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秦桧是赵构的替罪羊,为何大家还如此痛恨他,他到底冤枉不冤枉?

2020-07-19新闻7

我们明知道秦桧是赵构的替罪羊,为何大家还如此恨他,他冤枉吗?

在杭州岳飞墓地前,秦桧、王氏、张俊、万俟卨的铸像袒臂反剪跪着,这是历史对杀害岳飞的汉奸秦桧及其帮凶的判决。奸恶已成为秦桧的代名词,尽管时间已过了八百多年,人们对这个杀害岳飞的刽子手仍唾骂不已。

一、被俘变节南回力主和议

秦桧,字会之,江宁(今南京)人。政和五年(1115年)进士及第,任太学学正。1126年,金兵二次南下,围困汴京(今河南开封),并遣使要求北宋朝廷割三镇。

秦桧上疏论兵机四事:一是金人极其贪得无厌,就算要割地也只能割让燕山一路;二是金人极为狡诈,守御一点也不能松懈;三是要召集百官详细议论,到底如何正确处理盟书;四是一定不能让金国使者进入汴京。

但是,朝廷根本没有理他的上疏。朝廷派他跟张邦昌与金谈判割地事,秦桧三次上书请辞。

但这是汴京已然危急。宋徽宗急忙召集百官讨论,当时七十人主张割地,而秦桧等三十六人坚持不同意。1127年初,汴京告破,徽宗、钦宗被俘,并要立张邦昌为帝。时秦桧任御史台台长,对百官说:"张邦昌乃反复无常的小人,今,桧不顾杀头的危险,陈说两朝的利害,请立宋的嗣君以安定四方,这不只使大宋蒙福,大金亦有万世利。"这话传到金人耳中,就派人抓他到军营,仍立张邦昌为傀儡皇帝。

从秦桧上书论"兵机四事"及反对立张邦昌而坚持立赵氏,说明这时他还是忠于国事,忠于宋朝的。但是,不坚定的人经不起严峻的考验是会变节的。

自从他跟徽,钦二帝被俘北去,据说他杀金人监视得逃回,之后就变了。原来秦桧在金营时,服事金主吴乞买之弟挞懒,在挞懒威胁利诱下,成了挞懒的爪牙。金人要其为金做事,他在公开场合拒绝,暗里则"委曲顺从"。金人南侵时,他就代金人写讨伐南宋的檄文。

那时秦桧已倡和议,主张"北人归北,南人归南",两朝分而治之,得到金人的赞赏。金人因自度靠武力难消灭南宋,便以和议来瓦解南宋军民反金之心,从和议取得割地输币之利。因秦桧首倡和议,挞懒认为他是可用而且是可靠的人,便纵之使南归。

秦桧放回时,朝士提出一连串疑问:被拘北去的还有一些大臣,为何只有秦桧能归来?自燕京至楚州二千多里,难道就没有人查问,哪能杀监视者南回?由于宰相范宗尹、同知枢密院李回与秦桧是好朋友,为之辩护,力荐其忠。

秦桧一回来便倡议"北人回北,南人回南"的和议是一项恶毒的阴谋,为的是增强金人的力量。秦桧还代写给挞懒的求和书。过去南宋对金是且守且和,而专与金人解仇议和,实自秦桧始,而宋高宗赵构却很赏识秦桧说:"秦桧忠朴过人,朕得之欢喜得睡不着觉。既得知二帝与母后消息,又得一佳士"。

秦桧这个"佳士"为何竟使赵构高兴得"睡不着觉",其中自有其奥妙。

二、蛇鼠一窝君臣同屈膝

秦桧知道要完成挞懒交给他的"和议"任务,手中需掌握大权,所以回来就千方百计设法钻入中央枢纽。当时还无宰,相秦桧便扬言: "我有二策,可耸动天下。"听后,赵构同意说:"颐浩专治军旅,桧理政务。"于是,秦桧得独专政事。

但赵构经细加考虑,觉得"北人归北,南人归南"有不妥之处,乃召直学士院綦窃礼来商议。赵构说:"秦桧说'南人归南,北人归北'。朕北人,将安归?桧又说'为相数月,可耸动天下',今却一点动静也没有。"窃礼便将赵构说的话通告朝廷内外,人们始知秦桧的奸。

