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不同的民族民俗活动 多彩多姿的民族教案

2020-10-03知识12

不同的民族民俗活动 汉族:\"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除夕\"\"重阳节\"\"冬至\"\"七夕\"等彝族:传统节日以\"火把节\"最为隆重,此外,还有\"密枝节\"\"插花节\"等 服饰多彩多姿,可区别的近百种,典型的是三色裙 葬礼有土葬,火葬等 民间崇拜\"万物有灵\"和祖先神灵的原始宗教活动,少数人信仰佛教,道教,基督教和天主教。实行严格的一夫一妻小家庭制,有抢婚的遗俗白族:\"三月街\"\"本祖节\"\"火把节\"等都教为隆重 服饰各地不同,男子一般头缠白色或蓝色包头,身着白色对襟衣和黑领褂,下穿白色长裤。妇女躲穿白色上衣,外套红,黑,紫色丝绒领褂,下着白色或蓝色宽裤,头戴绣花,印花 彩色毛巾,胸前挂以\"三须\",\"五须\"等银饰 婚姻为一夫一妻小家庭制。葬礼元代以前盛行火葬,后改为土葬,葬仪比较隆重哈尼族:\"十月年\"崇尚黑色,喜用自己织染的青黑色小土布做衣服。男子多穿对襟上衣 和长裤,以黑布或白布包头 老年人多戴瓜皮帽。妇女服饰因地而异,较多地保持了本民族的特色。喜酸,辣食品。实行一夫一妻制,流行姑表优先婚配习俗。人死实行棺木土葬。喜爱音乐,能歌善舞,喜随身带着乐器。壮族:\"三月三\"服饰上,男子与汉族无太大区别,女子则五花八门,各有特色。多穿无领左衽上衣,下着宽脚裤,。

不同的民族民俗活动 多彩多姿的民族教案

八月十五的由来

不同的民族民俗活动 多彩多姿的民族教案

中国化妆发展史从远古时代起源经历了那些朝代? 化妆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女性美容技术。古代人们在面部和身上涂上各种颜色和油彩,表示神的化身,以此祛魔逐邪,并显示自己的地位和存在。后来这种装扮渐渐变为具有装饰的意味,一方面在演剧时需要改变面貌和装束,以表现剧中人物;另一方面是由于实用而兴起。如古代埃及人在眼睛周围涂上墨色,以使眼睛能避免直射日光的伤害;在身体上涂上香油,以保护皮肤免受日光和昆虫的侵扰等等。如今,化妆则成为满足人们追求自身美的一种手段,其主要目的是利用化妆品并运用人工技巧来增加天然美,不限男女。“脂粉黛泽之化妆,中国古代,早已实行。迨及唐朝,人文璨然,宫嫔众多,使六宫粉黛,竞美争妍。所以化桩一项,更趋浓艳。日本平安朝女子之化妆,起源亦由于唐,今分为髻、额黄、眉黛、朱粉、口脂等等。爱美是人类的天性,早在原始时期,人类就开始用一些特别的东西来装饰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加美丽。考古学家曾在原始人类的遗址上发现用小石子、贝壳或兽牙等物制作而成的美丽的串珠,用于装饰;在洞穴壁画上发现了美容化妆的痕迹。了解一些过去的东西,也许会对你的生活有好处!据说画眉之风起于战国,在还没有特定的画眉材料之前,妇女用柳枝烧焦后涂在眉毛上。古代妇女。

不同的民族民俗活动 多彩多姿的民族教案

傣族舞有什么基本动作? 基本动作:1、傣族舞一位手:大拇指向回扣,放在大腿前侧。2、旁一位手:双手手腕蛇回来,手要有点弧度,大拇指向回扣,手臂微微弯曲,在大腿2侧。3、后一位手:双手放在臀部后面,不能*在一起,稍稍分开,手不能离身体太远,手要有点弧度,大拇指向回扣,手臂微微弯曲。4、侧一位手:双手放在身体的一册,和一位手差不多。5、重拍向下沉,慢慢的沉,向下走的要均匀,脊椎要垂直,蹲的时候不能前侵也不能后仰,脊椎对着脚后跟下沉,向上提的时候慢慢的,傣族舞的动作要柔中带刚。扩展资料:1、傣族的居地大多与缅甸、老挝、越南等国接壤,傣族人民善于吸收来自四方的文化精华,并能融于本民族古老的文化中,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傣族舞蹈品种繁多、形式多样的特点。2、孔雀舞在傣族舞蹈中是最具特点的表演性舞蹈,在德宏地区、西双版纳地区及景谷、孟连、耿马等县都有流传。孔雀舞,在德宏傣语为“嘎洛永”,在西双版纳傣语为“凡糯永”。“嘎”和“凡”都是跳或舞之意;“洛永”和“糯永”都是“孔雀”之意。参考资料:-傣族舞

