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央行货币控制力 中央银行怎么控制基础货币?

2020-07-20知识9

央行是否能控制和调节货币购买力? 可以的。银行通过紧缩或者放宽对货币的调控,从而控制货币流通,也就影响了货币的购买力。中央银行怎么控制基础货币? 中央银行通过他资产业务的变化影响到负债业务的变化,从而影响基础货币。(1)中央银行通过变动对商业银行的债权规模影响基础货币量。如果增加对商业银行的债权,即增加再贷款或再贴现,是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增加,基础货币增加。反之减少。(2)中央银行通过变动对财政的债权可以影响基础货币量。不管是透支还是购买财政债券,结果都是财政支出增加,流通中的货币增加,如存入银行,存款增加,准备金增加,如不存入银行现金增加,也是准备增加。反之减少。(3)中央银行通过变动外汇、黄金占款规模影响基础货币量。如果中央银行增加外汇黄金储备,如果向个人买入,导致现金增加,如果向企业、商业银行买入,导致存款增加,都会使基础货币增加;反之如果卖出,会导致现金或存款的减少,基础货币减少。扩展资料:中央银行通过控制基础货币投放量来调控经济。基础货币是银行体系存款扩张、货币创造的基础,是中央银行各政策措施与最终目标之间关系的重要中介指标之一。在现代银行体系中,中央银行对经济的调节,主要是通过控制基础货币的数量来实现的。而中央银行在使用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和再贴现率等货币政策时,都是通过影响基础货币中的准备金而发挥作用的。中央银行传统三大货币政策工具指的是什么? 一、存款准2113备金。存款准备金,是限制5261金融机构信贷扩张和保证4102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1653备的资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的总额的比率。二、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是指各种有价证券自由成交,自由议价,其交易量和价格都必须公开显示的市场。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办法来调节信用规模、贷币供应量和利率以实现其金融控制和调节的活动,是货币政策的最重要的工具。三、再贴现。贴现,是票据持票人在票据到期之前,为获取现款而向银行贴付一定利息的票据转让。再贴现,是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贴现所获得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作的票据转让。贴现是商业银行向企业提供资金的一种方式,再贴现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资金的一种方式,两者都是以转让有效票据—银行承兑汇票为前提的。拓展资料:中央银行产生背景:(1)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18世纪初,西方国家开始了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商品经济的迅速扩大,促使货币经营业越来越普遍,而且日益有利可图,由此产生了对货币财富进行控制的欲望。(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频繁出现资本。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工具是什么? 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2113给量的工具是存款5261准备金制度、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4102。存款准备金是金融机构为保证客1653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初始意义在于保证商业银行的支付和清算,之后逐渐演变成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量的政策工具。再贴现政策,就是中央银行通过制订或调整再贴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应和需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金融政策。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与一般金融机构所从事的证券买卖不同,中央银行买卖证券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调节货币供应量。扩展资料:为实现其最终目标有一个传导机制,并有一个时间过程,一般是: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最终目标。也就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运作,影响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活动,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最终影响国民经济宏观经济指标。中国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主要监控基础货币、银行的超额储备率和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回购利率;。为什么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缺乏完全控制力 因为1.首先外来的热钱会流入,而流入或出去是你央行无法控制的.2.国债品种缺乏,影响央行对货币市场利率的控制力。3.“倒逼机制”使得基础货币的供给并不完全取决于中央银行“倒逼机制”是我国货币供给实践中所特有的现象。首先,来自商业银行的“倒逼机制”迫使中央银行增加基础货币的供给。在成立政策性银行以后,政策性贷款业务从商业银行中剥离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倒逼”的作用,但由于资金短缺,政策性银行为了实现自身的正常运行不得不继续向中央银行和各个商业银行寻求资金来源,这事实上仍然给商业银行留下了“倒逼”的机会,迫使中央银行增加基础货币的供给。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