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先秦儒家与法家分歧 简述先秦时期儒家和法家法律思想的异同

2020-10-03知识9

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到底对立在哪里? 在我国历史中的春秋丶战国时期,是各种思想,学说最活跃的时期。这是后来史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思想最繁荣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的历史舞台上,有两种最耀眼的,影响历史最深刻的不同观点的治世思想学派,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他们相互对立的观点主要表现在治世的初始出发点是人善论,还是人恶论。即人是天生天赋的本性是善良的,还是易恶,罪恶的。儒家思想的立论依据是人性生来是善良的。至少是空白的,可以引导从善的。而法家却主张人性生来是罪恶的。那怕是空白的,如不严加管制约束就自然会变坏的。从而在治世手法手段上,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是对立的。对立表现在,儒家强调克己复礼,用理治,人治治世。而法家却主张推行法治,以严刑峻法治世。即所谓法治与理治。这是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的根本对立所在。从后世的实践来看。虽然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历史的主流思想,并为历代统治者尊崇丶推行。而且一直影响至今。从治世的实践看无论人治(理治)还是法治,都有其偏面性!两者是即对立又统一,是对立统一的基本面,是相互联系的,是无法割裂的,是相辅相成的。它好似一个“硬币的两个面。是无法绝对区别分开的,。虽然中国号称是以儒家思想治世,但法家的思想始终。

先秦儒家与法家分歧 简述先秦时期儒家和法家法律思想的异同

为什么先秦法家思想的普及不如儒家道家 儒家确保了国家对知识分子的控制和管理。法家是国家对法律控制的基础。兵家则是军队和战争的必须。而道家对于麻痹百姓反抗意识很有作用。以上四家都有稳固王朝统治的价值。

先秦儒家与法家分歧 简述先秦时期儒家和法家法律思想的异同

从政治的角度看,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儒2113家与法家的政治思想从其哲学基5261础,人性观念,平等思4102想,政治统治思想以及民本和战争思想等方1653面均表现出不同点。一、阶级立场和哲学基础 儒家思想代表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没落的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提出的政治主张是不符合当时的时代潮流的;法家思想代表的是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锐意改革,主张征战,是符合当时的历史潮流的。儒家从自己阶级立场出发,崇尚周朝“礼”,政治思想的哲学基础是“仁”,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法家思想的哲学基础源自于道家的“道”的观点,认为人应该遵道行事,即法家所主张的“法”。二、政治思想的主要观点 儒家认为,礼是维持社会秩序的最理想的工具,是使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做到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自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而臻于治平。儒家提倡的礼崇尚节制,杜绝争乱,使贵贱贵贱、尊卑、长幼、亲疏有别,是一种伦常的理想,渴望建立起儒家理想的西周初年的政治统治。法家认为,法是维持社会秩序的最理想的工具,主张。

先秦儒家与法家分歧 简述先秦时期儒家和法家法律思想的异同

法家思想的源头是儒家还是道家?有什么依据吗? 我认为法家思想源于道家,依据就是司马迁对诸子百家的评判。司马迁把法家归入黄老之学,说儒法两家分别是道家的两个极端:申子卑卑,施之于名实;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礉少恩。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法家早期的代表人物有齐国管仲,郑国子产,魏国李悝,特别是李悝的《法经》总结了历代法家思想以及魏国变法的律文经验。战国时代法家分为三派:慎到的势治派,申不害的术只派,卫鞅的法治派。慎到在齐国协助齐威王变法,主要是吏治;申不害在韩国主持变法,变法的内容也主要整顿吏治;卫鞅在秦国主持变法,主要内容海涵了国家的方方面面,也就是在为万民立法,为万世立制。战国末期的韩非子集合法家三派思想于一体,以法治为基础,以术治和势治为两支抓手,将法家学说融为一体,使得法家思想成为了真正的帝王之术。后世帝王往往不修基础而滥用术治与势治,使得法家有了整人术、邪术的评价。而部分儒家任意诋毁法家思想,打着自由民主的旗号对法家思想极尽黑化之能事!最终法家在大众心中成了邪恶的代表,在精英中成了必修的课程。《韩非子》一书中有多篇解释《道德经》的文章,这些解说对于今人理解道德经很有帮助,也从源头上说清楚了法家的起源。《喻。

先秦时期的儒家和法家分别提出了怎样的治国方略? 儒家提倡以德孝仁治天下,是一种相对柔和,温婉的政策(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以人为本);与之相对的法家学说则是以严法治国,制订严格的法律来管理约束群众(用现在的话就是。

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的思想异同? 相同点:1、儒、墨、道、法家的思想都是在社会动荡且四分五裂的春秋和战国时期产生的。2、这些思想都是孔子以及孟子、荀子,墨子,老子及庄子,和韩非子的对治理国家的各自的态度。3、从产生的作用来看,都是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一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431363535定的影响作用。不同点:1、道家以老子、庄子为主要代表,思想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同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2、儒家以孔子、孟子为主要代表,思想主张礼治,强调传统的伦常关系,尤注重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等。3、法家以韩非子为主要代表,思想主张反对礼制,强调法律的作用,认为人都有“好利恶害”或者“就利避害”的本性,反对保守的复古思想,主张锐意改革。4、墨家以墨子为主要代表,思想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非命、非乐、节用、节葬。扩展资料:儒家经典主要有儒学十三经。儒家本有《仪礼》,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唐时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尔雅》,共十二经。宋时加《孟子》,后有宋刻《十三经注疏》传世。《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易》、《诗》、《书》、。

为什么说先秦诸子百家中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对后世影响最大? 诸子百家之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诸子指的是中国先秦时期管子、老子、孔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等学术思想的代表人物;百家指的是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等学术流派的代表家。诸子百家是后世对先秦学术思想人物和派别的总称。春秋后期已出现颇有社会影响的法家、道家、儒家、墨家、阴阳家等不同学派,而至战国中期,许多学派纷呈,众多学说丰富多彩,为中国文化发展奠定了宽广的基础,中国术语上把这一时期称为诸子百家或百家争鸣时期。扩展资料: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派别的总称。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记载“诸子百家”实有上千家。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最为著名的不过几十家而已。归纳而言只有12家被发展成学派。在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与同期古希腊文明相辉映;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形成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几经周折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宋朝时期全面上位;同时,程度不同地影响其他少数民族,甚至影响到与中国相邻的。

简述先秦时期儒家和法家法律思想的异同

简述先秦时期儒家和法家法律思想的异同 儒家思想特点: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儒学”、“儒家”、“儒教”这些概念要分清。儒学作为一种学说,儒家作为一个阶层,儒教作为一种信仰,三者相同也不同需要区分开来。秦朝是以法家思想为政权的统治思想,而汉朝在汉武帝之前以道家思想作为正统思想。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加之汉字尚处于雏形,不具备准确表达的功能,正统的儒家思想已基本消失。

先秦时期的 儒家提倡以德孝仁治天下,是一种相对柔和,温婉的政策(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以人为本);与之相对的法家学说则是以严法治国,制订严格的法律来管理约束群众(用现在的话就是。

#法家#儒家#道家#国学#孔子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