中秋节从哪个朝代开始成为固定节日 中秋节从唐朝开始成为固定节日。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所描绘的草原景象 《敕勒歌》这首诗2113描写的是大草原的美丽景5261色。诗中描写的景物有川、阴山、天、4102野、风、草1653、牛羊等。这首敕勒歌风格奔放、雄健朴质,寥寥几句就十分生动地勾勒出内蒙大西北独特的壮丽景色。政勒歌把古原野敕勒川的清新、辽阔,把敕勒川所散发的山野草地的特殊气息尽收诗中,宛如一幅草原放牧的美丽画卷,可谓“诗中有画”。《敕勒歌》是反映北方少数民族生活的一首民歌,它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饱含着慷慨豪迈之情,洋溢着对故土的热爱和思恋,写景抒情层次分明,是一首不可多得的诗歌精品。扩展资料原文: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出处:南北朝《乐府诗集》中的《敕勒歌》。全文意思:辽阔的敕勒大平原,就在阴山脚下。敕勒川的天空啊,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毡帐一般。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蔚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碧绿的原野茫茫不尽。那风吹到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创作背景公元四到六世纪,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处在鲜卑、匈奴等少数民族的统治之下,先后建立了北魏、北齐、北周等五个政权,历史上称为“北朝”。北朝民歌主要是北魏以后用汉语记录的作品,这些歌谣风格豪放刚健,抒情爽直。

中秋为什么叫团圆之夜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

扎染的蝴蝶花式 白族扎染之乡是大理市喜洲镇周城村。周城村也是白族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的宝库。遐迩闻名的“蝴蝶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1333361303030泉”就在距村落一里之遥的西北边点苍山东麓。蝴蝶树、蝴蝶花、蝴蝶、化蝶自然就成了白族人民心中的美与祝福。扎染上的图样大多数都是蝴蝶,或各种各样的蝴蝶图案,还有各种各样蝴蝶的纹饰。蝴蝶纹饰有单体蝶纹,双体蝶纹,四体蝶纹,还有无数蝶纹组成一个圆圈等等,无论是单体蝶纹还是复体蝶纹,都是朝着象征、抽象的蝶纹演变,是比现实的实体蝴蝶更高更美的艺术形象。当然,云南许多少数民族都有蝴蝶图腾的崇拜,象征着他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与追求。白族、彝族、苗族、傣族、景颇族、阿昌族等少数民族的服饰中,一些直接描摹的形式化了的蝴蝶图案频繁出现。在全身上下,帽饰、衣饰、腰饰、裙裤、鞋子上,几乎无处没有出现过蝴蝶的形象。白族的扎染、苗族的蜡染、彝族的挑花、傣族的织锦,蝴蝶图案屡见不鲜。白族更有把蝴蝶图案绣在鞋面上、鞋帮上,绣在鞋垫上的,憧憬着自己能像蝴蝶一样翩翩起舞,像蝴蝶一样自由飞翔。对蝴蝶的崇拜是一种古老的图腾崇拜,世界上一切古老的民族都经历过这种自然崇拜的历史阶段。它的共性是。

福建历史文化 福建历史悠2113久,原始社会就有人类活动5261,属于古越4102族的一支,被称为“东越”1653。战国时期,越国为楚兵所败;越国一些王族南逃至福建和浙江南部,其后裔与福建的闽族人融合,成为“闽越人”。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福建设闽中郡,第一次作为一个行政区划单位出现在中国版图上。唐朝中期设福、建、泉、漳、客家文化-土楼汀5州。唐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为加强边防;设“福建经略使”。始有“福建”一词。五代时期,闽王王审知据闽成立闽国基本上奠定了后来的省界。福建又有“八闽”之称,南宋时福建设l府5州2军,府、州、军为同级行政机构,共计8个,故称“八闽”。宋后基本延袭旧制。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增设台湾府,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单独设省。清末福建共有9府2州,58县6厅。辛亥革命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废除府、州制,设省、道、县三级制,几经调整,至解放时止,全省设2市、7个行政督察区,共有67县。1949年福建解放后,全省设2市、8专区,共有67县。1951年,增设泉州、漳州2市,委托专署领导。此后20多年间,行政区划又曾数次调整。开革开放以来,福建根据自己的特点,调整了行政区划,地区改为地级市,形成市带县。

#扎染#蝴蝶#中秋节#白族#敕勒歌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