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形容雾的诗句。(越多越好) 踏雾而行6

2020-10-03知识6

形容雾的诗句。(越多越好) 1、回2113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5261—唐·白居易《长恨4102歌》译文:从仙境遥望人世间1653 只看到茫茫尘雾看不到魂牵梦萦的长安2、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译文: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3、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宋·李清照《临江仙·梅》译文:庭院深深,不知有多深?云簇疏棂,雾迷高阁,春天总是迟迟不来。4、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宋·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译文: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郁闷愁烦,龙脑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5、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宋·李清照《渔家傲》译文: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涛。银河转动,像无数的船只在舞动风帆。6、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宋·苏轼《海棠》译文:袅袅的东风吹拂暖意融融,春色更浓。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

形容雾的诗句。(越多越好) 踏雾而行6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1.“砌”化无形之愁为具体可感之“砖石”,化抽象为具体(或化虚为实)(2分),生动表现了愁绪之多,之浓,之不可化解(1分)。2.恨可概括为如下几重:孤身飘零之恨;贬谪不遇之恨;思乡怀人之恨。(答出1点给1分,2点给3分,3点给满分。1.试题解析:此题考查赏析诗歌炼字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可从对此字的本义和句中义的分析出发。“砌”字本用于建筑上,但这里却说“砌成此恨”,用在无形的“恨”上,这就将无形之愁化为具体可感之物,化虚为实,使读者倍感愁绪之多。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分 析:解答此题,要先读懂诗句意思,再分析其中的“恨”有哪几重含义。由“雾失楼台,月迷津渡”可知其有“贬谪不遇”之恨;由“可堪孤馆闭春寒”可知其有孤身飘零之恨;由“为谁流下潇湘去”可知其有思乡怀人之恨。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形容雾的诗句。(越多越好) 踏雾而行6

秦观词《踏莎行·雾失楼台》精彩句欣赏(2) 词的上片写前途迷茫之愁。雾失楼台,月迷津渡,表达的是想登高上进,想奔前程,却被雾所迷阻,无有途径;现实官场无路可走,自然想到精神境界的桃花源。。

形容雾的诗句。(越多越好) 踏雾而行6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问题:白居易“花非花,雾非雾”这首诗到底隐喻的是什么?原诗为: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说是诗歌,毋宁是谜语。对此诗,人们有各种不同的解读。你觉得该诗描写的是什么?前言:这首诗类似于古代的朦胧诗,很像后来的李商隐,这首诗和一是《真娘墓》《简简吟》有着类似的情感,只不过《真娘墓》《简简吟》是实写,《花非花》是虚写。放在一起看,很容易联想到是写一个女子。一、《真娘墓》与《简简吟》1、《真娘墓》写自尽的歌妓真娘是唐代苏州著名的歌妓。据说她本是一个姓胡人家的女儿,父母双亡,孤苦伶仃,被骗堕入青楼,为反抗鸨母的压迫而投缳自尽,葬身虎丘。诗中写道:真娘墓,虎丘道。不识真娘镜中面,唯见真娘墓头草。霜摧桃李风折莲,真娘死时犹少年。脂肤荑手不牢固,世间尤物难留连。难留连,易销歇,塞北花,江南雪。2、《简简吟》写夭折的少女诗中描述了一位貌美不凡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才女 女的过早夭折,同时表达了诗人对红颜易碎,世事无常,越是美好的东西越是容易很快逝去的无奈之情。诗中写到:苏家小女名简简,芙蓉花腮柳叶眼。十一把镜学点妆,十二抽针能绣裳。十三行坐事调品,不肯迷头白地藏。玲珑。

“雾失楼台,月迷津度”是什么意思,出自什么地方?? “雾失楼2113台,月迷津渡”意思是雾迷5261蒙,楼台依稀难辨,月色朦胧,渡口也隐4102匿不见。出自:1653《踏莎行·郴州旅舍》秦观·宋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⑿?译文:雾迷蒙,楼台依稀难辨,月色朦胧,渡口也隐匿不见。望尽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无处觅寻。怎能忍受得了独居在孤寂的客馆,春寒料峭,斜阳西下,杜鹃声声哀鸣!远方的友人的音信,寄来了温暖的关心和嘱咐,却平添了我深深的别恨离愁。郴江啊,你就绕着你的郴山流得了,为什么偏偏要流到潇湘去呢?踏莎行:词牌名。郴(chēn)州:今属湖南。雾失楼台:暮霭沉沉,楼台消失在浓雾中。月迷津渡:月色朦胧,渡口迷失不见。可堪:怎堪,哪堪,受不住。砌:堆积。无重数:数不尽。扩展资料:此词为作者绍圣四年(1097)作者因坐党籍连遭贬谪于郴州旅店所写。当时作者因新旧党争先贬杭州通判,再贬监州酒税,后又被罗织罪名贬谪郴州,削去所有官爵和俸禄;又贬横州,此词作于离郴前,元佑六年(1091年)七月,苏轼受到贾易的弹劾。秦观从苏轼处得知自己亦附带被劾,便立刻去找有关台。

古诗中U的押韵 语音是一直在变化的。现代的读音和古代的读音不完全一样,甚至明清时期的读音和唐宋时也不太一样,为了不发生混淆,古人特地编了本《填词韵部》,你可以找来看看。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踏莎行·郴州旅舍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是什么意思? 【意思】:楼台茫茫大雾中2113消失;渡口被朦胧的月色所5261隐没。【出处】:《踏莎行·4102雾失楼台1653》北宋·秦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白话译文:雾迷蒙,楼台依稀难辨,月色朦胧,渡口也隐匿不见。望尽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无处觅寻。怎能忍受得了独居在孤寂的客馆,春寒料峭,斜阳西下,杜鹃声声哀鸣!远方的友人的音信,寄来了温暖的关心和嘱咐,却平添了我深深的别恨离愁。郴江啊,你就绕着你的郴山流得了,为什么偏偏要流到潇湘去呢?扩展资料:1,该诗句的创作背景:此词为作者绍圣四年(1097)作者因坐党籍连遭贬谪于郴州旅店所写。当时作者因新旧党争先贬杭州通判,再贬监州酒税,后又被罗织罪名贬谪郴州,削去所有官爵和俸禄;又贬横州,此词作于离郴前,元佑六年(1091年)七月,苏轼受到贾易的弹劾。秦观从苏轼处得知自己亦附带被劾,便立刻去找有关台谏官员疏通。秦观的失态使得苏轼兄弟的政治操行遭到政敌的攻讦,而苏轼与秦观的关系也因此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有人认为,这首《踏莎行》的下阕,很可能是秦观在流放岁月中。

#踏莎行#潇湘#诗歌#真娘墓#读书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