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怎么解释? 这是出在《地藏经》,经中说的是事实。尤其现代社会,我们起心动念都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不仅要保护自己的利益,还要想尽方法争取利益,这样的心、行为就是罪业。中国。
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佛法大海,根本之钥,在明因果。一切善恶根源,起于方寸,转念之间,果报已具。一念善,转危为安;一念恶,折损福报,不知凡几。所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故心铭。
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既无物,何来念?有念便有物,有物便惹尘埃,如是观之,动念既罪。
往生不能带新业 那我们起心动念 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那不是都往生不了 往生是摆脱过往的恶业业力束缚获得新生之不可思议过程。当下的业报身命终受生新的业报身,称之为往生新业报身所处世界。往生法门可令行者脱离恶世,将五浊业报身转为清净法器身,于此善身中闻法修行,积累功德。修行往生法门的利益不仅仅是色身散坏之后,当下即能得大利益。能消罪业,免堕恶道;能调顺诸根,免受病苦;能除烦恼,增长慧根。业报身既可以指色身;也可以指心之业力所成之业报身,如天人畜生恶鬼(参见六道)。世界既可以指实际的世界,如五浊恶世、极乐净土;也可以指心,如五浊恶世、极乐净土。如《悲华经》:“善男子!若有菩萨取清净佛世界,离三恶道及声闻、缘觉,摄取调伏善心白净成就善根如是众生,是名菩萨譬如余华也,非谓大菩萨,如分陀利华,以于善心调伏众生,种诸善根,作佛事故。[1]三千世界及其六道四天下则指心。如《起世经》:“或复有人作如是念。我于今者应行十善。以是因缘。我身坏时。当得往生郁单越中。彼处生已。住寿千年不增不减。彼人既作如是愿已。行十善业。身坏得生郁单越中。[2]往生的最终目标是令往生者成就佛果,永离诸苦。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不是我们本来该来的地方,我们由于生病的缘故,虚弱不堪业力,故流转至此。
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就连作梦都在造业啊!请问一下如何在梦中作善业? 个人意见:说起心动念无不是业,这句是对的,一切身、语、意都是业行,而其根本则是由于心意。不过,接着说无不是罪,恐怕就失去佛法本意,而是外道见解了。如果一切行都是罪错,那么佛法的正见正思维乃至正行的八正道等又来自什么地方呢?菩提六度又是属于哪种罪呢?这样的话,如果心、行、语,都是无善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332643961的业,那除非是死人才有善业了好吧?业行,有善、有恶,但很多是无记的,也就是无所谓善和恶意的,比如做梦。而单独从业行出发说善恶,未必准确,需要结合最终的结果说,由其结果与你的起心共同作用。因此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只是一种方便俗语,如果行为条件不具备,思维不理智,善的心念和行动未必有善报。再说回梦中的思维,多数都不是有意识去做的,或者非主观来出现的,只是生命中的自然反应,科学说是大脑神经活动,宗教说是业习的延续。想要控制梦中出现善的意念,造就善业,本身没有什么意义,是种无意义的举动,因为你的目的是控制梦,而梦的本性即是空性啊,是幻是影,梦中的善或者恶实际代表不了真实的世界中你的行为。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说,就是业习的延续和连贯说,非梦中的现实行为,其善和恶的业造就了。
地藏经云:南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既然业有净业、善业、恶业、无记业,起心动念是造业没错,迷惑为什么说无不是罪呢?求解!
怎样理解地藏经中,南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这句话
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我们发心学佛,而且想开悟、想成就,但是很难开悟,很难成就。这都是因为我们有业障,若是没有业障就好了,我们就可以解脱、可以成佛了。解脱成佛以后,就可以不烦恼、不。
怎样理解地藏经中,南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这句话 是如此.有缘结佛法佛经就是不可思意的缘份.不明白多看几偏.1偏2偏3偏4偏.自己就会明白了.
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undefined-起心动念 1 我有靠谱回答,我来抢答 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军事作家 阿里文学签约作者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