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沪浙皖七日谈 | 防汛弦正紧,发展劲不松

2020-07-19新闻13

本周,“梅姑娘”威力不减,强雷电、强降雨开启“超长续航”模式,全国防汛迈入“七下八上”的关键时期。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过去的七天里,沪浙皖地区破浪冲锋、迎战险情,筑起防汛抗洪的“铜墙铁壁”。

风雨同舟战汛情,快马扬鞭再出发。2020半场已过,上半场“成绩”出炉,下半场“考试”又启幕。沪浙皖三地一连串向好数据,彰显了经济复苏的可喜势头。

闻“汛”而动,力保安澜

入梅以来,安徽先后出现7次强降水过程,全省平均降水日数25.4天,为196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最多。

7月14日,安徽将救灾应急响应等级由Ⅲ级提升至Ⅱ级;7月17日,淮河发生2020年第1号洪水,阜阳全面进入防汛战时状态;7月18日,安徽各支流、湖泊超保证水位,淮河干流王家坝站超警戒水位,全省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Ⅰ级;截至7月17日,安徽累计受灾人口已超300万……

连续强降雨,长江上中游来水日夜奔袭,淮河水位持续上涨,安徽面临着长江、淮河“双线作战”压力。

与时间赛跑,安徽各地闻“汛”而动。7月14日晚,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出紧急命令,要求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市防指立即做好长江江心洲和外滩圩人员撤离工作。截至7月16日11时,安徽各地已紧急转移安置人口57.2万人,长江干流有人居住的55个江心洲、外滩圩,达到转移预警条件共49个,都已组织人员撤离。

上周,浙江多地的暴雨预警再次拉响。7月15日10时,全省共有21条气象预警生效,其中嘉善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海盐、海宁、余杭等10个地区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截至当日17时,杭嘉湖地区5处江河站均超过保证水位。

从7月14日,新安江水库关闭最后1孔泄洪闸,到7月17日,湖州市开启德清大闸,杭嘉湖平原防洪排涝压力进一步增加。

守护一方安澜,自7月2日起至7月16日,嘉兴市杭嘉湖南排工程排涝15.47亿立方米,相当于780多个南湖的水量;湖州各地按照“百米一人”原则,24小时昼夜巡堤,在太湖大堤上筑起防线。

7月17日,是今年上海入梅的第39天,太湖水位上涨也给上海防汛增添了压力。太浦闸按照《太湖超标洪水应急调度方案》全力排水,目前已开启9孔,每孔闸门提升至3.6米,每秒钟向黄浦江方向排水603立方米。

大考之年,稳住“半场”

上半年,沪浙皖三地也都交上了令人满意的半年“考卷”。

7月15日,上海市人社局发布公示,拟向2693家单位发放稳岗返还;7月16日,浦东夜间经济夏日系列活动正式启动。目前,浦东已累计推出21家夜间经济示范点,为消费者打造包容多元、体验丰富、接轨国际的夜间经济集聚区和夜间消费目的地;截至7月17日,奉贤在上海全市范围内率先推出的“就业券”已发出1547张,帮助423人实现就业。

今年二季度,上海引进首店数量达到259家,已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为一季度61家首店数量的4.2倍。商务部数据显示,上海、北京、成都的首店数量排在全国前列。

上半年,浙江新设个体工商户63.46万户,同比增长24.79%。其中,二季度新设个体工商户同比增长85.70%,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29个百分点。

浙江影视产业迎来了“小阳春”。7月以来,在横店影视城拍摄的剧组达44个、筹备剧组66个,总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6%;象山县今年1月至5月引进落户影视企业404家,同比增长23%。

此外,浙江半年已经完成了全年5G基站建设任务目标:截至今年6月底,浙江累计建成5G基站5.0947万个,已超过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0年“建成5G基站5万个”的目标,实现县城以上全覆盖。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1月至6月,安徽全省城镇新增就业33.5万人,超序时进度3个百分点;6月当月新增就业5.4万人,同比增长10.2%,环比增长39.9%,全力保证就业稳定。

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截至6月底,2020年安徽全省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建设任务11559公里已全面实施,开工率为100%,完工率已超90%。

创新提速,奋楫前行

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前沿产业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上周,沪浙皖三地项目活动不断,给发展积蓄强劲动能。

7月13日,受疫情影响一再延期的第30届中国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2020线上)在上海开幕,主题定为发“线”精“采”。

由于疫情,国际市场需求下降,但不等于没有需求,也不等于没有市场。华交会因疫情搬到了“云”上,参展商、采购商之间由“面对面”变为“屏对屏”,一些参展商各展其能,“以变应变”,提前在防疫物资、“宅经济”等新兴领域布局,吸引到不少采购商的眼球。

筑生态文明之基,走绿色发展之路。7月15日,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揭牌运营,基金首期规模达885亿元人民币,将重点投资污染治理、生态修复和国土空间绿化、能源资源节约利用、绿色交通和清洁能源等领域。

抓创新、谋未来也是浙江一直以来的发展思路。7月16日,《浙江日报》消息称,浙江决定建设首批4个浙江省实验室:之江实验室、良渚实验室、西湖实验室和湖畔实验室。浙江省实验室以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基地“预备队”为目标,推动全省基础研究能力提升,为高起点打造面向世界、引领未来、辐射全省的创新策源地,高水平建设创新型省份提供坚实保障。

7月17日上午,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举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车俊为首届浙江科技大奖个人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团队获得者代表、阿里达摩院院长张建锋颁奖。同日,2020年浙江数字经济高峰论坛暨第二届桃园数字论坛举行,助力新基建高质量推进,促进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一体化在浙江也有了新动向。18日消息,浙江批复同意设立第6个省级新区——台州湾新区,未来,台州湾新区将有效发挥当地民营经济特色优势,打造长三角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引领区。

日前,安徽出台意见要求省内各地加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力度,确保研发经费支出“只增不减”,并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和社会力量加大研发投入,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努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交汇点记者 沈佳暄

#就业#洪灾#新冠肺炎_社会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