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指出顺磁性、抗磁性和铁磁性三类物质在结构上的特点 非铁磁性材料 抗磁性材料区别

2020-10-02知识5

顺磁性材料和抗磁性材料的区别是什么?

铁磁性和磁性有区别吗 磁性是地球上所有物质都具备的性质。磁性分为铁磁性和顺磁性以及抗磁性。所有物质都具有抗磁性,部分物质在表现抗磁性的同时表现顺磁性或铁磁性。而铁磁性物质在加热到居里温度之上转变为顺磁性。铁磁性是最强的一种磁性,具有铁磁性的物质磁化率高,产生的磁场强,对其铁磁体具有吸引作用。我们通常说的物质具有磁性就是说它具有铁磁性。但无力上的磁性比日常生活中来的宽泛一些。

解释抗磁性和铁磁性的来源 1、2113 抗磁性当磁化强度M为负时,固体表现为抗磁性5261。Bi、Cu、Ag、Au等金属具有4102这种性质。在外磁场中,1653这类磁化了的介质内部的磁感应强度小于真空中的磁感应强度M。抗磁性物质的原子(离子)的磁矩应为零,即不存在永久磁矩。当抗磁性物质放入外磁场中,外磁场使电子轨道改变,感生一个与外磁场方向相反的磁矩,表现为抗磁性。所以抗磁性来源于原子中电子轨道状态的变化。抗磁性物质的抗磁性一般很微弱,磁化率H一般约为-10-5,为负值。3、铁磁性对诸如Fe、Co、Ni等物质,在室温下磁化率可达10-3数量级,称这类物质的磁性为铁磁性。铁磁性物质即使在较弱的磁场内,也可得到极高的磁化强度,而且当外磁场移去后,仍可保留极强的磁性。其磁化率为正值,但当外场增大时,由于磁化强度迅速达到饱和,其H变小。铁磁性物质具有很强的磁性,主要起因于它们具有很强的内部交换场。铁磁物质的交换能为正值,而且较大,使得相邻原子的磁矩平行取向(相应于稳定状态),在物质内部形成许多小区域—磁畴。每个磁畴大约有1015个原子。这些原子的磁矩沿同一方向排列,假设晶体内部存在很强的称为“分子场”的内场,“分子场”足以使每个磁畴自动磁化达饱和状态。。

顺磁性和铁磁性有什么区别 一、概念不同1、顺磁性:是指2113材料对磁场响5261应很弱的磁性。2、铁磁性:4102是指物质中相邻原子或离子的磁矩1653由于它们的相互作用而在某些区域中大致按同一方向排列,当所施加的磁场强度增大时,这些区域的合磁矩定向排列程度会随之增加到某一极限值的现象。二、原理不同1、顺磁性:,组成顺磁性物体的原子、离子或分子具有未被电子填满的内壳层,这类材料的原子、离子或分子中存在固有磁矩,因其相互作用远小于热运动能,磁矩的取向无规,使材料不能形成自发磁化。2、铁磁性:在铁磁性物质内部,如同顺磁性物质,有很多未配对电子。由于交换作用,这些电子的自旋趋于与相邻未配对电子的自旋呈相同方向。三、应用不同1、顺磁性:医学上从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发展到电子顺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显示生物体内顺磁物质(如血红蛋白和自由基等)的分布和变化,此外某些测氧仪利用了顺磁性的原理。2、铁磁性:仅有四种金属元素在室温以上是铁磁性的,即铁,钴,镍和钆。极低低温下有五种元素是铁磁性的,即铽、镝、钬、铒和铥。以及面心立方的镨、面心立方的钕。参考资料来源:-顺磁性参考资料来源:-铁磁性

#磁化强度#磁场强度#电子#铁磁性#铁磁性物质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