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陶士行之运甓 陶侃的历史评价

2020-10-03知识5

陶侃的历史评价 师圭:君左手中指有竖理,当为公。若彻于上,贵不可言。万嗣:君终当有大名。杨晫:①《易》称“贞固足以干事”,陶士行是也。②此人非凡器也。黄庆:此子终当远到。陈训:二君(陶侃、周访)皆位至方岳,功名略同,但陶得上寿,周当下寿,优劣更由年耳。张华:后来匡主宁民,君其人也。刘弘:①吾昔为羊公(羊祜)参军,谓吾其后当居身处。今相观察,必继老夫矣。②长史陶侃、参军蒯恒、牙门皮初,戮力致讨,荡灭奸凶,侃恒各以始终军事,初为都战帅,忠勇冠军,汉沔清肃,实初等之勋也。③侃之忠能,吾得之已久。王敦:若无陶侯,便失荆州矣。慕容廆:君侯植根江阳,发曜荆、衡,杖叶公之权,有包胥(申包胥)之志,而令白公、伍员殆得极其暴,窃为丘明耻之。今海内之望,足为楚汉轻重者,惟在君侯。梅陶:公机神明鉴似魏武(曹操),忠顺勤劳似孔明(诸葛亮),陆抗诸人不能及也。司马衍:经德蕴哲,谋猷弘远。作籓于外,八州肃清;勤王于内,皇家以宁。乃者桓文之勋,伯舅是凭。方赖大猷,俾屏予一人。袁宏:精金百汰,在割能断,功以济时,职思静乱,长沙之勋,为史所赞。谢安:陶公虽用法,而恒得法外意。孙盛:侃勤而整,自强不息。《陶氏叙》:侃少有远概纲。

陶士行之运甓 陶侃的历史评价

陶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太长了,看上面这点应该就行了吧个人简介陶侃(259-334),字士行(或作士衡),江西鄱阳人,东晋大司马。初为县吏,渐至郡守。永嘉五年(311),任武昌太守。建兴元年(313),任荆州刺史。后任荆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诸军事。他精勤吏职,不喜饮酒、赌博,为人称道。陶侃是一代名将,在东晋的建立过程中,在稳定东晋初年动荡不安的政局上,他颇有建树。他出身贫寒,在西晋风云变幻中,竟冲破门阀政治为寒门入仕设置的重重障碍,当上东晋炙手可热的荆州刺史,而颇有治绩。他是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晋书》、《世说新语》等史书中,记载着不少有关他的遗闻逸事。他还是个有争议的人物,赞扬的,贬斥的,以及为他辩诬的人都有。编辑本段家境贫寒,仕途艰难原籍都昌,后迁居庐江郡寻阳县。陶侃的先辈,史书上记载不详。其父陶丹,孙吴时曾当过边将,官至扬武将军。扬武,系杂号,地位不高。陶侃先世无显赫仕宦可以溯记,年轻时又当过寻阳的“鱼梁吏”,说明其家属于“寒门”这类社会地位很低的阶层。西晋灭吴后,中原人称江南人为“亡国之余”,江东士族在政治上也受到中原士族的排抑。陶侃少年时因父早亡,家境竟至“酷贫”,与母亲湛氏相依为命。湛氏是位很坚强。

陶士行之运甓 陶侃的历史评价

陶侃的故事 陶侃惜谷陶侃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诘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陶侃曾经到郊外去游览,看到一个人拿着一把未熟的稻穗,陶侃问:“拿这些东西干什么?那人说:“走在路上我看见它,随便拔一把罢了。陶侃大怒说:“你既然不种田,竟然还糟蹋人家的稻子!就把那人抓起来,抽了一顿鞭子。陶侃爱护庄稼而执法严,因此老百姓都勤恳耕种,家家生活宽裕,人人丰衣足食。陶侃(259-334),字士行(或作士衡),江西鄱阳人,东晋大司马。初为县吏,渐至郡守。永嘉五年(311),任武昌太守。建兴元年(313),任荆州刺史。后任荆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诸军事。他精勤吏职,不喜饮酒、赌博,为人称道。陶侃是一代名将,在东晋的建立过程中,在稳定东晋初年动荡不安的政局上,他颇有建树。他出身贫寒,在西晋风云变幻中,竟冲破门阀政治为寒门入仕设置的重重障碍,当上东晋炙手可热的荆州刺史,而颇有治绩。他是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晋书》、《世说新语》等史书中,记载着不少有关他的遗闻逸事。他还是个有争议的人物,赞扬的,贬斥的,以及为他辩诬的人都有。家境贫寒,。

陶士行之运甓 陶侃的历史评价

#陶侃逸事#历史#陶侃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