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叶的观察分组实验效果记录 怎么评价学生分组实验

2020-10-03知识3

人教版初中物理 八、九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分别有多少 初中物理实验目录 序 号 年 级 实 验 名 称 实 验 类 型演示分组必做选1八年级上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2八年级上册真空不能传声√3八年级上册液体传声√4八年级上册固体传声√5八年级上册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6八年级上册观察声音的波形√7八年级上册探究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8八年级上册观察不同乐器发声的波形图√9八年级上册音调可变的哨子√学生课外完成10八年级上册水瓶琴√学生课外完成11八年级上册观察噪声的波形√12八年级上册声音传递能量√13八年级上册光的直线传播√14八年级上册小孔成像√学生课外完成15八年级上册手影√学生课外完成16八年级上册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17八年级上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8八年级上册光的折射现象(水池中物体上升了、笔错位了、铅笔折了)√19八年级上册光的色散现象√20八年级上册探究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的规律√21八年级上册透镜对光的作用√22八年级上册测定凸透镜的焦距√23八年级上册自制模型照相机√学生课外完成24八年级上册探究投影仪成像的特点√25八年级上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26八年级上册近视眼远视眼成因及其矫正模拟实验√27八年级上册自制显微镜√学生课外。

叶的观察分组实验效果记录 怎么评价学生分组实验

怎么评价学生分组实验 如何有效开展学生分组实验摘 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还能够获得实验能力的提升。而在实验教学中,学生分组实验又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如何有效开展物理分组实验?对于整个物理教学活动的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笔者简单总结了几点有效开展分组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希望在分组实验中,学生有机会提升包括实验能力在内的综合素质。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 分组实验 实验能力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学科中的很多概念、规律都来源于实验。对于中学生来说,物理实验是学生将来从事科学实验的起点,因此,在这个阶段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也是物理教学任务中的重要一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教学大致分为两大块,一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演示实验,二是以学生为主导的分组实验。与教师演示相比,在分组实验中,一方面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操作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团结与协助的能力,而这些能力都是学生将来从事任何工作都不可缺少的能力。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物理学科教学的启蒙阶段,一定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的发展需求,有效开展学生分组实验,努力让学生在。

叶的观察分组实验效果记录 怎么评价学生分组实验

观察实验 怎样表述观察者不知道实验分组 马昊同学:。在《南方都市报》上看到你的“三碗米饭”实验,感到很有趣。想不到在小学四年级的你已经开始做一个科学实验,当你听到一个观点时能够亲自动手进行验证,并且通过报纸将实验结果公布出来,这已经完成了一个科学研究的几个基本环节。首先是提出假设。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许多问题,根据经验也会自己总结出一些规律,在科学研究中要把观察到的现象总结成一定的规律,然后提出一个可以被证明正确,或者可以被证明错误的假设。这一步你做得很好:将“人类行为对事物的影响”这么大的题目精简成了一个简单的假设:“人类带有情感的语言是否可以影响米饭的腐败过程?这个假设是可以被实验证明或证伪的。第二步是设计实验。你的实验设计是对米饭进行赞美或者咒骂,来观察米饭的腐败过程与程度。这也是一个不错的设计。它的优点在于,实验简单易行,对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你是有能力实施这个实验的。另一个优点是,这个实验的结果比较容易定性观测。从你的实验结果上来看,米饭在约一个月的实验之后出现了明显不同的三个结局:白色,变黄,又黑又臭。这三个现象清晰可见,避免了许多复杂的测量。第三步你实施了实验,并且认真做了观察。我不知道你是否有实验。

叶的观察分组实验效果记录 怎么评价学生分组实验

小学科学实验需要哪些记录单 小学科学演示实验记录单三上 课题 实验内容 实验器材 完成效果 时间 一般 良好 校园里的小动物 蜗牛对刺激有什么反应 蜗牛、醋、酒等 神奇的水 会爬的水 植物花茎、红水、蓝水、烧杯等 金属 金属导电性、延展性 各种常见金属、电池、导线、铁锤等 选择能够研究的问题 吹泡泡 铁圈、肥皂、甘油等 小学科学分组实验记录单三上 课题 实验内容 实验器材 完成情况 时间 一般 组数 良好组数 科学是?动起来的小人 白纸、铅笔、小人图 做一名小科学家 站立的鹦鹉 鹦鹉卡纸、回形针 校园里的小动物 蜗牛吃什么 蜗牛、蔬菜、水果等 生命离不开水 小草每天喝多少水 小草、试管、植物油等 挤西红柿里的水 西红柿等 神奇的水 毛细现象 水槽、红水、餐巾纸 水的表面张力 硬币、回形针、平口瓶 水的压力 可乐瓶、针、水 水的浮力 烧杯、法码、橡皮泥 水的溶解 糖、盐、水、烧杯等 纸 纸的性质 各式各样的纸、滴管、放大镜、滤纸等 纺织材料 棉布与尼龙的不同 火柴、棉布、尼龙、水、蜡烛等 金属 金属光泽、导热性 各种常见金属、砂纸、热水、冷水等 选择能够研究的问题 吹泡泡 铁圈、肥皂、甘油等 乒乓球反弹高度和什么因素有关 乒乓球、米尺 小学科学演示实验记录单三下 课题 实验。

实验记录 [实验报告格式要求]实验报告的书写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训练。它不仅是对每次实验的总结,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初步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逻辑归纳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

在分组探究“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第一小组的同学利用小烧杯做实验,如图1所示,他们认真观察实验过程,并记录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1)①温度计的最小分度值是1℃,温度计液面在零刻度线上,由图知温度计的示数是92℃,则由表中数据可知,对应的是水在第60s时的温度;②由表格中数据知,水在沸腾前吸热温度升高;水在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并且可看出水的沸点为98℃;且沸腾前温度变化先快后慢.(2)由表格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98℃,水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小,图乙属于沸腾时的现象;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故图甲属于沸腾时的现象;(3)烧杯上加盖,这样可以减少热量的损失,从而缩短加热所需的时间.故答案为:(1)60;水在第180s前(沸腾前)吸热升温;水在第180s后(沸腾时)吸热不升温;(2)98℃;甲;(3)减少热损失.

在观察“水的沸腾”分组实验中, (1)如图所示,验装置要从下到上安装,因此组装时应分别根据酒精灯火焰高度和温度计的位置,先后调整(A、B)两铁圈的高度并固定.(2)甲俯视读数会偏大,丙仰视读数会偏小,乙读数时,视线和液柱的上表面相平,读数正确.(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4)图象可以看出,水在沸腾过程中保持99℃不变,所以水的沸点是99℃;(5)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杯中的水不能吸收到热量,因此不再冒气泡了,而温度计的示数并没有下降,即到达水的沸点,但水沸腾的条件:一是到达沸点,而是继续吸热.故这个现象说明水沸腾需要吸热,(6)他们两组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所用的时间不同的原因可能是水量不等,因为水越多,需要加热的时间会越长.通过分析比较一、二两组的水沸腾图象可知,第二组从开始加热到将水沸腾所用时间较多,该组加热时间较长原因可能是第二组用于加热的水较多.故答案为;(1)酒精灯火焰高度;温度计;(2)乙;(3)如上图;(4)99;(5)水沸腾需要吸热;(6)二;第二组用于加热的水较多.

#化学#初中物理#八年级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