 贝 学 気 九 休 玉 金 空 月 犬 见 五 口 校 左 三 山 子 四 糸 字 耳 七 车 手 十 出 女 小 上 森 人 水 正 生 青 。

温胆汤可以治疗恐惧症吗 方剂名称:温胆汤□药物组成:半夏汤洗七次 竹茹 枳实麸炒,去瓤,各二两(各60g)陈皮三两(90g)甘草一两(30g),炙 茯苓一两半(45g)生姜五片,大枣一枚□用法:上锉为散.每服四大钱(12g),水一盏半,加生姜五片,大枣一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服(现代用法:加生姜5片,大枣1枚,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功效:理气化痰,和胃利胆.主治:胆郁痰扰证.胆怯易惊,头眩心悸,心烦不眠,夜多异梦;或呕恶呃逆,眩晕,癫痫.苔白腻,脉弦滑.病症分析:因素体胆气不足,复由情志不遂,胆失疏泄,气郁生痰,痰浊内扰,胆胃不和所致。若胆为邪扰,失其宁谧,则胆怯易惊、心烦不眠、夜多异梦、惊悸不安;胆胃不和,胃失和降,则呕吐痰涎或呃逆、心悸;痰蒙清窍,则可发为眩晕,甚至癫痫。方解:点此观看方解◇临床应用及研究: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胆郁痰扰所致不眠、惊悸、呕吐以及眩晕、癫痫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心烦不寐,眩悸呕恶,苔白腻,脉弦滑为辨证要点。2.加减变化 若心热烦甚者,加黄连、山栀、豆豉以清热除烦;失眠者,加琥珀粉、远志以宁心安神;惊悸者,加珍珠母、生牡蛎、生龙齿以重镇定惊;呕吐呃逆者,酌加苏叶或梗、枇杷叶、旋覆花以降逆止呕;眩晕,可加天麻、钩藤以平肝熄风;。

#健康#中医#温胆汤#焦虑症#养生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