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谭鑫培为什么换成蓝袍 关于京剧的问题

2020-10-02知识3

京剧行头的目录 谈京剧行头(代序)孙其峰导言官服篇蟒—帝王与高官权贵的专用服装红蟒随笔之一:红蟒之舞黄蟒随笔之二:从《打龙袍》谈起白蟒黑蟒绿蟒随笔之三:赤面·绿袍·关羽紫蟒随笔之四:《闹朝扑犬》的赵盾穿紫袍的故事香色蟒官衣—中下级文职官员的官服红官衣随笔之五:红官衣的妙用紫官衣随笔之六:紫官衣与红官衣黑官衣蓝官衣随笔之七:漫谈玉带随笔之八:“踢袍”举例丑官衣常服篇褶子—通用性最强的便服青褶子随笔之九:黑白相映见匠心随笔之十:“青”为何色海青蓝褶子白绣花褶子随笔十一:“衬”的学问绿绣花褶子古铜褶子老斗衣随笔十二:从“老斗衣”想到的富贵衣随笔十三:“富贵衣”解析帔—从帝王到乡绅的便服黄帔红帔蓝帔随笔十四:“昭关”三生随笔十五:一个“对儿帔”的故事开氅—具一定威权者的常服红开氅白开氅紫开氅各种颜色的开氅随笔十六:穿开氅是有威权的体现随笔十七:行头与书法武装篇靠—戏中武将人物的戎装红靠随笔十八:花云扎红靠析黄靠随笔十九:黄忠与黄靠的不解之缘白靠随笔二十:与“扎靠”有关的两个细节绿靠黑靠随笔二十一:“靠旗”的来源及其他随笔二十二:漫画式。

谭鑫培为什么换成蓝袍 关于京剧的问题

京剧中的角色 京剧行当又称角色,主要可分为生、旦、净、丑,共四大行当。1.生行简称“生”。生行分为须生(老生)、红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为京剧中的重要行当之一。2.旦行简称“旦”。分青衣、花旦、武旦、老旦、贴旦、闺旦等角色。旦角全为女性。3.净行简称“净”,亦叫花脸。净角指脸画彩图的花脸角色,看来并不干净,故反其意为‘‘净”净行分如下几种角色:以唱为主的铜锤花脸与黑头花脸;以工架为主的架子花脸。4.丑行简称“丑”。剧中丑行勾脸,而勾画“三花脸”,面谱与花脸有很大区别。丑行又分文丑、武丑。扩展资料行当的划分由来已久,大约在七八百年以前,元杂剧的时代,就划分出来很多行当。当时,这些行当的名词叫作脚色,大致分成末、旦、净三大类。末又分为正末、外末、冲末,旦又分为正旦、外旦、搽旦,净又分为净与副净。京剧在早期划分行当,也包括贴旦在内,指的是比较次要的旦行角色,俗称二旦,例如现在京剧《红娘》里扮演莺莺小姐的,就是贴旦。夫,扮演车夫、轿夫、马童、衙役一类角色。总的说来,汉剧的这十种行当,划分得比较细致,为京剧划分行当,打下了基础。京剧后来划分为生、旦、净、丑四大类型。似乎比较简化精练,但每个大类之中,又。

谭鑫培为什么换成蓝袍 关于京剧的问题

简述京剧的形成和早期的改革及发展 一、京剧的历史(一)京剧形成的前后京剧形成之前,北京地区流行的戏曲很多,有产生在江苏昆山的昆曲,有起源于江西弋阳的弋阳腔等等。其中昆曲倍受统治阶级的青睐而登上了大雅之堂。由于该剧只向高雅发展,成了宫廷垄断的剧种,渐渐地脱离了广大民众。乾隆中叶以后,弋阳腔(又名京腔、高腔)跃居昆曲之上,很受大众的喜爱,形成了强大的力量,在通俗、易懂、易学等方面极为突出,是昆曲所不及的。后来(约在1779年)由著名演员魏长生从四川把流行于西北地区的秦腔带进京来,因其表演活泼、细腻、唱词通俗、唱腔优美而一鸣惊人。秦腔红盛了几年之后,由于清政府的禁止,迫使魏长生远走扬州。乾隆五十五年(1790),流行于安徽一带的徽戏剧团,由高朗亭率领三庆班来京。该剧的主要唱腔是二黄,兼有昆腔、四平调、高腔、吹腔、秦腔等。唱腔相当丰富更兼高朗亭善于博采众长,在北京演出时又大量融进了北京语汇,使该剧表现力愈加丰富。此时徽班在北京曲剧界占了首位。随后又有徽剧的四喜、和春、春台三班来京,称之\"四大徽班。道光八年(1828),流行于苏、淅、皖、赣等省的楚腔(亦称汉调)由名演员米应先、李六、王洪贵、余三胜、谭志道等人先后携班来京。该剧主腔是西皮调,与。

