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氟啶胺有什么作用 氟啶胺有何特性?可防治哪些病害?

2020-10-03知识5

氟啶胺不能与那些农药混用 氟啶胺千2113万不能和乳油复配,因为5261渗透性很好,和乳油复配后,会出现叶片畸形,4102卷1653缩。也不能与有机磷或有机硅混用,反应会使药液变色并出现絮状沉淀,降低药效。除不能与以上农药混用外,使用氟啶胺还需注意:1.高温不能用药,非常容易出现药害;2.对瓜类、十字花科蔬菜禁止喷雾,葡萄不同品种先做试验后推广,夏黑、红提等品种花前或套袋后使用;3.塑料设施内不要施药(部分人群对此成分过敏);4.作物苗期慎用。扩展资料:目前,氟啶胺是唯一的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剂,与现有药剂无交互抗性。通过作用于ATP合成酶,在呼吸链的尾端解除氧化与磷酸化的关联,最大程度消耗电子传递积累的电化学势能,杀菌速度与活性领先于同类化合物。氟啶胺在ATP合成酶上有多个作用位点,由多基因控制,抗性风险极低,全世界使用至今无抗性报道,是非常具有未来性的特色化合物。氟啶胺活性较高,通过作用于线粒体内呼吸链尾端的ATP合成酶的多个特异性位点,活性超过同类化合物中单位点抑制作用,触杀效果突出。以灰霉病为例,氟啶胺对灰霉病菌的抑菌活性是当前主流成分的438~3,866倍。参考资料来源:农药快讯信息网—不务“正业”的氟啶胺

氟啶胺有什么作用 氟啶胺有何特性?可防治哪些病害?

什么是氟啶胺? 【中文名称】氟啶胺;3-氯-N-(3-氯-5-三氟甲基-2-吡啶基)-α,α,α-三氟-2,6-二硝基-对-甲苯胺【英文名称】fluazinam;fluaziname;Shirlan;3-chloro-N-(3-chloro-5-。

氟啶胺有什么作用 氟啶胺有何特性?可防治哪些病害?

氟啶胺大棚内为什么不能用? 氟啶胺可以用于大棚内的蔬菜,不过限制性很大。在瓜类、豆类等敏感作物喷施氟啶胺会产生严重的药害。此外,由于氟啶胺渗透性强,和一些增强渗透能力和乳油制剂混用,容易出现灼烧植物叶片和果实的副作用,建议单独施用。喷施氟啶胺前,必须确定施药对象不是敏感作物。氟啶胺是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剂,可对病菌快速触杀,抗性风险极低;渗透性强,同时具有保护、治疗、铲除效果;杀菌谱广,对疫病、灰霉病、根肿病特效,是理想的杀菌剂。

氟啶胺有什么作用 氟啶胺有何特性?可防治哪些病害?

氟啶胺可以和矿物油混用吗? 氟啶胺主要不能和有机磷类农药,比如毒死蜱、三唑磷、二嗪磷、敌敌畏等。不能和无机铜等碱性农药混用。氟啶胺和有机硅不能混用,不要随意混用一些含有表面活性剂的助剂。和乳油制剂混用要慎重。再就是氟啶胺不能用于西瓜和葡萄,会产生严重药害。其实氟啶胺这个产品开始是日本石原以杀菌剂进入我国,但是在杀菌领域做的不怎么好。结果被开发出来用于防治红蜘蛛,主要是氟啶胺对红蜘蛛的卵有非常好的杀伤作用,混用后能有效减少打药次数。在柑橘上的用量这几年越来越大。该药剂在20摄氏度以下,效果不好。如果用于杀菌的话,氟啶胺是一个保护剂,所以喷雾一定要均匀,要在病害发生前,或者发病初期使用。如果用于杀灭红蜘蛛,则需要在卵孵盛期和低龄时施药。

氟啶胺有何特性? 氟啶胺属吡啶类杀菌剂。依作用机理划 分,其为线粒体氧化磷酰化解偶联剂。通过抑 制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和孢子形成而抑制病原 菌侵染,其保护效果优于常规保护性杀菌剂。。

氟啶胺有何用途? 防治辣椒疫病和马铃薯晚疫病,亩用制剂 27~33克,对水喷雾。据报道,防治果树的白根腐病或紫根腐 病,采用以下两种方法.①挖掘法,即围绕树 干挖一个半径50~100厘米、深。

氟啶胺可以用在番茄吗? 氟啶胺可以用在番茄,对黄瓜霜霉病、番茄晚疫病有很好的防效。本品属2,6-二硝基苯胺类化合物,是保护性杀菌剂。以50~100g(a.i.)/100L剂量可防治由灰葡萄胞引起的病害.本品对交链孢属、葡萄孢属、疫霉属、单轴霉属、核盘菌属和黑垦菌属菌非常有效,对抗苯并咪唑类和二羧酰亚胺类杀茵剂的灰葡萄孢也有良好效果,耐雨水冲刷,持效期长,兼有优良的控制食植性螨类的作用,对十字花科植物根肿病也有卓越的防效,对由根霉菌引起的水稻猝倒病也有很好的防效。防治根肿病的施用剂量为125~250g(a.i.)/ha,防治根霉病的施用剂量为12.5~20mg(a.i.)/ha土壤。4-三氟甲基2,6-二氯苯胺在乙酸中,10℃下用氯气进行氯化,生成4-三氟甲基-2,5,6-三氯苯肢,将后者溶解在乙酸中,室温下与过氧化氢和少量浓硫酸搅拌8小时,生成结晶产物,加入发烟硫酸和硝酸,冰冷却,在100℃加热该混合物,生成2,6-二硝基-4-三氟甲基-5-氯苯胺。在5℃将上述化合物加到2-氦基-3-氯-5-三氟甲基吡啶、干燥的四氢呋喃和氢氧化钾的混合液中,在室温下搅拌16小时,即得产品。

氟啶胺的产品用途 本品属2,6-二硝基苯胺2113类化合物,是保护性杀菌5261剂。以50~100g(a.i.)/100L剂量可防治由灰葡萄4102胞引起的病害.本品对交链孢1653属、葡萄孢属、疫霉属、单轴霉属、核盘菌属和黑垦菌属菌非常有效,对抗苯并咪唑类和二羧酰亚胺类杀茵剂的灰葡萄孢也有良好效果,耐雨水冲刷,持效期长,兼有优良的控制食植性螨类的作用,对十字花科植物根肿病也有卓越的防效,对由根霉菌引起的水稻猝倒病也有很好的防效。防治根肿病的施用剂量为125~250g(a.i.)/ha,防治根霉病的施用剂量为12.5~20mg(a.i.)/ha土壤。【制备或来源】4-三氟甲基2,6-二氯苯胺在乙酸中,10℃下用氯气进行氯化,生成4-三氟甲基-2,5,6-三氯苯肢,将后者溶解在乙酸中,室温下与过氧化氢和少量浓硫酸搅拌8小时,生成结晶产物,加入发烟硫酸和硝酸,冰冷却,在100℃加热该混合物,生成2,6-二硝基-4-三氟甲基-5-氯苯胺。在5℃将上述化合物加到2-氦基-3-氯-5-三氟甲基吡啶、干燥的四氢呋喃和氢氧化钾的混合液中,在室温下搅拌16小时,即得产品。

#线粒体#杀菌剂#红蜘蛛#葡萄#氟啶胺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