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让做下用电负荷三相平衡,怎么调啊?
电力系统电压调整可以采用哪些措施 1、通过改变发电机端电压调压。在各种调压措施中,最直接最经济的手段是利用发电机调压,因为这是一种不需要额外投资的调压手段,所以应当优先考虑采用。发电机调整端电压是通过调节励磁从而改变无功功率出力来实现的,现代的同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431366235步发电机可在额定电压的95%~105%范围内保持以额定功率运行,也就是发电机保持同样出力的情况下,可以在10%范围内调节电压。2、通过调整变压器变比调整电压。双绕组变压器的高压绕组和三绕组变压器的高中压绕组一般都有若干个分接头可供选择,通过选择不同的分接头,使变压器变压比例发生变化,从而达到调压目的。3、通过补偿设备调压。系统中无功功率不够充分时,需要考虑运用各种补偿设备进行调压。这些补偿设备可分为两类,即串联补偿和并联补偿。4、适当增大导线半径。部分老城网都因为导线半径小电阻大而导致电网电压损耗太大。所以,加大导线半径是城网改造的重要内容。对于新架设线路的导线需要考虑一定的裕度,尤其对中低压线路,因其承受能力小容易出现过负荷过大。5、组合调压。顾名思义就是几种调压措施的组合。既然不同的调压措施都各有优缺点,应当综合采用各种调压措施,取长补短,。
用电负荷 在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Φ)的余弦叫做功率因数,用符号cosΦ表示,在数值上,功率因数是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即cosΦ=P/S 功率因数的大小与电路的。
我国用电负荷分布有什么特点
调整企业用电负荷可采用哪些方法 1、如果输送容量大、距离远,可以选用超、特高压(电压越高,在输送相同容量的条件下线路损耗越小).缺点是建设投资增大.2、优化电源点和线路、变电所布局,使电网结构更合理;在电网内采用合适的电压等级及其梯度,从而使综合供电效率最高.需要超前的规划、准确的预测,以及及时进行适当调整及补救.3、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用直流输电.因为没有交流输电时导线的集肤效应,线路损耗会小些.缺点是:交直流互相转换时,整流和逆变过程产生损耗,可能得不偿失.4、如果线路途经地域气象条件良好,选择紧凑型输电线路.即节约线路走廊,又能增加输送容量.5、无功补偿.—就地补偿原则,在满足用电需求的前提下,通过减小线路上的视在功率来降低线路损耗.6、分布式电源.就地进行用电的供需平衡,即省去(或是减少了)线路建设费用,还减少了线路损耗.这项很有前途,是未来新能源广泛应用和智能电网的主要发展方向.上述各项,有些会自相矛盾,实际选择应综合考虑.各类工业和商业企业一直在为提升企业竞争力做努力,不断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及降低成本的手段。通常的做法是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把控。而电力作为企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其质量问题常常被企业所忽视,进而造成巨大。
如何根据用电量算变压器的平均负荷?
电力系统电压调整的常用方法有几种? 电力系2113统电压调整的常用方法有三5261种。1、增属无功功率进行调压,如发4102电机、调相机、开联电容器1653、并联电抗器调压。2、改变有功功幸和无功功率的分市进行闹压。如调压实压器、改变变压器分接头调压。3、改变网络参数进行调压,如串联电容器、投停叶列运行变压器、投停空转或餐然高压纬路调。按规定的运行电压允许偏差,在电力系统高峰负荷时期将电压中枢点的电压调整到电压曲线上限,在低谷负荷时期将电压调整到电压曲线下限的电压调整方法。电力系统在高峰负荷时,输电线和变压器的传输功率大,它们的电压损耗也大,用户处的电压偏低;在低谷负荷时,输电线和变压器的传输功率小,它们的电压损耗也减小,用户处的电压偏高。扩展资料为了保持较好的供电电压质量、减小用户处的电压变化幅度,要求电力系统实行逆调压。电力系统实现逆调压应具备的一些条件:①要有合理的电网结构,尤其是供电网和配电网要根据负荷密度确定合理的供电半径;②要有充足的、布局合理的无功电源;③要有足够容量的能进行双向调节(既能发出无功功率,又能吸收无功功率)的无功补偿装置.如调相机、装有并联电抗器的电容器组、静止无功补偿器等;④运行中灵活调节电压幅值和相角的。
何谓用电负荷? 用电对象吸取的电功率,可以用功率表、电流表测量。用电对象指用电的地区、用户以及 用户内部的车间、工序、工艺或机台等。但不论采用何种方式表示,用电负荷都是指电网供给。
为什么外界用电负荷变化的瞬间,汽轮机发电机的转速会也会变化? 这几天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在不改变汽轮机进汽量的情况下,为什么外界用电负荷升高的时候,汽轮机发电机…
“小康住宅每户 4k W”是国家建设部的推荐值。(以上资料来源,《输配电速查速算手册》P.103,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民用建筑用电负荷估算指标(VA/m2)一般公寓 7.5中等公寓 13.5高级公寓 25.8豪华公寓 48.4(以上资料来源,《输配电速查速算手册》P.101,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