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古代人穿着上有什么讲究 都说古人比今人会穿衣,中国古人穿衣有什么讲究?

2020-10-03知识1

古代不同地位等级的人,穿衣服都有哪些规矩 一、质地明贵贱在棉花传入2113我国之前,古人5261的衣料只有丝4102织品和麻葛织品。丝织品总称1653为“帛”,分类细,种类多,如绫、罗、绸、缎、锦、纨、绡、绢、缟、素、缣、绮等,这些只有统治者才能穿。因此,宋代诗人张俞在《蚕妇》中写道:“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一般平民百姓只能穿麻布和葛布衣,所以“布衣”就成了平民庶人的代称。后来一般读书人在没有入仕之前,也称为“布衣”。如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自称“臣本布衣”。二、长短显身份李商隐在《杂纂》中说:“仆子著鞋袜,衣裳宽长,失仆子样。因为“衣裳宽长”是有身份的人的服装,仆人是最下层的苦力,是不能宽衣博带的,只能一身短打扮。这正如后来哪怕到了民国,咸亨酒店里的下等人还是一身短打扮,站着喝酒。上等人、读书人是穿长衫坐着慢慢喝酒的。三、服色分地位古代服装的颜色与一个人的地位密切相关。一般说来,金黄红紫等艳丽之色,多属于达官贵人;青蓝黑白,则属于平民。按中国的阴阳五行说,黄色具有象征意义,代表着土地的颜色,着黄色意味着占有土地,是天下的统治者。所以古代只有帝王才能着黄衣,于是黄衣就成了帝王的代称。皇帝所用之物也常着以“黄”字,如皇帝的龙袍叫。

古代人穿着上有什么讲究 都说古人比今人会穿衣,中国古人穿衣有什么讲究?

古人在穿着上有何讲究? 古人一举手,一投足,都要考虑是否合乎礼节,就连穿衣戴帽也不例外。古代的服饰带有明显的阶级色彩,它是用以区别贵贱尊卑的一种标志。服装的质地、款式、颜色、纹饰等都有。

古代人穿着上有什么讲究 都说古人比今人会穿衣,中国古人穿衣有什么讲究?

都说古人比今人会穿衣,中国古人穿衣有什么讲究? 历朝历代,所穿服饰都有其各自的讲究,所以,我以汉服为例。汉服是汉族传统服饰的一个简称,在汉朝时期,穿着汉服是非常讲究的。那么关于汉服的穿法,怎么做才是比较重要的,怎么个穿戴才是最为正确的呢?1、中衣穿法:穿上中衣,因为是古人穿衣以右衽为主,所以先系左侧的中衣带子,后系右侧的中衣带子,松紧程度按照个人体型而定。顺便一提,襦裙的上儒也是同样的穿法。2、中衣先系里子,再系外面。3、下裙穿法:下裙的穿法与中衣穿法顺序一致,把中衣包围起来,先系左侧的带子,再将裙子顺着腰部围起来,系住下裙外的带子。4、如果没有裙子的系带,只能按照无系带的穿法穿着了。5、将系带按着腰部的尺寸紧贴着下裙,可按照个人爱好适当绕两圈或三圈后系紧,再帮一个蝴蝶结。6、初步完成了,上衣和下裙也大体穿好了。接下来穿曲裾了。7、穿上曲裾,与日常外套穿法一样,这个很简单我就不再这累赘重复了。曲裾穿法与中衣一致,先系左侧带子,后系右侧带子。8、再把曲裾围着腰部,缠绕腰部一周后,系住末尾的带子。松紧程度按照个人体型而定。9、曲裾穿好后,系上华丽的腰封,博带把腰封固定在腰部即可,系结,完成。10、一套华丽丽的看似复杂的汉服就穿好啦!看了图解之后,。

古代人穿着上有什么讲究 都说古人比今人会穿衣,中国古人穿衣有什么讲究?

古代人的穿着服饰到底是什么样的? 唐朝时的“惯束罗裙半露胸”,这种性感的穿着,在源远的历史长河中,极其短暂。大多数情况下,古人的衣着都很保守,这种保守当然是跟现代相比,如果放到古代的话,其实每个朝代都有各自的特色。比如说商朝:上衣下裳,束发右衽。这八个字的意思就是,上身穿“衣”,下身穿“裳”,衣就是下图中的黄色部分,裳呢,就类似于衣里面的长衫,或者说是内里。而束发右衽,束发很好理解,就是把头发扎起来,而“右衽”,其实是汉服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正是下图中胸前的那条黑色斜带,古装剧里很多主角伸手从怀里掏东西,就是从右衽往里掏。再到周朝,款式和商朝差不多,基本没变。但袖子就比商朝的要大出很多,同时加强了头冠的作用,衣衫加身的同时,也要戴好冠帽巾,这在周朝属于标配,不然只穿衣服,那就算不上真正的衣衫整齐。再到春秋战国时期,胡服和深衣得到大力推广:就是图上这种,袖子略短,整体较长,从上往下穿,显得很“深”,所以叫作深衣。这款衣服结合了多民族的设计,不过主要风格,还是以中原为主,尤其是“右衽”,依旧保留。深衣其实就是短袖的长袍,跟现在的长款卫衣差不多,只是现代的卫衣袖子长,那时候的卫衣袖子很短罢了。到了汉代,女性的服装变得极为。

古人穿衣服有啥讲究?

