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上党梆子的起源 上党梆子李慧琴

2020-10-03知识16

上党梆子的剧种简史 关于上党梆子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它形成于泽州府(今山西晋城)。虽名梆子,实为昆(昆曲)、梆(梆子)、罗(罗罗腔)、卷(卷戏)、簧(皮簧)五种声腔同台演出的剧种。在其形成过程中曾受到蒲剧的影响,但与省内其他三大梆子迥然不同。上党梆子是一个古老的剧种。有人说在明末已有班社出现,尚未发现史实根据。最早见于记载的是昆曲:晋城市阳城上伏村大王庙戏台,有清顺治十五年(1658)九月十六日百顺班演出题壁,所唱《春灯谜》、《恩口口》、《双包计》均系昆曲或弋腔剧目。据在此后写下的40余条康、乾间的舞台题壁来看,至迟在18世纪中叶,上党梆子已经是一个拥有五种音腔的成熟剧种了。上党梆子较早的一个职业班社是泽州府的“鸣凤班”。据晋城市青莲寺残碑记载,一个演唱上党梆子的鸣凤班,成立于乾隆五十年(1785)前后。这个鸣凤班是现在确知的上党梆子较早的一个班社。晋城市青莲寺道光九年(1829)碑载:“有鸣凤班者,行戏四十余年矣。据说,在明朝末年,今晋城市阳城有一个女子叫“凤仙”,自幼喜爱戏曲。这个女子出嫁时,嫁给了晋城城区一个姓史的,与姓史的叫翱鸣的共同成立了戏班,取两人名字各一个叫为“鸣凤班”。1959年发现在晋城。

上党梆子的起源 上党梆子李慧琴

上党梆子郝同生还活着吗 你好:还活着的哦,谢谢

上党梆子的起源 上党梆子李慧琴

上党梆子的起源 上党梆子是山西省的四大梆子之一,由于流行于山西省东南部枣古上党郡地区得名。过去,曾一度称“上党宫调”。解放后正名为上党梆子。一百多年前,上党地区遭受严重旱灾。上党梆子一些艺人分别搭班到山东省菏泽附近和河北省邯郸附近演出。后来都曾设账授徒。经过多年的吸收、溶化和发展,形成了两个新的剧种枣山东枣梆和河北西调。

上党梆子的起源 上党梆子李慧琴

上党梆子的名家名角 赵清海宋苟明段生荣刘雅斗李小保都岐岐张爱珍郭孝明吴国华杨三圭吴婉芝郝聘之郝同生王富喜张保平冯国瑞曹三狗郭金顺申银洞赵德俊段二淼段小绪申灰驴平福成郑根成邢洞狗郭群益赵保锁何豆孩邢福保

上党梆子是什么? 梆子声腔系统内的重要分支,亦称“东路梆子”或“上党宫调”,是山西“四大梆子”之一。上党梆子与其他一些梆子声腔剧种不同,其名为梆子,但在它的唱腔音乐中包括了昆腔、罗罗腔、赚戏和皮黄的曲调,成为具有五种声腔的多声腔剧种。其唱腔音调高亢活泼,粗犷奔放。虽为多声腔剧种,但演出剧目仍以梆子戏为多,如《三关排宴》、《东门会》等。梆子唱腔为板腔体结构,主要板式有[霸王别姬](慢板)、[四六]、[垛板]、[散板],[滚腔]等。男女角色的演唱为同腔同调。主要伴奏乐器有巨琴、二把、呼胡等。著名演员有赵清海、郭金顺、郝聘之等。

上党梆子的形成影响 晋城汉成帝时,轻盈善舞的皇后赵飞燕,就是在阳阿公主家歌舞而获宠入宫的。三国时,魏陈思王曹植在《箜篌引》中也有“阳阿奏奇舞”句。阳阿辖境在今晋城市境内。首创诸宫调的一代宗师的孔三传是泽州人,他在戏曲曲艺界的影响是尽人皆知的,无庸赘言。迨及金元时期,晋城市的戏曲古迹更多。择其荦荦者有:四个舞台、两个舞亭(庭)碑记,一个舞台遗迹:高平市寺庄镇王报村二郎庙残存有金大定23年(1183)修建的舞台。阳城县屯城村东岳庙舞台,台基和四根小八角形石柱,显系全代遗物。沁水县郭南村崔府君庙舞台,除四个柱础为明天启年间物(天启七年,该庙由沁河西岸迁至渭沟)外,完全保留着粗犷古朴的宋金建筑风格。泽州县冶底村天齐庙舞台,位居东北的石柱上部东南,隐约可辨出“正口二”字样,柱础无疑是金元遗物。阳城县崦山白龙祠内,金章宗泰和二年(1202)年,载有明昌三年(1192)此处有舞亭存在。《阳城县金石记》记载,这个县豆村有紧泰和八年(1208)“重修舞庭碑记”。沁水县龙港镇姚家河村附近的海龙池王寺有一元代舞台以及现存六根石柱的刻字证明,为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物。高平市河西镇西李门村二仙庙初建于唐,重修于金海陵王正陵二年至金世宗大定三年。

上党梆子的介绍 上党梆子是山西省四大梆子之一,流行于山西东南部。享有同蒲剧、晋剧同等历史的文化资格,是上党戏的代表剧种。它在道光年间称为本地土戏,1934年赴省城太原演出时称作上党宫调,1954年定名为上党梆子。上党梆子以演唱梆子腔为主,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卷戏,俗称“昆梆罗卷黄”。2008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上党梆子的两大流派

晋城市上党梆子剧团团长陈素琴的老公是谁? 陈素琴的老公叫什么?

#上党梆子#上党#陈素琴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