秦桧的主张引起强烈的反对,赵构便将秦桧罢相。后金使来,求尽全部送还北人,与秦桧所议一致,有识之士更证实秦桧与金人共谋。

秦桧罢相,但在伺机而动。金主死,挞懒继位,主张和议。这时形势有利于主和派,赵构也主和,乃再起用秦桧为相。这时,派金使来议和,入见赵构。

赵构对秦桧说:"先帝的灵棺,迟二三年运回尚可,惟太后年纪已老,朕日夜思念,欲早相见,所以情愿届已,希望和议尽快达成。"秦桧说:"屈已议和,这是陛下的孝心。见主卑屈,我们怀愤不平,这是人臣的忠心。"君臣一唱一和,煞有介事,赵构只说到徽宗的灵棺和提及想见其母,那时他的哥哥钦宗还在却毫不点及,这里大有文章。

原来金人已放出风声,如不议和将放钦宗回来当皇帝,这吓坏了赵构,说为母而"屈己"是表面话,实是怕钦宗回来帝位不保,所以要秦桧与金人尽快议和。秦桧所说"见主卑屈", "怀愤不平",是欺人之话,他是效忠于金,故使尽阴谋,促使南宋讲和。秦桧和赵构虽各有打算,却是蛇鼠一窝。

赵构虽主张尽快讲和,秦桧却一再考验他是否下了最大的决心,待赵构讲和之心坚决了,秦桧就可达到其讲和的卑鄙目的。

有一次,宰相们与赵构议事后,秦桧故意一个人留下,说讲和之事要专派一人办。最后赵构说:"讲和之事只委你主办好了。"秦桧说:"臣亦恐有不便,望陛飞再考虑三天,容臣别奏。"又三日,秦桧复独留奏事,赵构讲和之意已很坚决了,秦桧认为还不行,说:"臣恐另有不便,想请陛下再考虑三天,容臣别奏。"赵构说:"可以"。又三日,秦桧复独留奏事如初,知赵构讲和之意坚定不移,便拿出已拟的和议请赵构批准,仍声称不许群臣干预。

朝中贤士都言和议之非,或相继辞职,或被秦桧罢职,秦桧派市井无赖王伦与金议和,金使与王伦回,金竟"诏渝江南",把南宋视为臣属,这引起满朝的愤怒,许多人上奏请斩秦桧与王伦。

主战者指出:"自徽,钦二帝被俘北去以来,主和议者那个不以这说以引诱陛下,但是有哪一次实现。可见金人之虚伪。而陛下还不觉悟,竭民脂民膏以奉敌人,忘国家大仇而不报,含垢忍耻,欲将天下称臣于金才甘心。就使如主和者所议,而陛下屈膝称臣,天下后世将说陛下是什么样的君主?何况金人变诈百出,所议决不可实现。"

胡铨最后还说:"不然的话,臣只有像鲁仲连那样投东海而死,决不能在小朝廷里苟且求活”。胡铨大义凛然,秦桧恨之入骨,以"狂妄凶悖,鼓众劫持"为罪名,派兵押送胡铨到昭州,由当地政府管制。而反对"屈己求和"的仍大有人在,还有不少臣下纷纷工疏极言屈己之礼的错误。京淮宜抚处置使韩世忠四次上疏极力谏诤,指出诏谕江南是金人以"刘豫相待",表示:"金兵势重处,愿以身当之。"

金使所过之处,州县都以臣礼相迎,抵临安时,赵构欲待以客礼,韩世忠更为气愤,不断上疏。群情愤激如此,赵构和秦桧从其不可告人的目的出发,还是不顾一切决计议和。赵构为了遮丑,装病躲进宫中,由秦桧代行职权,跪拜在金使面前,签订和议。

三、为卖国冤杀岳飞臭名昭彰

1140年,金统治集团内部发生政变,兀术杀其叔父挞懒,夺取政权,于是撕毁和约,南侵。南宋抗金将领岳飞、刘犄、韩世忠、张浚等屡败金兵,金兵势日衰。当时岳家军战果最辉煌,所至金兵披靡,抱头鼠窜,迅速挺进到朱仙镇,即将渡河。

