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白帝城东依夔门”,为什么称为夔门?(地理) 乐正夔门一足

2020-10-02知识13

“白帝城东依夔门”,为什么称为夔门?

“白帝城东依夔门”,为什么称为夔门?(地理) 乐正夔门一足

“白帝城东依夔门”,为什么称为夔门?(地理) 它峭壁险绝,高出江面200多米,犹如扼守三峡天险的门户,所以称为夔门。关于夔门的由来,众说纷纭:或曰“夔”为远古神兽,《山海经.大荒东经》就是这样说的:夔状如牛,苍身而无脚,一足,出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关于其中“夔一足”的争论,持续了几千年,比较可信的是《吕氏春秋》,其载孔子答鲁哀公曰:“舜以夔为乐正,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孔子的意思是说以夔的才能治世,一个就足够了,不是说夔只有一只脚的。《山海经》将“一足”移植到夔上,似乎有点牵强。另一种说法夔是三皇时东夷族的首领,大禹治水时曾命夔治蛟龙,夔门因此而名。我个人比较倾向于地名说,其一奉节古称夔州,故名之为夔门在道理上说得过去;其二上溯历史,自殷商至春秋,巴东间小国林立,其中就有个夔国,位于现秭归和巴东一带,楚成王39年即公元前633年,为楚所灭,一座境内的江山险关因国而名,是理所当然的。入得夔门,劲风扑面,在午犹寒。夹岸险峰壁立,赤甲和白壁相峙,白帝与孟良相望,一派江水激荡其间,虽然未到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所说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的程度,但。

“白帝城东依夔门”,为什么称为夔门?(地理) 乐正夔门一足

夔,如何组词啊? 皋夔[gāo kuí]亦作“皐夔”。皋陶 和 夔 的并称。传说 皋陶 是 虞舜 时刑官,夔 是 虞舜 时乐官。后常借指贤臣。一夔已足[yī kuí yǐ zú]夔:古贤臣名,为舜时的典乐官。夔一人已足制乐。指只要是真正的人才,有一个就足够了。一夔一契[yī kuí yī qì]夔契都是舜时贤臣,后因以之喻良辅。夔头[kuí tóu]夔 为 舜 乐官。四夔[sì kuí]夔,舜 时贤臣,舜 命以为典乐之官。见《书·舜典》。后因将同时而贤能出众的四人美称为“四夔”。后夔[hòu kuí]人名。相传为 舜 掌乐之官。夔夔[kuí kuí]戒惧敬慎貌。蟠夔[pán kuí]指盘曲的夔龙形装饰。夔鼓[kuí gǔ]战鼓。夔牙[kuí yá]舜 时乐官 夔 与 春秋 时精于琴艺者 伯牙 的并称。借指精通音乐的人。灵夔[líng kuí]传说中的奇兽。夔龙[kuí lóng]1.相传舜的二臣名。2.古器物上的夔龙纹饰。夔跜[kuí ní]跳动。夔纹[kuí wén]夔纹是传统装饰纹样的一种,是青铜器上的装饰。夔是神话中形似龙的兽名。一说为龙纹、蜗身兽纹。《庄子·秋水》中言:“夔怜蚿,蚿怜风。释文:“夔,一足兽也。其状如牛,苍色无角,一足能走,出入水即风雨,目光如日月,其音如雷,名曰夔。夔府。

“白帝城东依夔门”,为什么称为夔门?(地理) 乐正夔门一足

夔字怎么读,什么意思 读作:kuí,2113意思是:敬谨恐惧5261的样子。夔注音:ㄎㄨㄟˊ,简4102体部首:夂部,部外笔画:18画,1653总笔画:21画,繁体部首:夊部部外笔画:19画,总笔画:22画,五笔86:UHTT,五笔98:UTHT,仓颉:TCHE释义:1、〔夔夔〕敬谨恐惧的样子。2、〔夔立〕肃立。3、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龙形异兽。扩展资料汉字笔画:相关组词:1、夔纹[kuí wén]古代铜器上所铸刻的夔形花纹。2、伶夔[líng kuí]传说中黄帝时乐官伶伦和舜时乐正夔的并称。3、夔府[kuí fǔ]唐置夔州,州治在奉,为府署所在,故称。4、夔峡[kuí xiá]即 瞿塘峡。5、龙夔[lóng kuí]舜时贤臣龙与夔的并称。后泛指贤士。

四川奉节古称什么州,怎么念'

四川奉节古称什么州,怎么念' 读音【kuí zhōu】夔【基本释义】1.〔~〕敬谨恐惧的样子。2.〔~立〕肃立。3.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龙形异兽。【组词】夔魍[kuí wǎng]指夔和魍魉。皆为传说中的山林精怪。。

“白帝城东依夔门”,为什么称为夔门? 它峭壁险绝,高出江面200多米,犹如扼守三峡天险的门户,所以称为夔门.关于夔门的由来,众说纷纭:或曰“夔”为远古神兽,《山海经.大荒东经》就是这样说的:夔状如牛,苍身而无脚,一足,出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关于其中“夔一足”的争论,持续了几千年,比较可信的是《吕氏春秋》,其载孔子答鲁哀公曰:“舜以夔为乐正,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孔子的意思是说以夔的才能治世,一个就足够了,不是说夔只有一只脚的.《山海经》将“一足”移植到夔上,似乎有点牵强.另一种说法夔是三皇时东夷族的首领,大禹治水时曾命夔治蛟龙,夔门因此而名.我个人比较倾向于地名说,其一奉节古称夔州,故名之为夔门在道理上说得过去;其二上溯历史,自殷商至春秋,巴东间小国林立,其中就有个夔国,位于现秭归和巴东一带,楚成王39年即公元前633年,为楚所灭,一座境内的江山险关因国而名,是理所当然的.入得夔门,劲风扑面,在午犹寒.夹岸险峰壁立,赤甲和白壁相峙,白帝与孟良相望,一派江水激荡其间,虽然未到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所说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的程度,但山水之雄亦可使人豪气顿生.如果说三峡是长江的精华。

#白帝城#文化#舜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