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老萨万家岭 李云龙上万人攻打平安城,日军仅八百个人,为何打了两天才拿下来?

2020-10-02知识5

李云龙上万人攻打平安城,日军仅八百个人,为何打了两天才拿下来? 李云龙打平安县城的兵力不止一万,算上外围帮他打援的兄弟部队,起码有十万。这个兵力是抗战中前期打县城的最低标准,低于这个兵力配置,是打不下县城的。而两天就能打下县城,这也是很夸张的了。不是夸张的慢,而是夸张的快!我举一个具体的战例—1939年的浙江省桐乡县城收复战。就能知道当时收复一座县城是有多困难。1939年初,日军收缩兵力,一般的小县城只会留一个小队驻守。当时的桐乡县城就是只留了一个小队的兵力。那么,一个小队的兵力是多少人呢?正常来说是50个人,即8人一分队,每小队配备6个分队(其中只有3个分队会配置机枪),加上正副队长,合计50人。当时驻守桐乡的日军小队还没有50人,只有47个人,有三人因伤没有归队。这是日军的配置,再说国军的兵力。当时国军的兵力有一个师,大约七八千人,兵力是日军的160倍。并且这个师还不是杂牌,是湘军的第62师,在淞沪战场和日军血战过七天七夜,后来退了下来,也没有撤到后方休整,而是在浙江北部坚持打游击,根本就不怂日军。但就是这样的精锐国军,这么大的优势兵力,打一个只有区区47人驻守的县城,硬是吃不掉这区区几十人。为什么吃不掉呢?原因一:缺少重武器。国军当时的兵力安排没有任何问题,即以一个团。

老萨万家岭 李云龙上万人攻打平安城,日军仅八百个人,为何打了两天才拿下来?

什么叫成建制?这个问题,有点冷。建制,就是军队中建立起来的体制和编制。成建制,就是该作战单位全体人员。在我军中,建制单位从大到小有军,师,旅,团,营,连,排,班,所以成建制在不同建制单位下指的就是某军全体指战员,某师全体指战员等等。在战争中,保全建制是非常重要的。成建制突围。如果被敌人包围,应该尽量实现成建制突围,否则伤亡会很大。著名的中原突围中,中原军区下属的鄂豫、皖西、豫皖苏、豫西、桐柏、江汉、陕南等7个二级军区和7个纵队,只有皮定均的第一纵队第一旅实现了成建制突围,其他部队都遭遇了建制被打散,但没有被成建制歼灭。皖南事变中,新四军军部9000多人被国军8万人围攻,新四军第一纵队电台被击毁,付秋涛将军带领2000多人顺利突围,成为皖南事变中唯一一支成建制突围的部队。南京保卫战中,大多数国军被包了饺子,不少人死在了江北的码头上,可是就有2支部队实现了成建制突围。这就是粤军部队的第66军和第83军。这两个军能够顺利突围,实在是因为他们服从命令又勇敢。当时唐生智命令黄埔嫡系向北坐船逃离,命令杂牌军向南消耗敌人。没想到,怕死的在长江边上被打死了,只有这两只粤军部队向南正面突围,反而赢得了一片生机。成建制。

老萨万家岭 李云龙上万人攻打平安城,日军仅八百个人,为何打了两天才拿下来?

二战时期各国军队伙食怎么样?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伙食最差的是国军。受国力的限制,国军的伙食是最差的。国军士兵每天基本只有1到2斤小米或者杂粮(吃大米是做梦),副食就是随地购买的蔬菜。吃什么蔬菜,要看驻扎当地有什么蔬菜,有萝卜吃萝卜,有青菜吃青菜。至于吃肉,那是做梦,只有过年或者双十节(国庆节),才能杀猪吃几块肉。平时如果打牙祭,也就是吃几块豆腐而已。国军士兵如果立了功发奖金,一般都会买鸡蛋煮着吃,或者下个馆子。但所谓下馆子,也只能吃套菜(最廉价的菜,类似于今天的低价套餐),也许能吃几块猪杂、牛仔或者碎肉。实际上,很多国军士兵连吃盐都困难。大家可以看看抗战中后期的国军战士照片,个个瘦骨嶙峋,一看就是处于长期营养不良中。伙食一般的是苏军和日军日军比苏军好日军的标准供应,每天都是有牛肉罐头的,210克。好吃不好吃其次(其实也很好吃,萨沙吃过),关键是热量很高。萨沙写过中日军粮对比,大家有兴趣。在甲午战争爆发前,日本人紧急 从美国进口了一批牛肉罐头,一共花费了2.5万日元。但是,日军官兵非常不喜欢美国的牛肉罐头的口味。日本人的口味偏甜,他们更喜欢本国自产的牛肉罐头。日本人自己的牛肉罐头中,除了牛肉以外,还有土豆,牛蒡,。