这时金兵士气低落,纷纷准备投降,岳飞见恢复旧山河的宏愿将实现,非常高兴,对部将们说: "直抵黄龙府(今吉林农安,金人老巢),与诸公痛饮耳。"

捷报传开,前线后方军民欢欣鼓舞,谁知秦桧却令岳飞退兵,岳飞上疏请求追击,不料朝廷一天连下十二道金牌急促岳飞班师。岳飞极为悲愤说"十年之功,毁于一旦啊!"岳家军撤退时,人民拦马痛哭。为什么胜利在望,赵构和秦桧急令班师?

这是因金人有"钦宗"这张牌以威胁赵构,打胜了钦宗将被迎回来,他的皇位就难保了;秦桧则担心主战派的代表岳飞打胜了,他的地位就难保了。所以君臣合拍,非迫岳飞退军不可。这真是千古怪事!千古憾事!

眼见抗金将领军力日益强大,秦桧恐威胁到主和派,便想法削其军权;赵构也遵其祖训"虚外防内",便听从秦桧意见,来个"第二次杯酒释兵权"。三大将同时被解兵权,金人再次以军事威胁,通知赵构,如议和要以淮水以北归金,并致书秦桧必杀岳飞和议始可成。秦桧便以"莫须有"罪名逮捕岳飞父子入狱。

赵构和秦桧同意了金人提的和议条件:"划淮为界,岁币银绢各二十五万,割唐、邓二州",史称"绍兴和议"。

和约签订后,秦桧按照金人意图罗织罪名杀了岳飞父子。天下冤之,闻者流涕。杀岳飞是赵构批准的,他是主犯,秦桧是策划者,他派其死党罗织罪名,秦桧实是直接杀岳飞的最可恶的刽子手。杀了民族英雄岳飞,秦桧的恶名更昭著,他的汉奸罪名也就永远抹不掉。

秦桧两任宰相,时间长达十九年,他以金人自重,挟制赵构,甘心为金人当走狗,一心倡议和向金人屈辱称臣。为了达到其议和的罪恶目的,凡反对议和的忠臣良将,都被他杀戮或贬谪,而附和议和的无耻之徒,则被提拔以为己用。

这些人为他罗织罪名以排除异己。秦桧诬陷人找不到罪证,则以谤讪、指斥,怨望、立党沽名以至无君心等空洞的文字作为罪名。秦桧要害某人,都亲向其同党作指示,识之者看了其罗织的罪名,说:"此老秦笔也。"

他派暗探,布满京城,即使稍有讥讽的议论,都被逮捕处置。为了掌握赵构的心理动态,他暗中结纳内侍及医师王继光,伺察赵构动静。

对朝政及郡国事,他向赵构上报的都是报喜不报忧,并指使其同党为其歌功颂德,如台州曾悖献诗,称秦桧为"圣相"。

秦桧为人阴险,两面三刀,如张浚辞右相职,赵构问他:"谁可代卿?秦桧如何?"张浚说:"这是个极其阴险的小人。"于是赵构就说:"还是赵鼎吧。"

当初,张浚和赵鼎两人意气相投,私交甚笃。张浚先发达,极力推荐赵鼎。俩人尝共论人才,张浚赞许秦桧,赵鼎说:"此人得志,我人就没有立足之地了。"张浚不以为然,仍然引进秦桧,在一起共政才知其为人阴险,所以赵构要秦桧为相,张浚不同意。秦桧因此没有入相,从此恨上了张浚。

那时秦桧在相府表面上装作很听赵鼎的话,有一次在赵鼎面前说:"张浚经常在皇帝面前说您的坏话。"以挑拨他们的关系,使之排挤张浚。赵鼎与张浚后来相遇于福建时,谈及这事,才知他俩都为秦桧所卖。秦桧为人阴险如此,其可恶也如此,获得后世骂名,绝无冤屈。

#辽宋夏金#秦桧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