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双晶的观察 白云母干涉色级序

2020-10-03知识55

变质岩鉴定报告是怎样的? 变质岩鉴定报告的内容主要有,手标本鉴定、显微镜岩石薄片鉴定和显微照片。一、手标本鉴定1.标本编号和产地2.岩石的颜色新鲜面和风化面的颜色。3.矿物变质岩石的主要矿物、特征变质矿物、次要矿物。描述矿物的颜色、晶形、解理、硬度等,粒径大小(mm)和百分含量。对上述矿物特征的描述只需要选择该矿物最具有特征的几项内容,但对其主要矿物含量的估计应尽可能接近实际,它是确定岩石名称的主要依据之一。对特征变质矿物的描述内容要相应全面些。4.结构观察和描述变质岩石的主要结构特征。5.构造据矿物在岩石中空间排列分布特征,确定变质岩的构造。6.岩石的肉眼命名二、显微镜岩石薄片鉴定1.薄片编号和产地2.矿物首先区分出岩石中的主要矿物、特征变质矿物、次要矿物和副矿物等,然后按上述顺序分别描述矿物在显微镜下的光性特征,粒径大小(mm)和含量。应注意描述岩石中矿物之间的接触关系,如相互之间的包裹关系、变质反应关系、交代置换关系等。显微镜下观察矿物光性特征的内容有:单偏光系统下观察晶形、颜色、突起、解理特征(解理有几组,其发育程度和解理夹角等);正交偏光系统下观察矿物的最高干涉色级和色序、消光类型、延性符号和双晶等。对未知矿物。

双晶的观察 白云母干涉色级序

干涉色及双折射率的测定 1.实习目的要求(1)学会用楔形边法,直接测定干涉色的方法,确定双折射率。(2)学会用石英楔测定矿片干涉色的方法,确定双折射率。2.实习内容(1)利用楔形边法判断橄榄石的干涉色。(2)用石英楔测定干涉色。3.实习步骤(1)楔形边法橄榄石矿片中,选具楔形边,且最边缘干涉色从Ⅰ级灰白开始,向中部逐渐升高构成细小干涉色细条带,从边缘向中心数红带次数,一条红带,矿片为Ⅱ级干涉色,若有n条红带,则矿片干涉色为(n+1)级。如果矿片边缘最外圈干涉色不是从Ⅰ级灰白开始,则不能用此方法判断干涉色。(2)石英楔法1)在同一薄片中将干涉色最高的白云母颗粒置于视域中心,转动物台,使其达消光位。从消光位转物台45°,此时矿片干涉色最明亮。2)从试板孔由薄至厚缓慢插入石英楔,观察矿片干涉色的变化,可能出现下列两种情况:干涉色逐渐升高,说明石英楔与矿片上光率体椭圆半径是同名半径平行,此时必须旋转物台90°,使其异名半径平行,再进行测定。矿片干涉色逐渐降低,说明石英楔与矿片上光率体椭圆半径是异名半径平行,继续插入石英楔到与矿片光程差相等时,矿片消色而出现黑带。3)取掉物台上的矿片,缓慢抽出石英楔,观察红带出现次数,如果出现。

双晶的观察 白云母干涉色级序

干涉色级序的观察与测定 根据光程差公式 R=d(N 1-N 2),在正常厚度(0.03mm)的岩石薄片中,同一矿物不同方向切面的双折率值大小是不等的,其干涉色级序的高低自然亦不尽相同。。

双晶的观察 白云母干涉色级序

实验一 偏光显微镜及镜下观察内容简介 一、目的要求(1)了解偏光显微镜的构造、装置、调试与使用方法。(2)了解使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岩石薄片的主要内容。二、实验内容(一)偏光显微镜的构造、装置、调试与使用方法1.认识显微镜各个部件的名称和装置位置(图13-1)图13-1 奥林帕斯BHSP型偏光显微镜2.装卸镜头的方法(1)装卸目镜。将选用的目镜插入镜筒上端,使十字丝处于东西、南北方向上即可。(2)装卸物镜。不同型号的偏光显微镜,物镜装法不一,装卸时将镜头推进(旋进)或拉出(旋出)即可,但要注意安装时一定要将物镜旋至最尽头、夹紧,以免掉落。3.调节照明(1)装上低倍或中倍物镜,插入目镜、打开锁光圈轻轻推出上偏光镜、勃氏镜。下降或推出聚光镜。(2)下降镜筒到适当位置(离物台约0.5cm)。(3)转动反光镜至视域最亮,而且光线最均匀,或移动亮度调节钮,调到合适亮度。光源可用灯光或自然光(但不能把反光镜正对太阳或采用强烈的灯光,以免刺伤眼睛或损坏偏光镜)。4.调节焦距(1)在完成上述操作之后,将薄片置于载物台之上(注意:一定要把盖玻璃朝上),用弹簧夹夹住。(2)从侧面观察物镜镜头,然后转动粗动螺旋,使镜筒下降到最低位置(注意:物镜靠近薄片,但切勿使其。

