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企业合并溢价入商誉 企业并购时商誉如何认定

2020-10-02知识11

企业并购时商誉如何认定 对于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相关资产和负债均以账面价值计量,合并溢价只能调整资本公积和留存收益,并不确认商誉;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成本大于取得的被。

企业合并溢价入商誉 企业并购时商誉如何认定

上市公司为何会高溢价收购一些烂公司,然后亏损再大幅商誉减值? 一旦上市,原来的私人公司就成为了公众公司,实控人或者大股东只占有部分股权。刚上市的时候,可能还有5、60%以上的股份;后来随着解禁期满,为了‘改善生活’,大小非们多多少少都会减持些股份。在极端情况下,只需要30%的持股比例,就能控制整家公司!这样就很容易形成道德风险。例如实控人兼任董事长,将个人高消费纳入职务行为,一次花费一万元的餐饮消费,不考虑税收因素,自己实际上只需要承担3000元,其他股东承担7000元。吃饭喝酒相对于一家上市公司的规模也不算什么大钱,汽车、游艇甚至商务飞机才是大头,此外还有五花八门的诸如高尔夫之类的会费。再退一万步说,以上所有的消费对于一家上规模的公司来说,也只是九牛一毛。通过职务消费来占上市公司的便宜,实在太缓慢,实控人欲壑难填!于是通过高溢价收购关联公司成为立竿见影的方法!这其中最被人诟病的就是华谊兄弟收购冯小刚的皮包公司这个案例。根据协议,华谊兄弟以10.5亿元收购东阳美拉这家净资产为负的空壳公司70%的股份。而被转让方冯小刚的对赌义务是,从2016年实现净利润1亿,以后每年递增15%直到2020年。消息一出,舆论哗然!傻子也能看出其中的猫腻:东阳美拉即使一分钱不赚,冯小刚也只需要补偿不到。

企业合并溢价入商誉 企业并购时商誉如何认定

请教一个关于上市公司溢价并购和商誉的问题?谢谢解答

企业合并溢价入商誉 企业并购时商誉如何认定

关于资本公积(资本溢价)和商誉的问题 对于一般企业而言,在企业创立时,出资者认缴的出资额即为其注册资本,应全部计入“实收资本”科目。此时不会出现资本溢价。而当企业重组并有新投资者加入时,为了维护原有投资者的权益,新加入的投资者的出资额就不一定全部都能作为实收资本处理。一是补偿原投资者资本的风险价值以及其在企业资本公积和留存收益中享有的权益;二是 补偿企业未确认的自创商誉。正因为资本溢价是考虑补偿原投资者资本的风险价值以及其在企业资本公积和留存收益中享有的权益和补偿企业未确认的自创商誉,这两种补偿是新投资者在出资时对被投资企业的补偿而形成的资本溢价。在账务处理上,应当计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科目处理。即:在收到新投资者投入的资金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或确定的价值,借记“银行存款”、“固定资产”或有关存货等科目,按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的份额,贷记“实收资本”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科目。对企业自创商誉,普遍做法是在账面上不予确认,账面上不存在商誉。在企业产权发生变动的情况下,接受新投资者的企业就有必要对商誉价值进行评估,从而使企业新投资者和原所有者之间的利益达到均衡,在账务处理上,计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科目处理。而。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怎么计算商誉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商誉的计算公式:个人资产净值百=经营收入-经营费用-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出租房屋净收入、出租其他资产净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净租金等。财产净收入不包括转让资产所有权的溢价所得。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率=(报告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0%。扩展资料:商誉的作用:根据公司的战略规划专,确定销售属目标及预算2.根据销售目标和预算制定销售计划及相应的销售策略3.根据销售计划和策略配备相关的资源(包括:建立销售组织并对销售人员进行培训)等4.把公司的整体的销售目标和预算进行分解进而制定销售人员的个人销售指标5.销售人员根据自己的目标、预算以及公司的销售策略制定自己的销售计划6.对销售计划的成效及销售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参考资料来源:-商誉-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商誉什么时候在合并报表确认,什么时候在个别报表确认? 一、只有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才会产生商誉,吸收合并下商誉反映在个别财务报表中,控制合并下商誉反映在合并财务报表中。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中,合并成本大于购买日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在合并报表中确认为商誉。如果是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那么上述差额在个别报表中确认为商誉。二、商誉在个别报表上反应的情况有:1、在企业收益水平与行业平均收益水平有差额的时候。由顾客形成的良好声誉、企业管理卓著、经营效率较好、生产技术的垄断以及地理位置的天然优势产生。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购买方在进行账务处理时应分别根据准则确定合并成本以及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3、商誉是指能在未来期间为企业经营带来超额利润的潜在经济价值,或一家企业预期的获利能力超过可辨认资产正常获利能力(如社会平均投资回报率)的资本化价值。商誉是企业整体价值的组成部分。在企业合并时,它是购买企业投资成本超过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扩展资料:非同一控制下合并成本的内容。根据新准则第20号,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购买方在进行账务处理时应分别根据准则确定合并成本以及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

溢价并购中如何减少商誉的问题?

溢价并购中如何减少商誉的问题 可以 二楼版主说的很对 招行收购永隆就是这么干

关于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不确认商誉的问题。 按照现行会计准则,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是不会产生商誉的,不论在个别报表中还是合并报表中。1、商誉只会出现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2、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付出的购买成本(即合并成本)和被购买方的可辨认净资产都要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商誉的计算也是按照公允价值计算出来的。3、在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出现合并成本的账面价值大于取得的对方可辨认净资产份额部分的账面价值时,这个差额不能确认商誉,而是要调整合并方的留存收益。希望能帮到你。

#投资#资本公积#企业合并#公允价值#溢价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