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醚键断裂的规则? 氢卤酸与醇反应为什么用浓酸

2020-10-03知识6

水解反应机理 水解反应是水与另一化合物反应,该化合物分解为两部分,水中氢原子加到其中的一部分,而羟基加到另一部分,因而得到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的化合物的反应过程.工业上应用较多的是有机物的水解,主要生产醇和酚.水解反应是中和或酯化反应的逆反应.大多数有机化合物的水解,仅用水是很难顺利进行的.根据被水解物的性质,水解剂可以用氢氧化钠水溶液、稀酸或浓酸,有时还可用氢氧化钾、氢氧化钙、亚硫酸氢钠等的水溶液.这就是所谓的加碱水解和加酸水解.水解可以采用间歇或连续式操作,前者常在釜式反应器中进行,后者则多用塔式反应器.典型的水解有四种类型.①卤化物的水解 通常用氢氧化钠水溶液作水解剂,反应通式如下:R—X+Na+OH-─→R—OH+Na+X-Ar—X+2NaOH─→Ar—ONa+NaX+H2O式中R、Ar、X分别表示烷基、芳基、卤素.脂链上的卤素一般比较活泼,可在较温和的条件下水解,如从氯苄制苯甲醇;芳环上的卤素被邻位或对位硝基活化时,水解较易进行,如从对硝基氯苯制对硝基酚钠.②芳磺酸盐的水解 通常不易进行,须先经碱熔,即以熔融的氢氧化钠在高温下与芳磺酸钠作用生成酚钠,后者可通过加酸水解生成酚.如萘-2-磺酸钠在300~340℃常压碱熔后水解而得2-萘酚.某些芳磺酸盐还需用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

醚键断裂的规则? 氢卤酸与醇反应为什么用浓酸

醚和酸反应生成什么? 1、形成钅羊盐:醚由于氧原子上带有孤电子对,作为一个碱和浓硫酸、氯化氢或路易斯酸(如三氟化硼)等可形成二级羊盐。乙醚能吸收相当量的盐酸气,形成钅羊盐,如果与有机碱如胺的乙醚溶液放在一起,即可析出胺的盐酸盐,这是制备胺盐的一个方法。2、生成碘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8685e5aeb931333431373939代烷和醇醚与氢碘酸一起加热,发生的断碳氧键裂,这种断裂是酸与醚先形成钅羊盐,然后,随烷基性质的不同,而发生SNl或SN2反应,一级烷基发生SN2反应,三级烷基容易发生SN1反应,生成碘代烷和醇,在过量的酸存在下,所产生的醇也转变成碘代烷。扩展资料:卤代烃和醇盐发生亲核取代反应:R-ONa+R'-X→R-O-R'+NaX该反应称作:威廉姆逊合成。该反应通过用强碱处理醇,形成醇盐,而后与带有合适离去基团的烃类分子反应。这里的离去基团包括:碘、溴等卤素,或磺酸酯。该方法对于芳香卤代烃一般不适用。该方法还只局限于一级卤代烃才可得到较好的收率,对于二级卤代烃与三级卤代烃则由于太易生成E2消除产物而不适用。在相似的反应中,烷基卤代烃还可与酚负离子发生亲核取代反应。R-X虽不能与醇反应,但酚却能够进行该反应(酚酸性远高于醇),它可通过一个。

醚键断裂的规则? 氢卤酸与醇反应为什么用浓酸

水解是什么? 中文名称:水解 英文名称:hydrolysis 定义:使某一化合物裂解成两个或多个较简单化合物的化学过程。水分子的H和OH部分参与被裂解化学键的任一侧起反应。如脂肪在酸、碱、。

醚键断裂的规则? 氢卤酸与醇反应为什么用浓酸

钴盐的性质 Co2(SO4)3 电解或用O3氧化CoSO4溶液可得蓝色18水合物Co2(SO4)3·18H2O,与水也剧烈反应,熔点678度,可以形成2、6(红)水合物易溶于水,和大部分极性有机溶剂CoI2 蓝黑色固体,目前尚不知此变体结构.氧化物CoO,放入水中剧烈反应放出氧气。CoF3在有机中用于氟化试剂.粉红色,无法得到水合盐晶体.或将Co溶解在N2O5的乙酸乙酯溶液中.后者制得的是紫色的Co(NO3)2·2N2O4,则得碱式盐,在水中分解放出氧气,2、4(绿)、6(暗红)水合物溶解得粉红色溶液.易溶于水,乙醚CoBr2 绿色固体、4水合物,可溶于水炽热的CoF2可以与水蒸气水解.超过300度时CoF2可被H2还原.由Co与F2在一定温度下得到的晶状CoF2微溶CoCl2 蓝色固体,熔点724度。易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剂。CoSiO3 未查到三价CoX3CoF3,可以形成1(蓝紫),长时间加热即转化为粉红色.溶于OH-可得蓝色Co(OH)4^2-的溶液,是最稳定的Co3+盐之一。三价的碳酸盐,加热至41度得6水合物。CoBr3.悬浮的Co(OH)2易被空气氧化成棕色的CoO(OH)含氧酸盐CoCO3 自然界中为棱钴矿.无水盐的制备是将水合盐溶解到浓硝酸中,然后通入N2O5,过饱和CO2中(通常高压CO2)以NaHCO3与Co2+反应可制得紫红色六水合碳酸盐,如不用CO2。可用电解法制得其溶液,但不。

醚键断裂的规则? 醚与浓强酸(如氢碘酸)共热,醚键发生断裂生成卤烷和醇,如有过量酸存在,醇将继续被转变为卤代烷。如:生成的碘代烷在水中不溶。由于HI使醚键断裂的能力最强,故比较常用。

#水解反应#卤代烃#水解#浓硫酸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