古代人睡觉时穿的衣服叫什么? 古人的内2113衣有很多名堂,各朝代有各种形制5261、细节和叫4102法。内衣的概念:所谓“内衣”,一般指贴身之1653服,因为平时不能轻易示人,所以就称“亵衣”。内衣在我国最早的文字记载始见《诗经》。商周时期,内衣叫作“泽”,《诗经》中就曾经提到过,如《秦风·无衣》“岂日无衣,与子同泽。从史籍记载来看,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已有穿着亵衣的习惯。据汉代郑玄解释,因为这种紧贴身体的“泽”就是汉代的“亵衣”(亵,音卸xiè),因其可以吸收从体内排出的“汗泽”,故以“泽”字命名。汉代则干脆将它称之为“汗衣”,也有称“汗衫”的。《御览》引郑注云:“明衣,亲身衣,所以自洁清也,以布为之。各朝代内衣称呼摘录:春秋:亵衣。汉朝:抱腹和心衣。两晋南北朝:緉裆(音两liǎng)、袜。唐朝:内中或诃(音呵hē)子。宋朝:抹胸、抹肚。元朝:合欢襟。明朝:主腰、襕裙。清朝:肚兜。近代:小马甲、背心。但是电视剧里面的那个衣服我怀疑是中衣(就是衷衣),因为我有一件中衣就长得那样的。这个是穿在外衣里面的。古代其实还有内衣的…但是说实话,其实还是有寝衣的…就是睡衣…汗…并不是每个人都穿着内衣睡觉的,讲究一点的就会穿睡衣…还有浴衣,。

古代女子穿着讲究什么? 在古代,女子穿裙子主要是为了讲究礼节,而不是为了展示自身的百妩媚和俏丽。中国古代对于女子的言谈举止以及装束都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女子在家里一般都穿黑颜色的裙子,其样式以褶裥裙为多。当时,对于裙度幅的数量也很有讲究,裙幅初为六幅,即所谓“裙拖六幅湘江水”;后用八幅,腰间有很多细褶,行动辄如水纹。到了明末,裙子的装饰日益讲究,裙幅也增至十幅,腰间的褶裥越来越密,专每褶都有一种颜色,微风吹来,色如月华,故称“月华裙”。月华裙是一种色彩缤纷的裙子,仿佛月华一般动人心弦,而且高雅鲜丽,深受当时女子的青属睐。到了清末,有一种约定俗成的规矩,女子不能随意穿红裙子。民国时期的作家包天笑在他的《衣食住行的百年变迁》一文中说:“红裙子要夫妇双全才可以穿。

古代人服装穿着的历史 上古传说把衣服的发明归功于黄帝。《易经》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实际上,衣服的出现要早得多。我们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就发现了骨针,从而可以知道1万8千年前的山顶洞人已经穿衣服了。在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过每平方厘米经纬各有10根的粗麻布印痕。在4000年前的良渚文化遗址中,发现过每平方厘米经纬各有20~30根的细葛布和每平方厘米经纬各有40~50根的绢。那时的人们一定也穿衣服了,只不过我们无法知道他们穿什么样的衣服罢了。商周时代衣服的基本形制是上衣下裳。《说文解字》说:\"上曰衣,下曰裳。下身穿的裳实际上是裙,而不是裤。金文中常见有周天子赏赐给臣下\"赤芾\"的记录。赤芾\"是一块红色的布,系在腰间垂于腹前,是贵族的服饰和身份的标志,又叫韦?后世称为蔽膝。华夏族的习俗是束发的,发髻要用笄别住。商代遗址中出土过许多骨质的发笄。先秦时代,华夏族服饰的特点是上衣下裳、宽衣博带。衣服是右衽窄袖、长度在膝盖上下。领、袖、襟、裾都用花边装饰,没有纽扣,以带束腰。而胡人的服饰是短衣窄袖,左衽长裤,革带皮靴。赵武灵王把胡服引进中原,这对战国秦汉时期华夏族服装的变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春秋战国之际,出现了一种。

#内衣#汉服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