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平板边界层和管流判别层流和紊流的临界雷诺数不同 从本质上说,是因为判断层流和紊流的雷诺数用的是宏观雷诺数,宏观雷诺数的典型特点是需要找到一个特征长度,百对于内流场我们用了管径或者水力直径作为特征长度,而对于平板我们用了平度板的长度作为特征长度,由于采取的特征长度的不同,最后我们根据这些特征长度做实验得到的结果也不同,这很正常。再深入一点,就是雷诺数的特征长度是可以有很多方法定义的,学过你去阅读湍流有关的知书籍,就会发现有很多不同尺度的雷诺数,他们都有各自的意义。总的来说,两者的临界雷诺数不同,主要是因为(1)两者是两种不同道的版现象,选取的特征长度也不同;(2)可以定义不同的特征长度,得到各种尺度的雷诺数,分别带有不同的意义;(3)关于层流和湍流的转变更是一种实验结果,不一定大于某个值或者小于某个值就是层流或者湍流,还与扰动、粗糙度等等都有关系权。以上均是个人见解。
雷诺数是作为层流和紊流的判断的依据吗? 紊流水利、矿山工程的明渠中流体流态 Re层流 Re>;300 紊流对球形物体绕当流体流速很大时,它的流动不是层流,雷诺数能帮助算出临界速度.雷诺数等于
层流与紊流如何区分 自然界中的流体流动状态主要有两种形式,即层流laminar和湍流(就是问题中所说的紊流)turbulence.层流是指流体在流动过程中两层之间没有相互混渗,而湍流是指流体不是处于分层流动状态.对于圆管内流动,雷诺数小于等于2300,管流一定为层流,雷诺数大于等于8000到12000之间,管流一定为湍流,雷诺数大于2300而小于8000时,流动处于层流与湍流的过渡区.对于一般流动,在计算雷诺数时,可以用水力半径代替管径.本质区别:层流时流体无纵向运动;湍流时流体有纵向运动.一般判定用雷诺数.小于2000,为层流;2000~4000,过渡型;大于4000,湍流.
为什么用下临界雷诺数,而不用上临界雷诺数作为层流与紊流的判别准则 上临界雷诺数不稳定,变化范围大12000~40000,下临界雷诺数比较稳定,约为2320。工程中一般采用2320做为层流、紊流的分界。
层流与紊流如何区分 层流是各流体微团2113彼此平行地分层流动5261,互不干扰与混杂;紊流是各流体微4102团间强烈地混合与掺杂、不仅有1653沿着主流方向的运动,而且还有垂直于主流方向的运动。拓展资料:层流:对于粘性流体的层状运动,流体微团的轨迹没有明显的不规则脉动。相邻流体层间只有分子热运动造成的动量交换。层流只出现在雷诺数Re(Re=ρUL/μ)较小的情况中,即流体密度ρ、特征速度U和物体特征长度L都很小,或流体粘度μ很大的情况中。当Re超过某一临界雷诺数Recr时,层流因受扰动开始向不规则的湍流过渡,同时运动阻力急剧增大。临界雷诺数主要取决于流动形式。对于圆管,Recr≈2000,这时特征速度是圆管横截面上的平均速度,特征长度是圆管内径。层流一般比湍流的摩擦阻力小,因而在飞行器或船舶设计中,应尽量使边界层流动保持层流状态。紊流:紊流一般相对“层流”而言。一般用雷诺数判定。雷诺数小,意味着流体流动时各质点间的粘性力占主要地位,流体各质点平行于管路内壁有规则地流动,呈层流流动状态。雷诺数大,意味着惯性力占主要地位,流体呈紊流流动状态,一般管道雷诺数Re为层流状态,Re>;4000为紊流状态,Re=2100~4000为过渡状态。在不同的流动状态下,流体的。
为何认为上临界雷诺数无实际意义,而采用下临界雷诺数作为层流与紊流的判据? 上临界雷诺数不稳定,变化范围大12000~40000,下临界雷诺数比较稳定,约为2320.工程中一般采用2320做为层流、紊流的分界.
如果流道很窄,即使雷诺数超过湍流层流临界值,会有湍流产生吗,换言之,层流湍流只与雷诺数有关吗? 终于出现了我本专业的东西了.微通道里的湍流其实是化工界挺关心的问题。根据目前的文献报道,使用高分…
层流、紊流与雷诺数 1883年英国2113物理学家雷诺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5261流体存在着两种4102不同的流动状态:层流和紊流(又1653称为湍流)。雷诺水槽实验如图3-3所示,微开阀门A,再将阀门B打开,使红颜色水流入玻璃管中,以便观察红色液流质点的运动轨迹。此时,由于管内流速较慢,流体质点的运动有条不紊,呈不混杂并分层流动的状态,这种流态称为层流,如图3-4(a)所示。阀门A开大,流束呈现波纹状,上下摆动,称此为过渡状态,如图3-4(b)所示。此状态很不稳定。阀门A继续开大,使管中流速增大,直到流体质点的运动所呈现的分层流动状态被破坏,发生互相混杂,并且有纵向脉动,这种流动状态为紊流,如图3-4(c)所示。反之,把控制阀门A逐渐关小,则红色水细流又恢得到图3-4(b)所示的过渡状态,再关小则恢复到图3-4(a)所示的层流状态。图3-3 雷诺水槽实验装置(转引自时瑞生和蒋玉立,《流体力学简明教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内部教材,1994)图3-4 层流与紊流流态(转引自时瑞生和蒋玉立,《流体力学简明教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内部教材,1994)从上可知随着水流流速加大,层流可以转变为紊流;反之,随着水流流速减小,紊流也可以转变为层流,这种流体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