老萨万家岭 李云龙上万人攻打平安城,日军仅八百个人,为何打了两天才拿下来?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活跃在哪儿? 入关后的东北军在西安事变后整编为(49.51.53.57.67)五个军和何柱国骑兵第二军,冯占海91师(原63军),全军整编后约有十七八万人,其中67军作为曾经拥有四个师的超级军就有五万多人。战略防御阶段东北军作战概况卢沟桥事变以后,东北军三个军(49.57.67)奉命驰援淞沪战场,49军109师全军覆没,67军在华北掩护国军南撤作战中损失一部,全军四万余人坚守松江掩护国军大撤退全军覆没,残部编为108师被嫡系25师吞并。51军在徐州会战中损失过万,57军在江阴保卫战和扬州保卫战中损失殆尽,112师余部四千余人覆没于南京城下。武汉会战原63军冯占海91师在万家岭外围阻击战中伤亡惨重,余部两千多人被汤恩伯部吞并。至此东北军在战略防御阶段的短短一年多时间内伤亡十余万人,接下来经过短暂整补,除67军番号撤销外,其他部队开始陆续奉调继续开赴一线作战。1938年十月武汉会战结束(失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军改变策略,把进攻的矛头指向了在敌后开辟战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对国民政府则开始采取“主要以外交,思想,经济方面施加压力,采取政治及谋略手段使之崩溃”的手段,即“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的方针。战略相持阶段东北军开赴各个战场国军主力从此开始了。

如何评价孟良崮战役? 深度剖析孟良崮战场的双方兵力对比,你会发现对偏师冒进的张灵甫来说,其实是个必死之局。许多军事爱好者被“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口号给误导了,认为蒋军在战场上兵力似居绝对优势,诚大错特错也。当顾祝同取代薛岳统一指挥徐州、郑州两个绥署作战之时,蒋军正规军兵力总共为24个整编师(或未完成整编的军)、60个整编旅约455000余人,这可是诺大的河南和山东战场上的全部兵力。那么具体到深入鲁中山区寻求与华野决战的兵力呢?是汤恩伯第一兵团、王敬久第二兵团和欧震第三兵团的17个整编师,粗略计算一下,大致占顾祝同所有机动兵力的70%约33万人。需要注意一点,蒋军的整编师除整74师、整11师这样的精锐嫡系能超过30000人外,大多数整编师不过20000余人。顾总司令唯一聊以自慰的,是这三个兵团中囊括了“五大主力”之三(整74、整11、第5军)以及整25师、桂系第7军等精锐王牌,战斗力确实甲等。而华东野战军刚刚取得了莱芜战役的大捷,缴获武器以及改造俘虏甚多,期间还升格了地方部队11个团编入野战军,因此在鲁中山区待机的有整整十个纵队(九个野战纵队和一个特种兵纵队)。华野主力纵队平均有多少人马呢?根据粟裕发往西柏坡准备分兵行动的电文,第2、第7、第8纵队。

为什么有人说能看懂一张地图,就能看出一个人是不是将帅之才?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林彪有名言,任何一个优秀的指挥官,必须是一个看地图的高手。林彪要求他的将领们,要熟记地图,最好能够背下地图。为啥?这是因为当年的军事作战,完全是依赖地图进行的。军队的集结、部署、行动、作战,均要根据具体的地形进行。原则上,军事作战的胜负大部分是根据地图上互相部署对抗的结果,类似于今天的兵棋推演。如果对于地图不熟悉,军事指挥是会有大问题的。著名的抗战106师团被国军围歼,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地图问题。当时106师团孤军深入江西九江万家岭地图,试图一举绕过国军防线,攻打侧翼,导致国军彻底崩溃。然而薛岳很快发现了这一点,调动主力部队向万家岭集结,前后调动近10万人。这么大的部队调动,自然很快被日本侦察机发现。情报到了106师团长手中,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危险,开始全面撤退。然而,由于地图问题,106师团并没有突围成功。这份地图是岗村宁次20年代从孙传芳那里窃取的,地图本来就绘制的不高明,加上时间过了20年,地图同实际有很多差别。同时,万家岭这里都是原始森林,地标地物很少。106师团长的能力有限,竟然看错了地图。106师团在2天时间内在万家岭转悠了半天,竟然是在原地打转。这段时间国军大军包围上来,最终将。

#抗日战争#军事历史#74师#张灵甫#成建制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