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小麦黄花叶病用啥农药 小麦黄花叶病的传播规律是什么?

2020-10-03知识4

怎样防治小麦黄花叶病毒病? 被小麦花叶病毒病侵染的小麦在2月中旬显现病症,嫩叶上呈现褪绿条纹或黄花叶症状,在老叶上常出现坏死斑。3?5月气温 升高后,花叶症状逐渐消失,新叶无症状,但是分蘖减少。

小麦黄花叶病用啥农药 小麦黄花叶病的传播规律是什么?

小麦黄叶病毒病用什么药最好 小麦花叶病毒病染病后冬前不表现症状,到春季小麦返青期才出现症状,染病株在小麦4—6叶后的新叶上产生褪绿条纹,少数心叶扭曲畸形,以后褪绿条纹增加并扩散。病斑联合成长短不等、宽窄不一的不规则条斑,形似梭状,老病叶渐变黄、枯死。病株分蘖少、萎缩、根系发育不良,重病株明显矮化。防治小麦黄花叶病,可在返青期每亩追施尿素5-8公斤,另用5%氨基寡糖素75毫升或2%菌克毒克200毫升,兑水50公斤喷雾。或者每亩用0.5-0.75公斤尿素+0.2公斤磷酸二氢钾,兑水50公斤喷雾,或用0.01%芸苔素3000-5000倍液喷雾,加速苗情转化,减缓病情发展,降低危害损失。若同时控制小麦纹枯病,预防小麦条锈病等,每亩可用12.5%烯唑醇20克,15%三唑酮100克兑水50-60公斤喷雾。

小麦黄花叶病用啥农药 小麦黄花叶病的传播规律是什么?

小麦黄花叶病有什么危害?发生后如何促恢复?1.气象因素影响小麦病毒病发生程度的气象因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对于小麦黄花叶病毒病来说,秋播后土壤温度和湿度及翌年小麦返。

小麦黄花叶病用啥农药 小麦黄花叶病的传播规律是什么?

小麦黄花叶病的传播规律是什么? 自然传播靠病土、病根残体、病田流水扩散,实验室可汁液摩擦传播,不能经种子、昆虫传播。禾谷多黏菌。是一种小麦根部的专性弱寄生菌,本身不会对造成明显为害。。

怎样防控小麦黄花叶病? 利用抗病良种为主体,配合轮作换茬、作物合理布局、协调播期、适时增施氮肥和加强管理的综合治理措施。与油菜、大麦、绿肥、蚕豆等进行多年轮作可减轻发病。合理施肥,提高。

小麦黄花叶病有什么危害?发生后如何促恢复?

小麦黄花叶病的病毒侵染时期是什么时候 小麦黄花叶病的病毒侵染一般是小麦返青期发病,土传性病害,春季长期低温,干旱发病严重。可以用盐酸.吗啉胍,三氮唑核苷.吗啉呱,苦.钙.硫磺复配剂,香菇多糖,宁南霉素,植病灵等加锌加氨基酸叶面肥喷雾。间隔5天连续喷施2到3次。

小麦黄花叶病主要症状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怎样防治小麦的黄花叶病? 小麦黄花叶病是由小麦黄花叶病毒侵染引起的病毒性病害,近年来在我国各地麦区都有所发生,是一种危害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小麦黄花叶病的危害症状小麦被黄花叶病毒侵染后,在越冬后的麦苗分蘖初期开始显症,尚未展开的心叶上出现与叶脉平行和短条纹状褪绿色花叶,叶片僵直,叶色变黄,植株矮缩,分蘖减少,根系发育不良,褐根增多。轻病株抽穗后没有明显症状,重病株提早枯死或不能抽穗,有的虽能抽穗,但穗颈短,空粒增多。小麦黄花叶病的发病规律小麦黄花叶病病毒在田间由禾谷多粘菌作为传毒媒介,禾谷粘菌属于专性寄生菌,小麦黄花叶病病毒通过禾谷多粘菌及汁液摩擦传播侵染。禾谷多粘菌的休眠孢子在小麦的病残根、病土中越夏,越夏后萌发成游动孢子,侵染麦苗发病。秋冬季节适温多雨,或第二年春季天气回暖早,阴雨天气多,有利于病害发生。小麦黄花叶病的防治方法小麦黄花叶病应当采取以农业防治措施为主的防治策略。一是采取多种农作物进行轮作倒茬,可以明显减轻病害的发生;二是适当推迟播种日期,同样可以减轻病害发生程度;三是选择抗病或耐病品种,避免病害发生;四是播种前可以使用50%噁霉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2%戊唑醇对小麦种子进行拌种。发病后的后。

#小麦#农业#三农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