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老瓷 胎釉相接处 青瓷和青花瓷有什么区别?

2020-10-03知识6

成化瓷底足胎釉相接处有黄溢吗 您的问题,这样的品种,具体的价值取决于是否真品、品相保存的怎么样,补充图片看看就知道,图片发到这里就可以!

什么是胶胎釉 绞胎釉是一层胎泥,一层釉色,迭次相压,卷成圆百柱,然后取其断面,制成器型焙烧而成的,呈现出树木年轮似的纹样,富有天然之美。釉是附着于陶瓷坯体表面的一种连续的玻璃质层,或者是一种玻璃体与晶体的混合层,釉的产生可能是古代垒石烹食时所用含钙石头与炭灰而生成,也可能是受贝壳表面美观质感的启发,有意识地用贝壳粉作为原料制成。日用陶瓷生产所用的釉分为石灰釉和长古釉,石灰釉是用釉果(类似瓷石的一种天然度矿物原料)和灰釉(主要成份氧化钙)配制而成,长石釉主要由长石、石英、大理石、高岭土等组成。扩展资料:釉的种类很多,按坯体类分,有瓷釉、陶釉及火石器釉;按烧成温度分,1100℃以下烧成的釉称为低温釉,1100℃C-1250℃之间烧成的釉为中温釉,1250℃以上烧成的釉为高温釉;按釉面特征分类,白釉大概是人们出于对银器的钟爱,颜色釉是专以其五彩缤纷受到人们的欢迎,结晶釉的纹样变幻美丽动人,窑变纹釉琳琅满目,美不胜收,裂纹釉清晰古朴、高属雅别致。除上述外,还有无光釉、乳浊釉、食盐釉等。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千姿百态的流动釉、神奇莫测的变色釉、霞光闪烁的彩虹釉、贵如明珠的夜光釉等新品种。

出土的高古瓷胎釉遇水晾干后怎么有一层薄薄的粉末?什么原因? 建议老瓷器买来后,84消毒液+比例水浸泡1~2小时,然后用干布擦净在放到阳光下晒两个小时以上(中间要转方向),目的就是杀菌消毒。老瓷器遇到水后的情况有藏友说的很有道理,因此说:老瓷器行里人还有其它的处理方法,这个问题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瓷器的胎釉都有哪些特征 瓷器的胎质。大致而言,宋代器皿底足露胎,瓷质多粗;底不露胎之器,瓷质一般较好,通常有支钉痕。元代器皿底足露胎,瓷质较粗。明初瓷器底足露胎,瓷质较细;明代中后期有款瓷器底足大多挂釉也有少数底款有釉而周围无釉的,也有底足露胎的。清三代瓷器与明代瓷器相仿;清中叶以后,瓷器底足露胎的情况就很少见了。无论任何时代的瓷器器皿,即便施满釉,仍能在圈足的边沿或口边露胎和器身缩釉处,看出胎质火化的呈色。例如元代瓷胎大多粗涩而泛火石红色。明清瓷胎大多白洁细腻而且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1333365633938杂质很少,火石红色也减少甚至不见。胎质成色能够反映出胎土的配料,如宋代龙泉窑生产的粉青、梅子青,其胎色为白中带灰,就是采用了瓷石加紫金土的配方。如元代景德镇窑生产的青花瓷就是采用了瓷石+高岭土的二元配方。瓷胎的洁白细腻程度和杂质的多少,能够反映出瓷器生产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比如明代永乐、宣德的砂底器皿,因其选料和淘炼技术较元代精细,虽然难免含有微量杂质,形成黑褐色的星点,但已少有元瓷底足凹凸不平的缺点,用手抚摩多有温润细腻之感。明末清初的砂底器以及后世仿品的胎质就达不到永乐、宣德瓷那般细腻温润。

#清代瓷器#中国瓷器#青瓷#陶瓷#文化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