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此句话出自《论语》,大概意思是说,孔子说:做儿女的回家要孝顺父母,在外面要尊敬兄长,处事谨慎,诚实守信,广施爱心,亲近仁德之士,能做到这些之后如果还有余力,就要学习文化知识。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孔子是把做人放在了人生的第一位置,把学习文化知识放在第二的位置,因为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为了更好地做人。从“入则孝,出则悌”到“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是从家庭内部伦理关系开始到外面普通社会关系的延伸。这一延伸的过程,其实就是在“孝悌”的基础上培养出来的良好道德品质,经历从父母和兄弟姐妹关系的道德情感,到家庭之外和所有人的关系,即“四海之内皆兄弟”的精神超越过程。通俗地说,孔子这几句话是告诉我们,做人的本分首先就是从小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等我们长大后,面对家庭以外各种形形色色的人,我们就要学会在人群中做到“谨而信,泛爱众”,处理好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树立起自己良好的形象。在有了这些基本的为人处事修养后,我们就需要继续有所提高,那就必须读书学习,这就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做人之思想之根本。
你认为《弟子规》是精华还是糟粕?该如何取舍? 不能不说,《弟子规》中的内容,糟粕成分大于精华。虽然《弟子规》一上来就高调宣称:“弟子规,圣人训”云云,但其实此书和孔子一毛钱的关系也没有,这书诞生于清朝雍正年间,是一个终身不及第的秀才叫李毓秀的所写。所以说,远不如让孩子们来读明代萧良有撰写的《龙文鞭影》。萧良有是明朝的神童,十几岁就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得了进士第二名,也就是榜眼,事实上他应该是状元,是因为考官巴结权势正炽的张居正,把状元让给了张居正的儿子。假如现在有两个人开办 教育辅导班的话,你是愿意送到高考状元清华大学毕业生那里接受学习经验,还是愿意送到一个三本毕业生那样去接受辅导?再看内容,李毓秀为人迂腐腾腾,满纸封建伦理道德的说教,当然旧时的道德,比如尊敬师长之类的也是有一定的可取性的,但是《弟子规》中的教法远远脱离了时代,什么“亲有疾,药先尝”,古时往往是汤药,尝一点知道冷热,而且剂量微小,不会对身体有伤害,我们现在的医药可尝不得,父母有高血压,孩子也吃降压片?父母有心脏病,孩子也吃救心丸,非得出事故不可。其余像什么“守丧三年”,经常悲戚,断绝肉食之类,这在古代就少有人做到,现代社会中更是不可能的。还有什么“非圣书,屏勿视”之。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是什么意思 对人处事要怀着一颗善2113心,要亲近5261有仁德的良师益友。如果4102这些都做到了1653,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就要去学习文化知识。出自《弟子规》小故事:三国时期,有一个叫董遇的人,从小家里很穷,他必须整日为生活而奔波。但是,他的知识很渊博,人们都很佩服他。纷纷前来求教,并问他是如何学习的。董遇听了,告诉他们说:“学习要利用‘三余’,‘三余’就是三种空余时间。冬天为一年之余;晚上为一天之余;雨天为平日之余。“人们听了,恍然大悟,原来董遇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就坐下来读书学习,他是通过利用空闲时间学习提高自己水平的。拓展资料:《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弟子规》共有360句、1080个字,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全篇先为\"总叙\",然后分为\"入则孝、出则弟、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一则 属于论语的什么篇? 出自论语的学而,《学2113而》是《论语》第一篇5261的篇名。译文:孔子说:“弟子4102们在父母跟前1653,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扩展资料:评析: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说明,孔子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点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孔子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文化学习只是第二。实际上,历史的任何阶级,无论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是为政治服务的,尤其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把“德”排在前,“识”排在后,这是阶级的需要。就是要培养适应本阶级要求的各方面人才。参考资料:_论语·学而
弟子规全文解释 一、《弟子规》总叙(原2113文及5261译文)【原文】:弟子规,圣人训4102。首孝悌,次谨1653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译文】:弟子就是学生,规是规范。《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它规定了学生主修的六门课和辅修的一门课。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中行为要小心谨慎,言语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到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它有益的学问。二、《弟子规》入则孝(原文及译文)《弟子规》“入则孝”是学生主修的第一门课。入是在家。孝是善事父母,就是在家要善事父母。善事,一个是心,一个是侍。心即是心里面念念不忘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侍即是念念都要照顾到父母。我们能以这样的心去做,就是善事父母,这是做人的根本。百善孝当先。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译文】:父母亲叫你的时候,要立刻答应,不能迟缓;父母亲让你做事的时候,要马上去做,不能拖延偷懒。对父母的教诲,要恭敬地聆听;对。
弟子规出自哪个朝代谁写的 《弟2113子规》是清代著名学者、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5261,《4102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弟子规》1653成书于清乾隆年间,属行为规范类蒙学教材,它是建立在对其之前蒙学教材的借鉴与继承之上,由贾存仁重修编订命名而成。既包含规范孩子做人做事的标准,又是检测成人言行举止的一面镜子。凝聚着中华民族千年的处世哲学与人生智慧。传递着谦逊、好学、感恩、正德、修身的文化理念。倡导我们在生活中学习、力行,坚持修己爱人,成就幸福人生。《弟子规》内容以《论语·学而》篇中的第六句话为全文纲领。而每个德目下包含的行为条目,一与《论语》中部分经句相应;二是或直接辑录或总结朱子及其弟子的童蒙著述而成,创作的主旨是:“正童稚之脚跟,开圣贤之途辙”。以“礼治、德治、人治”为立人思想。扩展资料:《弟子规》的创作背景康熙年间,统治阶层出于长久统治的目的,主动追求对传统思想文化的认同。包括崇文尊孔,提倡修读四书五经,尊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大修孔庙,春秋祭孔、宣谕以孔子儒教为立国之本。《弟子规》正是在这种文学氛围下,写作而成的。其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一个秀才。他以《论语》“学而篇”中。
弟子规中开头 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是什么意思? 原文:弟子规2113,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5261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4102文。1653意思是:首先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是谨言慎行、遵守承诺。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学好自己的思想道德之后,有多余精力,就应该多学多问首先,最重要的我们要明了要从‘孝弟’着手.我们都晓得,我们的身体是来自父母,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我们既然已经深深的明白,我们是从父母那里所来,我们就应该要知恩感恩.能知恩感恩,这个孝心才会生得起来。我们看看这个“孝”字.孝,从它的造字由来,是一个“老”字,再一个儿子的“子”,也就是指儿子背负父母,背负年纪大的父母。它告诉我们一个意义,就是代代相传.我们要代代相传,我们就要效法父母,我们就要照顾父母,我们就要孝顺父母。能孝顺父母,我们才能禀承父母的志节、父母的志向.父母对我们的期望,我们也应该好好去落实,这样才能代代相传。而不是我们现在当今人所感慨的是一代不如一代.如果一代不如一代就不叫代代相传,就一代比一代差了。我们能代代相传,是表示我们能接受父母的教诲,我们能承传父母所留给我们的一些德教,我们再传下去。“弟”,弟的意思,此地的“弟”应该读成“悌”,在古字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