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古代乘车礼仪 国君扶式 大夫下之

2020-10-03知识3

问大家一句古语,“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该怎么理解? 对古文的解读最好不要断章取义。“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出自《礼记·曲礼上》。原句是“国君扶式,大夫下之;大夫扶式,士下之;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刑人不在君侧。这里面前一段讲述了古人的一种“相见礼”。翻译成白话就是:国君坐车和大夫坐车相遇,国君扶式(扶式指一手抓横木,一手行礼)致意,大夫则需下车行礼。大夫坐车和士坐车相遇,大夫扶式致意,士下车行礼。这种礼不适用于庶人,因为庶人本来没有车可乘,无法“下之”行礼。可见这种礼仪只适用于贵族(商、西周、春秋时期,“士”是最低的一级贵族阶层)。后一段“刑不上大夫,刑人不在君侧”是什么意思呢?首先要理解这句话所说的“刑”是特指“肉刑”,古代指残害肉体的刑罚,主要指墨、劓、剕、宫、大辟等。按照周礼,贵族是不能用这些污辱性刑罚的,受过这些刑罚的人不能在君主身边服务,以免有伤大雅。所以贵族有不受肉刑的特权,但不是不受所有刑法。也就是说,“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并非象字面上那样,说对庶人不必讲礼貌,对大夫犯罪要纵容。原句要表达的意思应该是:庶人不懂礼节,对礼节有所怠慢不必深究。指不对百姓苛求完备的礼节。但大夫由于身份高贵,因此不能用侮辱性的刑罚来对待。。

古文翻译 1:以礼义教化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法,而以刑罚制裁作为治理国家的辅助手段,就犹如早晚四季交替是相辅相成的。2: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3:敢有经常在宫中舞蹈、在房中饮酒酣歌的,这叫做巫风。敢有贪求财货女色、经常游乐田猎的,这叫做淫风。敢有轻视圣人教训、拒绝忠直谏戒、疏远年老有德、亲近顽愚童稚的,这叫做乱风。这些三风十过,卿士身上有一种,他的家一定会丧失;国君身上有一种,他的国一定会灭亡。臣下不匡正君主,要受到墨刑。这些对于下士也要详细教导。4:如果怀疑有人犯法,就公告出来让大家来判断,若大家都觉得其犯法,赐罪于他。一定要明确其所犯罪行的大小来定其刑罚。5:夏朝政局动荡,于是制定禹刑来维持统治。商朝政局动荡,于是制定汤刑来维持统治。周朝政局动荡,于是制定九刑来维持统治。6:道德仁义没有合乎礼的标准的行为就不可能得以成就。

庄子的逍遥游包含了几篇寓言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你认为合理吗?你怎样理解?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句话出自《礼记·曲礼上》”故君子戒慎,不失色于人。国君抚式,大夫下之。大夫抚式,士下之。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刑人不在君侧”。如果仅仅从字面意思理解,古代对普通老百姓就可以不讲礼节,而士大夫犯法可不用追其刑责,更谈不上”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如此,当然是极不合理的。但有不少学者认为,究其本意并非上面所述。“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上半句实际上是指:国君遇到大夫,国君抚式,大夫下车。而大夫遇到士人,大夫抚式,士人则下车。这是明确阶层尊卑的礼节。至于国君或士大夫路遇“庶人”(老百姓),就不必有上述礼节。如果要求一个的普通老百姓学会并遵守”礼”的繁文缛节,未免太强人所难了,因此统治阶层要求老百姓只要不犯法,履行兵役、纳税等就行了,可许“礼不下庶人”。下半句“刑不上大夫,刑人不在君侧”,这里的“刑”,特指“肉刑”,依周礼诸侯要定期朝见天子,受了肉刑的士大夫肢体残缺或面有刺字,朝见时难免有伤大雅,所以士大夫有不受肉刑的特权,而不是不受所有刑法。实际上,在封建社会中士大夫受“肉刑”的例子并不少见。对于士大夫来说,“礼”就是他们的行为准则和人生规范,其言行举止往往都是。

为什么有人说老人对子孙是隔辈亲? 隔辈亲会造成孩子养成些不好的习惯,而且如果要想好好培养孩子的话,可能在一些意见上 作为孩子的父亲,会和孩子的爷爷那一辈的长辈造成一些对孩子教育的观念上的分歧。。

古代乘车礼仪 1、上车姿势要正确在古代乘车人上车也有一定的标准姿势。古代马车的车厢叫做“舆”,是乘车人所在之处。乘车人从舆的后面上车。《论语·乡党》说:孔子“升车必立正执绥”。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怎么理解? 说“刑不上大夫”是为了保全权贵在庶人面前的尊严,可以免于刑责,重罪直接郊外处刑。那么,庶人的尊严该…

祸起萧蔷是源于什么典故?有何意思? 【成语释义】【注 音】祸起萧墙(huò qǐ xiāo qiáng)【释 义】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萧墙:指的是古代的一种摆在室内的家具—屏风(萧墙是古代国君宫殿。

《赵盾弑其君》的原文及翻译是什么? 原文:董狐是春秋时晋国的史官。《左传》宣公二年记载,晋灵公聚敛民财,残害臣民,执政大臣赵盾多次劝谏,灵公不但不改,反而想害死他。赵盾只好逃亡。。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什么意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