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书本上了解的知识是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 楼上的都有道理,3楼说的直接从书本上看到的,不经过自己的思考验证就接受,那就只能算感性认识,在思考过程中掺杂太多个人感情因素,不够客观的话也算感性认识。举个例子:1+1=2,别人这么教你,你记住了,以后就都这么用,那这样的认识就是感性的。然后有一天一个数学家告诉你1+1其实并不等于2,你向他学到了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来证明1+1不等于2、你清楚了其中的原理,那你以后看到1+1你就说它不等于2。你觉得你是理性的,因为你懂它背后的道理嘛。但这其实还是属于感性认识。真的理性的认识应该是结合客观实际的,它能够随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固执坚持自己的观点。1+1在需要等于2时就等于2。在需要不等的时候那就要能证明它不等于2。这才说明你已经对它有了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和感觉的区别是什么?“感觉是认识的起点”这句话是对是错,我在教科书上看到说这句话是唯物主义观点,不太理解。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怎么区别?
什么是感性认识,什么是理性认识,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什么?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主要有概念、三方面的区别。一、概念不同1、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对,是指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在大脑中产生的反映形式。2、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的认识。二、形式不同1、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感觉是人对事物的最初反映,是主体的感官对内外环境适宜刺激物的反映形式。知觉是对客观事物表面现象或外部联系的综合反映,它为主体提供客观对象的整体映象。表象是曾经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外部形象在人的意识中的保存、再现或重组。2、理性认识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构成科学体系核心的逻辑要素。判断是反映事物关系的思维形式,是对事物的状况和性质有所判定的思维形式。推理是由已知合乎规律地推出未知的思维形式,对某些判断分析和综合再引出新判断的过程。三、特点不同1、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生动性和具体性。要获得感性认识,必须亲自参加社会实践,直接接触客观事物。感性认识是认识的来源,是理性认识的基础。2、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重要。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对吗?(要权威点的回答,基本的我知道) 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他们是认识的不同阶段。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到理性认识.但感性认识是一切认识的基础,只有收集大量的可靠的感性材料,并加以加工,感性认识才可能上升到理性认识。没有感性认识就不会有理性认识,所以说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教科书+参考书+老师+总结,我尽力了)明白了吗?不明白问我,我很负责的哟~
书上说感性认识是主观的,那请问大家理性认识属于主观的认识还是客观的认识 1。都是主观。只有极少部分人可以自已从中除去,有心灵再次去认识一切,他们是客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