干涉色色谱表是表示干涉色级序、光程差、双折射率及矿片厚度之间关系的图表(图5-9及附表2)。它是根据光程差公式:R=d(N1-N2)做成的图表。色谱表的横坐标方向表示光程差R的大小,以纳米(nm)为单位,纵坐标方向表示矿片厚度,其单位为毫米(mm),斜线表示双折射率大小。在各光程差的位置上,填上相应的干涉色,便构成了干涉色色谱表。根据光程差、矿片厚度及双折射率三者之间的关系,只要知道其中任意两个数据,应用色谱表即可求出第三个数据。例如已知石英的最大双折射率为0.009,在正交偏光镜间,石英的最高干涉色为Ⅰ级黄色(R约为350nm),根据色谱表求得矿片厚度约为0.04mm(稍厚)。已知白云母最高干涉色为Ⅱ级红(R~1100nm),矿片厚度0.03 mm(标准厚度),在色谱表上求得最大双折射率为0.037。

双晶的观察

矿石有哪几种颜色 在矿物学中,传统上将矿物的颜色分为三类。(1)自色:在成因上与矿物本上的固有化学成分直接有关的颜色。例如赤铁矿(即铁锈的同种成分)的樱红色,孔雀石的翠绿色等。。

实验八 正交偏光镜下双折射率的测定 一、预习内容双折射率的测定。二、实验目的及要求1.学会双折射率的测定方法;2.认识高级白干涉色;3.掌握高级白和Ⅰ级灰白干涉色的区别。三、实验内容和步骤(一)双折射率的测定双折射率是矿物的一个重要晶体光学常数,双折射率的大小直接决定了矿物的干涉色级序高低、矿物(具有多色性的矿物)的闪突起及多色性的明显程度,为了更好地鉴定矿物的其他晶体光性特征需要测定双折射率这一光学常数。其测定方法如下:a.测定矿物的双折射率,必须在平行光轴(一轴晶)或平行光轴面(二轴晶)的切面上进行。这两种切面的特征是:正交偏光镜间干涉色最高,锥光下显示平行光轴或平行光轴面的干涉图。b.根据光程差公式R=d(N1-N2),测出薄片厚度及光程差后,即能确定双折射率值。(二)光程差的测定利用石英楔测定干涉色级序,在干涉色色谱表上求出相应的光程差。(三)薄片厚度的测定薄片厚度可利用已知矿物测定,最常用的已知矿物有长石和石英。在薄片中选一个已知矿物平行光轴切面,根据干涉色级序测定其光程差,利用所测的光程差及最大双折射率即可求出薄片厚度d=R/(N1-N2)。(四)高级白干涉色的鉴别将矿片置于视域中心,转动物台使矿片至45°位置(矿片最亮),加入石膏试板或云母。

干涉色色谱表是表示干涉色级序、双折率及矿片厚度之间关系的一种图表(图4-11及图版Ⅰ),它是根据光程差公式R=d(N1-N2)做成的。色谱表的横坐标方向表示光程差(R)的大小,以纳米(nm)为单位;纵坐标方向表示矿片厚度,其单位为毫米(mm);斜线表示双折率(ΔN)大小。在各光程差的位置上,填上相应的干涉色,便构成了干涉色色谱表。在光程差、矿片厚度及双折率三者之间,只要知道其中任意两个数据,应用干涉色色谱表即可求出第三个数据。例如石英的最大双折率为 0.009,在正交偏光镜下,石英的最高干涉色为一级黄色(R 约为 350nm),根据色谱表可求得矿片厚度约为 0.04mm(稍厚)。又如白云母的最高干涉色为二级红(R≈1100nm),矿片厚度为 0.03mm(标准厚度),那么在色谱表上就可求得最大双折率为 0.037。

如何区分碱性长石和斜长石? 长石占地壳体积60%左右,广泛分布于岩浆岩,变质岩,以及某些沉积岩中。这里讨论岩浆岩里的长石。(我只…

#斜长石#光程差#色谱#偏光显微镜#双折射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