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新促凝药有哪些 氨分缩器漏

2020-10-03知识5

蚯蚓有哪些感觉功能? 以下是详细介绍(一)蚯蚓对穴居生活的适宜蚯蚓由于长期生活在土壤的洞穴里,在它的身体形态结构与生活习性等方面必然会对生活环境产生一定的适应,这是自然选择的。

新促凝药有哪些 氨分缩器漏

氨含量和氨氮含量有什么区别

新促凝药有哪些 氨分缩器漏

双缩脲法测蛋白质本实验为什么要在显色的30分钟后测定一)实验原理双缩脲(NH3CONHCONH3)是两个分子脲经180℃左右加热,放出一个分子氨后得到的产物。在强碱性溶液中,双。

新促凝药有哪些 氨分缩器漏

氨基酸与茚三酮的显色原理? 除脯氨酸、羟脯氨酸和茚三酮反应生成黄色物质外,所有的α-氨基酸及一切蛋白质都能和茚三酮反应生成蓝紫色物质。该反应分两步进行,首先是氨基酸被氧化,产生 二氧化碳、氨和醛,而水合茚三酮被还原成还原型茚三酮;第二步是所生成之还原型茚三酮与另一个水合茚三酮分子和氨缩合生成有色物质。此反应的适宜pH为5~7,同一浓度的蛋白质或氨基酸在不同pH条件下的颜色深浅不同,酸度过大时甚至不显色。该反应十分灵敏,1:1 500 000浓度的氨基酸水溶液即能显示反应,因此是一种常用的氨基酸定量方法。主要反应分为两步:第一步 氨基酸+弱酸→水合茚三酮+二氧化碳+醛类+氨气;第二步 两个水合茚三酮+氨→还原性茚三酮(蓝紫色)。扩展资料茚三酮反应时使用以下措施可以使得显色稳定:1、配制含醋酸镉 2g 加蒸馏水 200mL 及冰醋酸 40mL 的贮存液。将上述贮存液加 200mL丙酮及 2g 茚三酮,即为显色液。点有样品的滤纸上浸有此显色液后,放置于盛有一小杯浓硫酸的密闭玻璃容器中,25℃,18h,或较高温度下适当缩短时间。背景色浅,氨基酸斑点也比较稳定。2、用含 2g/L氯化钴(或硫酸铜)的 4g/L 茚三酮异丙酮溶液显色时,氨基酸斑点呈红色,也可在茚三酮显色后喷以含钴、镉或铜等无机离子。

蒸氨分缩器堵塞后,氨淡有什么变化 .

显色反应与颜色反应有何区别? 1、解释不同显色反应:将试样中被测组分转变成有色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叫显色反应。颜色反应:通过化学变化改变了化学物质的颜色。硝酸与蛋白质反应,可以使蛋白质变黄。这称为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常用来鉴别部分蛋白质,是蛋白质的特征反应之一。2、相关反应不同显色反应:多元配合物是由三种或三种以上的组分形成的配合物。目前应用较多的是由一种金属离子与两种配位体所组成的配合物。一般称为“三元配合物”。三元配合物在分析化学中,尤其在吸光光度分析中应用较普遍。金属离子与显色剂反应时,加入某些长碳气链的季胺盐,动物胶活聚乙烯醇等表面活性剂,可以形成胶束状的化合物,颜色向长波移动(红移),灵敏度会显著提高。例如稀土元素与二甲酚橙在pH=5.5~6形成红色螯合物,显色的灵敏度不够。如有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加反应,即生成二甲酚橙:CPB=1:2:2的三元配合物,在pH=8~9时呈蓝紫色,灵敏度提高数倍,适用于痕量稀土元素总量的测定。颜色反应:双缩脲反应,两分子尿素(NH2-CO-NH2)加热至180℃左右生成双缩脲(NH2-CO-NH-CO-NH2)并放出一分子氨。双缩脲在碱性环境中能与Cu2+结合生成紫红色配合物,此反应称为双缩脲反应。蛋白质分子中有肽键,其结构。

新促凝药有哪些 临床常见的促凝血药物:没有具体类别 就是止血药。名称 别名 维生素K3 亚硫酸氢钠甲萘昆 维生素K1 氨甲环酸 反式对氨甲基环己酸;抗血纤溶环酸;凝血酸;。

凯氏定氮法与分光光度法的优缺点 凯氏定氮法的优点:可用于所有食品的蛋白质分析中;操作相对比较简单;实验费用较低;结果准确,是一种测定蛋白质的经典方法;用改进方法(微量凯氏定氮法)可测定样品中。

#蛋白质结构#α-氨基酸#茚三酮#蛋白质#氨基酸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