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代上海滩最搞笑的服装是什么? 除了旗袍还真想不出来了
上海著名的一个街,各国服装设计师来上海都回去看一看的地方。 好像是一个裁缝起家的。
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服饰能看出哪些历史信息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是全国最开放、最繁华的城市。此时的上海的社会百态、经济活动都具有相当的中国社会映射力。1、新旧社会的交替:女性在这个时期是以旗袍为主,上流社会男士是以西装为主,一般的为长袍和褂子。旗袍是从清朝的旗装改造创新而来,创新主要是体现在对腰身的重视、可以露出手臂和脖子。表明人们思想由旧变新。2、东西方文化交汇:西装的盛行,各种样器物的出现,以及这时候人们渐渐卷着舌头说夷语—英语。但此时依然有较多的中国传统色彩:盘发、旗袍。3、思想的开放:社会能容忍女性穿露臂旗袍,能光明正大的欣赏女性身材的娇美。4、创新性凸显:能从旗装改造出旗袍,对色彩和款式的驾驭能力极高。
谁知道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之间上海流行服装的特点?就是夜上海时期.积分不多,急求. 旗袍:海派时尚的典型 近代上海妇女服饰的最大特点是普遍穿着旗袍。旗袍最早是满族旗人妇女所穿的长袍,其特点是宽大、平直,下长至足,所用材料以丝绸为主,袍上绣满花纹。
上海三十年服装的变化(急) 改革开放30年,中国服装业演绎了不少生动精彩的商业故事。全行业中不乏这样的从业人士:上世纪80年代起,白手起家走街串巷销售服装;90年代进驻批发市场开设档口,将自己生产的品牌服装销往全国甚至世界各地;进入21世纪,为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市场网络向代理、直营等多种模式渗透,近两年还在考虑开展网络营销…可以说,中国服装产业一直没有停止过商业创新的探索和实践,商业环境的变化也为服装行业的成长及策略调整提供了新的参照,一代服装人也在不断变革中创造了从无到有的商业奇迹。萌芽:“坐商”时代改革开放之后,掌握中国命运的决策者们一直在解决意识形态的问题,还围着“是要走市场经济,还是搞计划经济”绕圈子。由于体制上的原因,使得企业不知道市场是什么样子,刚刚从“灰黑蓝绿白”中跳出来的人们,也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服装。1979年,汉正街在一片争议声中开始尝试市场经济。此前,服装供给完全是计划式,生产企业不必知道产品最终流向。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会议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迈开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1984年,实行了30年的布票成为历史,成衣业开始阔步发展起来。这时供给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等。
30年代上海滩最搞笑的服装是什么? 哈!男的呀。最好就穿有点像裙的衣服。要穿有点跟的鞋,不用高跟鞋啊!哈哈。女的就穿酷酷的男装,加顶帽子。哇!应该很美好,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