谭鑫培为什么换成蓝袍 关于京剧的问题

老生的戏曲行当 老生一般分为文武两种,从表演的侧重点来划分,可以分成这么几种:唱工老生,做工老生,武老生。唱工老生也叫作安工老生,以唱为主。为什么叫安工老生呢?我想是因为这种老生即以唱为主,那么他的动作性就比较次要,动作幅度较小,态度比较安闲从容,唱的时候总是比较沉着安稳的,因此叫作安工老生。例如《二进宫》的杨波,《捉放曹》的陈官,《击鼓骂曹》的祢衡,《文昭关》和《鱼肠剑》的伍子胥,《洪羊洞》和《辕门斩子》的杨延昭,《空城计》、《雍凉关》、《战北原》、《脂粉计》、《七星灯》等剧的诸葛亮,《四郎探母》的杨延辉,《碰碑》的杨继业。《桑园寄子》的邓伯道,《让徐州》的陶谦,《逍遥津》的汉献帝等等,都属于唱工戏。还有一种介乎唱工戏和做工戏之间的以念白为主的戏,唱工老生和做工者生都可以兼演,仍如《十道本》的褚遂良,《夜审潘洪》的寇准,《审头刺汤》的陆炳,《审刺客》的闵觉等,都属于这一类。由于大段念白很难掌握,从表现技巧看,比起唱工和做工戏,难度大得多,所以这类戏现在很少演出了。做工老生又叫作衰派老生,是以表演为主的一种行当。衰派老生也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说,这类老生专门扮演年老体弱、戴白胡子的角色,所以叫作衰派。。

高庆奎的活动年表 1890年6月15日,光绪十六年(庚寅)四月廿八日,高庆奎生于北京。其父为清末名丑高四保,又名士杰。高庆奎曾坐科祥庆祥和科班,11岁从师贾丽川学文武老生,12岁登台为谭鑫培配演娃娃生,18岁变声后从李鑫甫练武功,学把子。向贾丽川,贾洪林叔侄学习唱、念、做、表各种技艺。还受到沈三元,朱天祥,刘喜春,陈福胜,李春福等人教益。1913年,高庆奎随梅兰芳在玉成班演出。同时搭其它班社。先后有翊文社、双庆社、桐馨社、福寿社、裕群社、鸿庆班。这一时期,他从演配角到演主角,在各班社地位愈高。他文武昆乱不挡,艺术积累逐渐丰富,成为头路老生。高庆奎协白家麟赴天津演出,并收为徒弟。1914年,庆奎受社会改革之风,与梅兰芳合演了京剧第一个时装戏《孽海波澜》。1915年2月5日,余叔岩应陈德霖之约请,在广德楼重返舞台演出。当晚演出剧目大轴子为梅兰芳、时慧宝、王凤卿、高庆奎、谢宝云和陈德霖合演的《四郎探母》。1917年8月25日因京北水灾,在第一舞台唱义务戏。高庆奎主演《黄鹤楼》。1918年2月,高庆奎与姚玉芙在东安市场的吉祥戏园合演《三击掌》。3月,高庆奎与杨小楼、尚小云、荀慧生、李顺亭等合演《楚汉争》前后本,扮演韩信。5月高庆奎随梅兰芳在。

#京剧演出#戏剧#京剧#花脸#艺术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